- 年份
- 2024(13861)
- 2023(19774)
- 2022(16861)
- 2021(15663)
- 2020(12875)
- 2019(29577)
- 2018(29193)
- 2017(55575)
- 2016(30028)
- 2015(33777)
- 2014(33609)
- 2013(33163)
- 2012(30884)
- 2011(27988)
- 2010(28043)
- 2009(25553)
- 2008(24700)
- 2007(21814)
- 2006(19575)
- 2005(17206)
- 学科
- 济(126748)
- 经济(126604)
- 业(85483)
- 管理(79113)
- 企(61605)
- 企业(61605)
- 农(53325)
- 方法(52055)
- 数学(45323)
- 数学方法(44735)
- 中国(36313)
- 农业(35393)
- 业经(31109)
- 地方(30133)
- 财(29330)
- 学(27275)
- 贸(25430)
- 贸易(25414)
- 易(24729)
- 制(22854)
- 技术(19631)
- 环境(19306)
- 发(19203)
- 银(18839)
- 银行(18776)
- 理论(18608)
- 融(18329)
- 金融(18327)
- 和(18206)
- 行(18077)
- 机构
- 学院(425706)
- 大学(425006)
- 济(172262)
- 经济(168607)
- 管理(165053)
- 研究(150099)
- 理学(142543)
- 理学院(140908)
- 管理学(138281)
- 管理学院(137537)
- 中国(112496)
- 科学(94375)
- 京(91571)
- 农(88507)
- 所(76218)
- 财(75875)
- 业大(70644)
- 研究所(69504)
- 中心(68857)
- 农业(68334)
- 江(64321)
- 财经(60051)
- 北京(57465)
- 范(57451)
- 师范(56836)
- 经(54906)
- 院(54375)
- 州(51474)
- 经济学(51049)
- 省(47491)
- 基金
- 项目(294275)
- 科学(230452)
- 研究(213351)
- 基金(212581)
- 家(187747)
- 国家(185965)
- 科学基金(157956)
- 社会(134498)
- 社会科(127126)
- 社会科学(127090)
- 省(115678)
- 基金项目(112318)
- 自然(102768)
- 自然科(100304)
- 自然科学(100278)
- 自然科学基金(98470)
- 划(97185)
- 教育(96683)
- 资助(87251)
- 编号(87028)
- 成果(69781)
- 发(66432)
- 重点(66268)
- 部(64385)
- 创(60794)
- 课题(59946)
- 创新(56779)
- 科研(56196)
- 国家社会(55622)
- 教育部(54428)
- 期刊
- 济(195646)
- 经济(195646)
- 研究(125070)
- 中国(88965)
- 农(87280)
- 学报(72939)
- 科学(66936)
- 农业(59569)
- 管理(59272)
- 大学(55785)
- 财(55571)
- 学学(52705)
- 教育(47555)
- 融(38943)
- 金融(38943)
- 技术(37445)
- 业经(36478)
- 业(29517)
- 经济研究(29459)
- 财经(28527)
- 问题(26521)
- 经(24454)
- 版(22606)
- 图书(21954)
- 科技(21271)
- 技术经济(20573)
- 业大(20309)
- 世界(20167)
- 资源(19736)
- 理论(19089)
共检索到640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欧
新生代农民工“离土出村”之后,其家庭再生产安排深刻影响乡村发展。基于打工地和输出地的城乡多点研究发现,由于打工城市的排斥,新生代农民工将家庭再生产嵌入乡村社会,形成代际联系紧密的直系留守家庭,通过拓展留守家庭经营、为下一代加盖房屋等促进了乡村发展。然而,近年来农民工输出地的县域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家庭再生产空间,很大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再生产发生上移,家庭劳动力和家庭经济资源从乡村抽离,造成留守家庭规模锐减、经营萎缩、盖房停滞等乡村空心化现象。与此同时,大量新生代大龄单身男工因难以实现家庭化而陷入家庭再生产残缺,与留守家庭的联系逐渐疏离,不愿参与留守家庭经营和房屋营建,导致农地抛荒、房屋破败、照护危机等乡村发展困境。本研究有助于修正新生代农民工“离土出村”造成乡村空心化的线性变革观点,突显家庭再生产分析对理解其与乡村发展的复杂关系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欧
新生代农民工“离土出村”之后,其家庭再生产安排深刻影响乡村发展。基于打工地和输出地的城乡多点研究发现,由于打工城市的排斥,新生代农民工将家庭再生产嵌入乡村社会,形成代际联系紧密的直系留守家庭,通过拓展留守家庭经营、为下一代加盖房屋等促进了乡村发展。然而,近年来农民工输出地的县域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家庭再生产空间,很大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再生产发生上移,家庭劳动力和家庭经济资源从乡村抽离,造成留守家庭规模锐减、经营萎缩、盖房停滞等乡村空心化现象。与此同时,大量新生代大龄单身男工因难以实现家庭化而陷入家庭再生产残缺,与留守家庭的联系逐渐疏离,不愿参与留守家庭经营和房屋营建,导致农地抛荒、房屋破败、照护危机等乡村发展困境。本研究有助于修正新生代农民工“离土出村”造成乡村空心化的线性变革观点,突显家庭再生产分析对理解其与乡村发展的复杂关系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欧
