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0)
- 2023(7077)
- 2022(5936)
- 2021(5632)
- 2020(4712)
- 2019(10443)
- 2018(10524)
- 2017(21088)
- 2016(11617)
- 2015(12873)
- 2014(12752)
- 2013(12771)
- 2012(12138)
- 2011(11090)
- 2010(11596)
- 2009(11048)
- 2008(10965)
- 2007(10217)
- 2006(9539)
- 2005(8571)
- 学科
- 济(49243)
- 经济(49183)
- 业(45637)
- 农(45614)
- 管理(30951)
- 农业(30233)
- 企(25209)
- 企业(25209)
- 业经(16000)
- 方法(14705)
- 策(13958)
- 中国(13596)
- 数学(12697)
- 制(12672)
- 数学方法(12508)
- 财(12238)
- 地方(11192)
- 农业经济(10192)
- 及其(10058)
- 贸(9573)
- 贸易(9563)
- 发(9486)
- 政策(9460)
- 易(9398)
- 村(9148)
- 农村(9142)
- 方针(9046)
- 体(8616)
- 银(8589)
- 银行(8588)
- 机构
- 学院(167405)
- 大学(160405)
- 济(75192)
- 经济(73574)
- 管理(66973)
- 研究(58739)
- 理学(57186)
- 理学院(56655)
- 管理学(55887)
- 管理学院(55548)
- 中国(48450)
- 农(46755)
- 农业(35126)
- 财(33692)
- 京(33211)
- 科学(32627)
- 所(29702)
- 业大(29373)
- 中心(28518)
- 江(27949)
- 研究所(26307)
- 财经(25369)
- 经(22995)
- 州(21375)
- 经济管理(21087)
- 范(21064)
- 农业大学(21048)
- 师范(20937)
- 北京(20728)
- 省(20630)
- 基金
- 项目(103458)
- 科学(81988)
- 研究(81513)
- 基金(74514)
- 家(63456)
- 国家(62753)
- 科学基金(53810)
- 社会(51951)
- 社会科(48786)
- 社会科学(48770)
- 省(41388)
- 基金项目(38558)
- 编号(35776)
- 教育(35382)
- 划(33420)
- 自然(32573)
- 自然科(31781)
- 自然科学(31774)
- 自然科学基金(31246)
- 资助(30096)
- 成果(29543)
- 农(27713)
- 发(24173)
- 部(23777)
- 课题(23776)
- 重点(22475)
- 性(22196)
- 创(21345)
- 制(21176)
- 国家社会(20860)
- 期刊
- 济(96082)
- 经济(96082)
- 农(52893)
- 研究(51239)
- 中国(38408)
- 农业(35580)
- 财(24316)
- 融(23506)
- 金融(23506)
- 科学(22985)
- 管理(22259)
- 学报(21999)
- 业经(21914)
- 大学(18323)
- 学学(17497)
- 业(16419)
- 教育(16396)
- 技术(14300)
- 农村(14208)
- 村(14208)
- 农业经济(14095)
- 问题(13450)
- 财经(12087)
- 经济研究(11955)
- 世界(11401)
- 经(10279)
- 经济问题(9969)
- 版(9692)
- 农村经济(9231)
- 技术经济(9192)
共检索到269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卞永军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农民工群体与资本力量对比的悬殊差距,使得农民工权益缺失似乎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由此导致的农民工的不当表达行为以及"民工荒"背景下的"用脚投票",给地方政府和产业资本都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压力,促使政府要更加积极主动,企业也要严格自律,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农民工的权益缺失状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启营
社会心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农民工社会心态反映着其内在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新生代农民工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现实需求,但其生存感、安全感、归属感、尊严感、自我实现感等心态方面依然存在诸多困境,不容乐观,亟待关注。可在制度环境、疏导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合理需求,构建积极健康、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关键词:
社会心态 新生代农民工 困境 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詹小慧 杨东涛 李群
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和人际吸引理论,利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职业发展指导和社会心理指导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深层次相似性在指导关系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晓松
经济的发展促使改革开放加快步伐,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展速度也随之提高。城市中出现大规模的兴建土木,城市面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吸引一批强大的农村闲置劳动力进城务工,组成了声势浩大的新生代农民工队伍。他们在城乡边缘徘徊,出现无缘医疗保险、无缘养老保险的权益缺失现象。为确保农民工权益,国家应采取适合农民工消费水平的保险措施,完善我国农民工保险措施,同时确保我国和谐稳定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晓军 陈浩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技能培训的比例较低,造成其城镇就业的劳动技能缺失,直接影响其在城镇的就业机会、就业行业和工资收入。从培训市场、培训投入和培训管理方面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缺失的因素,进而提出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前提下,发挥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培训运作的市场化、培训投入的多元化和培训管理的规范化,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非农就业和向市民的真正转变。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镇就业 技能缺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慧 刘燕舞
与第一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选择相比较,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选择主要有3种:让子女随迁入城接受教育、让子女留守农村接受教育和让子女流动往返于城乡之间接受教育。从发展趋势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让其子女随迁入城接受教育。这一选择倾向主要受到四大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历及其市民化诉求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与父辈在家庭中的代际分工和家庭经济收入构成的影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教育空间压缩的影响和生育政策实施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生育观念转变所导致的生源减少的客观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选择困境与城乡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对此,应从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高度统筹安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桂苹 沈蕾 赵袁军 薛可 余明阳
基于社会学消费分层理论,借助生活方式AIO量表,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将该群体成员分为五种类别,并在群内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各类别消费支出的对应分析,得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状态和消费支出的层次结构。在双面构念生活方式对消费支出影响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活中各支出路径的分析,排除月收入等传统社会学研究中资源分层的影响因素,论证了消费分层的独立预测作用,证实了消费分层范式的有效性。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洪秋兰 唐雅琳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合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信息缺失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从文化资本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实证分析,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及文化资本存量现状,揭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资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资本存量,增强其信息能力,加速其城市融合的步伐,助力新生代农民工真正实现市民化。图1。表7。参考文献62。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康永琴
我国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有1.25亿,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法律意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法律意识有所提升但仍滞后,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需求,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整体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探索构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体系,提升其法律意识,为其权益保护提供保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法律意识 缺失 建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彩霞 黄岩
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阐述基于未来归属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的内涵及其意义;从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制度困境、文化困境及人际困境等方面阐述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从制度认同、人际认同及文化认同等层面给出基于未来归属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身份认同 文化冲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延玲
由于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观念陈旧和素质较低等因素,致使失地农民权益受到了严重损害。因此,要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农民权益 原因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宁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工作满意度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生存状态,也关系到其就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个性特征、客观工作状况、务工动机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前因变量,创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IPO模型,提出了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工作满意度 IPO模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松
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教育培训 职业生涯规划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济慧
文章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面临的诸多问题,认为就业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职业教育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因此,职业教育应主动谋求改革与发展,以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通过政府政策护航、执行就业准入制度以及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等,努力构建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应通过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及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改革等举措,以更好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特征 就业问题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军 冯乐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的劳动力。他们的社会流动呈现以下特点:流动频率不断加快;流向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由农村流向城市为主,回流为辅;非正规流动渠道主导,组织化程度较低;流动驱动力以发展理性为主导。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特点,成人教育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促进其合理流动。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流动 成人教育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