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9)
2023(10626)
2022(9373)
2021(8980)
2020(7460)
2019(17220)
2018(17417)
2017(34234)
2016(18480)
2015(20985)
2014(20936)
2013(20779)
2012(18862)
2011(17067)
2010(16947)
2009(15457)
2008(14771)
2007(13041)
2006(11487)
2005(9793)
作者
(52822)
(44255)
(43530)
(41417)
(27617)
(21191)
(19644)
(17533)
(16704)
(15465)
(15020)
(14700)
(13768)
(13645)
(13317)
(13256)
(13220)
(12835)
(12518)
(12243)
(11073)
(10718)
(10629)
(10161)
(9935)
(9918)
(9739)
(9660)
(8901)
(8722)
学科
(75690)
经济(75610)
(57826)
管理(47712)
(46870)
(36898)
企业(36898)
方法(32796)
农业(31191)
数学(28638)
数学方法(28345)
业经(20696)
中国(18243)
(15893)
地方(15839)
(15776)
(13643)
(12476)
贸易(12469)
(12141)
技术(11954)
(11513)
理论(11460)
教育(11227)
环境(11134)
(10975)
(10805)
农业经济(10673)
(10110)
(9849)
机构
学院(261248)
大学(259120)
管理(108469)
(103459)
经济(101254)
理学(95387)
理学院(94429)
管理学(92916)
管理学院(92469)
研究(84952)
中国(63059)
(60868)
(54360)
科学(53954)
业大(46813)
农业(46613)
(42535)
(42272)
中心(39652)
研究所(38772)
(37040)
财经(34804)
(34408)
师范(34145)
北京(33699)
(31870)
经济管理(30702)
(30217)
(29669)
农业大学(29386)
基金
项目(184577)
科学(144743)
研究(137810)
基金(133190)
(115168)
国家(114110)
科学基金(98198)
社会(85815)
社会科(80766)
社会科学(80743)
(73284)
基金项目(72250)
自然(63626)
自然科(62092)
自然科学(62080)
教育(61436)
自然科学基金(60958)
(60256)
编号(58742)
资助(53674)
成果(46645)
(40800)
重点(40238)
(39819)
课题(38335)
(38270)
创新(35537)
科研(34931)
教育部(34486)
人文(34476)
期刊
(116413)
经济(116413)
研究(73049)
(63761)
中国(47994)
农业(43621)
学报(42391)
科学(39472)
管理(34294)
大学(32707)
学学(31021)
(28854)
教育(27770)
业经(24964)
(21917)
金融(21917)
技术(21744)
(19717)
问题(16409)
财经(15558)
经济研究(15399)
(14267)
农业经济(14144)
图书(13724)
农村(13612)
(13612)
科技(13596)
理论(13210)
(13039)
技术经济(12788)
共检索到370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奋生  闫志军  杨娜娜  颜永杰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包括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身份认同、政党认同和政策认同六个方面。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认同缺失,相关制度的不健全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制度认同不高,社会深刻变革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认同的迷茫,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不足,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政党认同的削弱,政策认同障碍导致新生代农民工政策认同降低。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现存问题,应构建合理的社会利益结构,强调制度正义和扩大参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严惩腐败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善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晓斌  
文章从就业质量角度入手探究就业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获得中的福利保障、职业发展中的晋升经历、职业评价的两个方面均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认同的因素;其中尤以职业评价中的工作价值评价、工作满意度对社区认同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人口学特征方面,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为大专及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比初中及以下的社区认同度高,持有省内户口的新生代农民工比省外户口的社区认同度高;到流入地生活时间越长,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认同度越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丽  郑晶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归纳为职位特征、乡土记忆、城市经历和发展预期四个方面。基于对四川364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使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检验了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较为清晰,且大多认同自己的工人身份;模型中的职位特征、乡土记忆、城市经历以及发展预期都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产生一定影响;受教育程度、所处职位、是否了解惠农政策、是否融入城市生活和入户意愿五个因素最终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洁  
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程度,既是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成效的反映,又是供给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犁耕的基础上,梳理出了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深度分析了成人教育在增进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方面的优势,最后在上述基础上,从制度、课程体系、载体、方式和保障五个方面提出了创新成人教育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奋生  
网络政治参与提高了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政治的兴趣和能力,有利于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拓展了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渠道,弥补了新生代农民工因流动而不能参与户籍所在地政治活动的不足,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直接行使政治监督职能。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中还面临政治素质较低,经济实力不足,社会地位不高,网络政治平台建设滞后,网络虚假信息泛滥等困境和问题。当前需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素质,拓展网络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为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奠定经济基础,完善网络政治参与平台,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的实际效果,制定网络政治参与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志达  庄锡福  
文章对学界近年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涵义、价值、困窘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路径主要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改善政治参与的物质条件;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优化政治文化,营造和谐的政治参与氛围;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政治参与能力;扩展新的有效政治参与平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奋生  闫慧  赵丹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与户籍所在地、迁出地和迁入地、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同辈群体、大众传媒和新媒体、社会组织和工作场所等。相对第一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政治文化更为容易,在工作生活中习得的政治文化更完整,政治社会化进程更快,但仍存在政治知识较为欠缺、政治技能有待提高、政治规范内化程度低、政治态度有待端正和政治人格需要完善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政治知识宣传教育、拓展政治参与渠道、加强国史国情教育、提高经济收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相关制度、推动社会组织多元化发展和优化工作场所等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社会化进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恩立  
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受个体自身、个人环境及制度政策等多重因素制约,培养和提升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基于多元动力支持的系统过程,而公共服务与支持性政策因素尤为重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鹏  袁伦渠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市场调节、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文关怀、规范农村建设五项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晋  
在当前发展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也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分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以及与上一代农民工的差异和变化,对调整、完善我国农民工就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帮俊  杨东涛  
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量表调查方式,对组织认同、工作嵌入及其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组织认同中对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对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组织认同对工作嵌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的匹配维度在组织认同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群  唐芹芹  王茂祥  张宏如  
具有农民与组织成员双重身份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企业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职业适应性既是建设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前提,又是有效践行爱岗敬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研究发现,领导方式决定了个体职业成长与发展所需的资源与机会,是增加个体职业适应性的重要保证。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考察新时代背景下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适应性的影响以及双重身份认同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适应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农民身份认同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组织成员的身份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身份认同在德行领导与职业适应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华明  汤秋芳  
本文认为,从未来归属的角度透视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即从经济资本、文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未来归属因素分析,并从二元制度和自身限制进行了未来归属的困境分析,由此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奎  
身份认同不仅关系着新生代农民工是如何看待"我是谁"这一问题,关系着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情绪体验和思想动态,而且关系着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通过对南京市1 997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工作状况、社会关系、社区环境等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运用交互分析和多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并相互印证,认为健康状况和他们的市民身份认同存在着非重合性、而工作经验的增加、居住环境的改善、心理压力的增大、社会排斥的减弱,使得他们更加认同自己的市民身份。基于此,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社会资本、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减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竖元  
通过对福建、湖南与贵州三省173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滋生自杀意念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的重要表现,而先赋性社会网络与自致性社会网络能有效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生活中面临的"扭力",为其遏制自杀意念进而防止自杀行为提供双重保护;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滞后性"与对市民身份认同的"超前性"之间的结构性张力对其自杀意念施加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身份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与自杀意念之间的负向影响起着路径截然相反的调节作用。因此,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社会网络结构从"先赋性社会网络"到"自致性社会网络"的转换,并通过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与其市民身份认同的"同步性",消除两者之间的结构性张力,是有效遏制其滋生自杀意念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