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6)
- 2023(6023)
- 2022(4945)
- 2021(4636)
- 2020(3921)
- 2019(8901)
- 2018(8795)
- 2017(17367)
- 2016(9675)
- 2015(10878)
- 2014(10667)
- 2013(10833)
- 2012(10240)
- 2011(9538)
- 2010(9803)
- 2009(9125)
- 2008(9082)
- 2007(8544)
- 2006(7736)
- 2005(6875)
- 学科
- 农(44578)
- 济(44233)
- 经济(44173)
- 业(33503)
- 农业(29612)
- 管理(19473)
- 方法(15191)
- 业经(14502)
- 数学(13279)
- 数学方法(13151)
- 企(13041)
- 企业(13041)
- 中国(12812)
- 收入(11119)
- 财(10919)
- 农业经济(9916)
- 制(9453)
- 地方(9169)
- 村(8930)
- 农村(8922)
- 发(8772)
- 学(8263)
- 贸(7753)
- 贸易(7748)
- 劳(7613)
- 劳动(7607)
- 策(7593)
- 易(7561)
- 发展(7439)
- 展(7432)
- 机构
- 学院(145590)
- 大学(141803)
- 济(65205)
- 经济(64120)
- 管理(55179)
- 研究(53475)
- 农(48967)
- 理学(48424)
- 理学院(47913)
- 管理学(47082)
- 管理学院(46842)
- 中国(41295)
- 农业(37415)
- 科学(32455)
- 业大(29603)
- 京(29539)
- 所(28547)
- 财(26272)
- 研究所(26005)
- 中心(25074)
- 江(22891)
- 农业大学(22841)
- 财经(20796)
- 范(19801)
- 师范(19628)
- 经(19068)
- 经济学(18978)
- 业(18496)
- 经济管理(18359)
- 北京(18014)
- 基金
- 项目(96940)
- 科学(76925)
- 研究(71945)
- 基金(71580)
- 家(62891)
- 国家(62251)
- 科学基金(52593)
- 社会(47281)
- 社会科(44276)
- 社会科学(44264)
- 基金项目(38297)
- 省(38278)
- 自然(32717)
- 自然科(31992)
- 自然科学(31980)
- 自然科学基金(31438)
- 教育(31351)
- 划(31283)
- 编号(30234)
- 农(29072)
- 资助(28257)
- 成果(24590)
- 部(22377)
- 发(22094)
- 重点(21447)
- 国家社会(19904)
- 创(19754)
- 课题(19673)
- 业(19345)
- 性(18688)
共检索到221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建平 孙艳飞
本文基于代际视角,利用四次社会调查数据,从择业动机、择业意愿、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收入特征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观念正发生着一些积极的变化,就业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将为其市民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建平 孙艳飞
本文基于代际的视角,利用四次社会调查数据,通过与第一代农民工的对比,从收入水平、消费行为等方面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消费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消费特征及其变动趋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东虹
本文基于2015年北京市的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重点考察了工作时间、收入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作时间对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收入水平的提高能积极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并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受工作时间延长的影响下降明显。研究结论表明,在有序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关注到工作时间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耿明斋 邓淑斌
我国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原因在于:农业的弱质性决定农民增收的艰难性;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存在弊端;以及农业资源约束加剧、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尤其是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使得农民相对收入逐年下滑。因此本文提出,改善农民收入状况要有新思路。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水平变动 趋势分析 改革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慧娟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该群体具有一些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新特征:平均年龄与初次外出务工年龄较低,未婚者居多;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偏向于选择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维权意识日益增强;需求层次从生存向发展转变。目前在新生代农民工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障碍和问题: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使农民工就业市场面临更大不确定性,整体收入水平不高,培训情况离市场要求有差距,侵害农民工权益问题突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户籍、住房、教育、社保等一系列制度性和现实性障碍。当前,中国经济在企稳回升之后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将出现地区性短缺和结构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锋 黄丽
本文利用对珠江三角洲961个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扩展的Mincer工资方程,分析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水平的多种人力资本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培训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接受1个月以上的培训会使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增长11.2%;工作经验每增加1年,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增长8.9%;工作经验的平方与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呈"倒U型"曲线关系;受教育年限对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每增加1年的正规教育,仅使其非农收入增长2.1%;业余文化支出对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水平的影响很小。本文研究结论解释了现阶段广大农村对基础教育不够重视的根本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鹏
作为"民工荒"现象背后的行为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其群体特征和就业行为显著异于传统农民工,而这些差异导致了区域间劳动力供给和转移的不确定性增加。本文基于城市经济学的生活质量(QOL)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做出探索,通过考察其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和效用最大化目标,测算2008年和2009年中国100座城市农民工的QOL数据,考察在城市差异化特征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流动行为。研究发现,大中城市并未给农民工带来城市地位匹配的整体生活质量水平,中西部城市与东部城市差距缩小,对农民工生活就业吸引力日益增大。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QOL理论 择业流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恩立
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受个体自身、个人环境及制度政策等多重因素制约,培养和提升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基于多元动力支持的系统过程,而公共服务与支持性政策因素尤为重要。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能力 宏观政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竖元
通过对湖南、安徽与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研究,探讨择业行为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程度,并考察市场化程度与劳动力类型对这一因果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择业行为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与职业满意度的影响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二元路径模式,而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会因市场化程度与劳动力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丹淅 赖德胜 李宏兵
基于2012年河南省问卷调查数据,笔者借助欧洲基金会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总体上不高;Porbit和Ordered Probit模型计量结果表明,职业类型、工会、工资水平、工作强度、加班情况、培训状况等是影响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深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关系和谐度等有助于他们尽早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和社会融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凡礼 谢勇 赵霞
农民工留城定居是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新劳动力迁移理论,从收入水平、对收入水平的感知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收入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基于200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2008)的计量检验显示:家庭收入水平对农民工留城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工个人的工资水平对其留城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但却可以通过影响农民工的收入满意度和收入位置感知而产生间接且积极的作用。此外,无论参照对象是老家的村里人还是城市居民,感知到的收入位置的提高对于农民工的留城定居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与城市居民相比较所产生的收入位置感知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收入水平 收入感知 农民工 留城意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勇 孟凡礼
本文使用就业史数据,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的总体水平、动因及其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性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更低,并且流动地域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而家乡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在其就业流动过程中逐渐降低。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更高的就业质量,但其工资水平、劳动时间、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与率等指标并没有随着就业流动而改善,甚至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流动 就业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卓欣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经济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提升其职业素养变得至关重要。基于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特点及以往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经验,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应上新台阶:在培训目标上,以提升整体职业素养为宗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发展;在培训内容上,注重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的提升;在培训形式上,分层培训,校企合作,运用新媒体教育;在培训管理上,政府主导,行业协会指导,培训机构和企业参与。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化 职业培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欧阳力胜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和条件。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农民工未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迫切需要加快市民化进程。农民工市民化不仅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身份的转变(农民工→市民),更重要的是在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城市融入、政治民主等多个领域进行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最终实现从传统乡村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的整体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忭
文章从金融支持政策纬度,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状况进行实证研究。认为金融支持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具有很大的推拉效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融入城市生活,年龄越大融入城市生活的难度越大,已婚人士比未婚人士的城市融入难度要大,工作年限越长越容易融入城市生活,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
关键词:
金融支持政策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