由于近年来农民工打工地和输出地的巨大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的考察需要从传统制造业扩展至新兴服务业,从打工地扩展至输出地。本文采用城乡多点调查法收集经验材料,考察城乡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打工地城市经济的"脱实向虚"转型创造了大量时间安排更自由灵活、收入更高的平台服务业工作,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加速从传统行业流入,但此类工作的弹性专制劳动体制削弱了工作的稳定性,城市的限制型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增加了工作流动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输出地由政府强力推动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大量廉价且家庭友好型的工作机会,并大幅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吸引新生代女工留守、陪读和本地化就业,强化了新生代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化工作流动模式。因此,尽管近年来城乡发展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流向变化,却没有促进其技能发展和向上流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欧
由于近年来农民工打工地和输出地的巨大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的考察需要从传统制造业扩展至新兴服务业,从打工地扩展至输出地。本文采用城乡多点调查法收集经验材料,考察城乡发展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打工地城市经济的"脱实向虚"转型创造了大量时间安排更自由灵活、收入更高的平台服务业工作,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加速从传统行业流入,但此类工作的弹性专制劳动体制削弱了工作的稳定性,城市的限制型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增加了工作流动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输出地由政府强力推动的脱贫攻坚提供了大量廉价且家庭友好型的工作机会,并大幅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吸引新生代女工留守、陪读和本地化就业,强化了新生代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化工作流动模式。因此,尽管近年来城乡发展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流向变化,却没有促进其技能发展和向上流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若兰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工正在经历着从老一代向新生代的转换。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是一个在社会经济特征和个人特征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诸多显著不同的流动群体,也是最有市民化意愿和亟须市民化的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和切入点,通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构建城乡健康发展的制度架构,有利于我们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化 市民化 城乡统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棋君 林志聪
随着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的历史阶段,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双向流动的重要人力资源—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方向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聚焦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及其研究困境,通过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政策导引,可以进一步扫除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唤醒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主人翁意识。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的视域,提出不断夯实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流入地城市政府保障性政策支撑和不断拓展流出地乡村政府福利性政策输出的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双路径发展设计,以强化该群体在融城和归乡之间进行有效互动和自由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小锋 段成荣
本文利用8959名新生代农民工监测数据对其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教育、健康这些可能表征人力资本的特征外,家庭和户籍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重要因素。在利用住房来源、家庭成员分别表示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家庭后发现,物质层次的家庭对新生代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影响更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中国如果要健康有序地推进城市化进程,让新生代农民工逐渐迁到城市居住,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居者有其屋——将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手段。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打工城市 户籍 人力资本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东强 田书芹 曹成刚
在当前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现实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培训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课题。借鉴生态干扰学的基本理论,有助于全面揭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形成的个体生态、组织生态、职业生态和社会生态机理。在此基础上,可以从心理干扰预测、生态环境优化、个人抗干扰能力提高等方面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培训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符平 唐有财
儿童对教育的认知关系到其代际流动和自身发展。本研究发现,农民工输出地儿童尽管成长在有着打工传统的社区环境中,但"打工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有限,他们中对打工持否定意见的较为普遍,相反却崇尚读书的价值,对学校文化表现出亲和的倾向,这在群体意义上否定了既有相关研究的观点和结论。这一发现有助于洞察农民及农民工地位再生产的机制,同时也可以解释农村儿童失学和弃学现象的真正原因。所以,对农民工输出地的儿童而言,无论其未来的社会流动结果表现如何,"反打工·亲学校文化"将是他们抗拒底层再生产、通过教育实现代际向上流动的一股力量。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枫 史宇鹏
本文试图从农民工汇款用途的视角来研究外出务工对输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部分农民工汇款会用于消费性用途,但仍有部分汇款被用于投资性用途,从而有利于输出地的经济发展。其中,已婚和年龄较大者所寄回的汇款更倾向用于家庭成员的教育健康,而文化程度较高和外出务工经历较长者所寄回的汇款则更可能用于创业投资。此外,留守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输出地投资环境对汇款的创业投资决策也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腾飞
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许多被大城市劳动力市场排挤出来的高龄农民工并没有直接返乡,而是选择“返县就业”。从家庭策略视角出发,高龄农民工“返县就业”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进城”为取向的流动经济策略,通过继续在县城务工,帮助子代家庭向上流动;另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返乡”为取向的生存经济策略,通过县域内城乡双向流动,保持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关联,为自己返乡养老和子代城镇化失败保留人生退路。通过这种方式,高龄农民工创造性地将城与乡的结构性制约力量,转化为一种服务于家庭发展策略的能动性资源,在避免大规模失业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腾飞
近年来,随着城乡融合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许多被大城市劳动力市场排挤出来的高龄农民工并没有直接返乡,而是选择“返县就业”。从家庭策略视角出发,高龄农民工“返县就业”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进城”为取向的流动经济策略,通过继续在县城务工,帮助子代家庭向上流动;另一方面体现为一种以“返乡”为取向的生存经济策略,通过县域内城乡双向流动,保持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关联,为自己返乡养老和子代城镇化失败保留人生退路。通过这种方式,高龄农民工创造性地将城与乡的结构性制约力量,转化为一种服务于家庭发展策略的能动性资源,在避免大规模失业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48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偏远山区新生代农民工向农村家庭转移的收入金额是否显著少于传统农民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偏远山区低年龄段外出农民工向农村家庭转移的收入金额少于高年龄段外出农民工,但"是不是新生代农民工"并未对偏远山区外出农民工向农村家庭转移的收入金额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偏远山区,农民工低龄化并非城乡收入差距不能持续收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国永 江强 田甜 许文兴
居住是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福利保障的基础。本文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回乡建房农民工福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利用在福建省农民工流出地的问卷调查数据,评价农民工回乡建房的家庭福利效应;借鉴洛伦兹系数的计算方法,比较不同农民工回乡建房前后家庭福利差异。研究发现:回乡建房对农民工家庭福利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建房家庭之间的福利差异;但农民工家庭福利仍然低于中等水平,其中家庭经济方面的福利变差。基于提高农民工家庭福利的目标要求,应推进农民工就地城镇化,提高实际居住福利;加强对农民工回乡建房引导与管理,倡导合理适度的住房建设,减轻因建房所造成的经济负担;盘活闲置宅基地和住房资源,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比较建房前后福利变化可以较好地研判回乡建房对农民工家庭的影响,并有助于深化对此现象的理解,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佩东 许红华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目前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他们具有文化水平较高、流动性较大、职业期望高等特点。但是,政府和企业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都普遍没有充分重视通过职业培训促进其职业发展,为此,应依据企业需求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需求尽快为其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以形成其完善的职业发展制度,实现其终身培训。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发展 培训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