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47)
2023(13972)
2022(11706)
2021(11004)
2020(9162)
2019(21270)
2018(21010)
2017(40906)
2016(22141)
2015(25062)
2014(25159)
2013(24673)
2012(22714)
2011(20432)
2010(20415)
2009(18976)
2008(18603)
2007(16854)
2006(14628)
2005(12649)
作者
(63166)
(53389)
(52986)
(50347)
(33725)
(25748)
(24178)
(21049)
(20323)
(18929)
(18211)
(18028)
(16561)
(16519)
(16462)
(16433)
(16326)
(15621)
(15481)
(15354)
(13132)
(13116)
(13004)
(12364)
(12098)
(12087)
(11806)
(11740)
(10829)
(10715)
学科
(96819)
经济(96731)
(66028)
管理(58191)
(48509)
(44471)
企业(44471)
方法(42531)
数学(38234)
数学方法(37750)
农业(32043)
中国(26981)
业经(23624)
地方(22398)
(21974)
(17340)
(17148)
(16596)
贸易(16591)
(16104)
技术(14078)
环境(14075)
(13844)
(13294)
财务(13247)
财务管理(13213)
理论(13090)
(12939)
银行(12913)
企业财务(12515)
机构
学院(317434)
大学(311113)
(131018)
经济(128245)
管理(123911)
理学(107826)
理学院(106640)
管理学(104755)
管理学院(104152)
研究(103166)
中国(77966)
(68081)
(64579)
科学(64562)
(56489)
农业(52556)
业大(52492)
(51757)
(51548)
中心(50613)
研究所(47011)
财经(45720)
(41714)
(41601)
师范(41276)
经济学(39457)
北京(38901)
(38188)
(36666)
经济学院(35881)
基金
项目(218507)
科学(172756)
研究(160395)
基金(157855)
(136964)
国家(135747)
科学基金(117352)
社会(102328)
社会科(96662)
社会科学(96634)
(88349)
基金项目(84371)
自然(75609)
自然科(73828)
自然科学(73807)
教育(73626)
(72662)
自然科学基金(72449)
编号(66520)
资助(63576)
成果(52120)
重点(49061)
(48487)
(48403)
(45763)
课题(45455)
创新(42711)
国家社会(42014)
科研(41986)
教育部(41059)
期刊
(143895)
经济(143895)
研究(86251)
(68397)
中国(59121)
学报(48186)
农业(46276)
科学(45488)
(43166)
管理(40064)
大学(37238)
学学(35582)
教育(30756)
业经(29861)
(29009)
金融(29009)
技术(28823)
(22322)
问题(22176)
财经(21681)
经济研究(20401)
(18545)
(16747)
技术经济(15936)
资源(15890)
统计(15796)
农村(15033)
(15033)
世界(14833)
农业经济(14594)
共检索到456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晶  刘丽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传统农民工的延续和发展,在权益观念、价值取向、社会认知、未来愿景等方面都与传统农民工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个体资源禀赋积累的差异性、组织环境赋权与社会制度政策的特殊性,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就业与城市融入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本文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的苏州市、南通市、宿迁市的758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典型调查数据,从微观个体层面、中观组织层面和宏观社会层面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状况,剖析其城市就业困境的原因,研究其城市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以期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和自我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勇  孟凡礼  
本文使用就业史数据,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的总体水平、动因及其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性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更低,并且流动地域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而家乡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在其就业流动过程中逐渐降低。新生代农民工更换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追求更高的就业质量,但其工资水平、劳动时间、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与率等指标并没有随着就业流动而改善,甚至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竹  
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含意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在江苏省八个城市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735份。从工资福利、劳动关系、职业发展、工作环境、权益保护及参与管理、心理感受六个方面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在实证调研基础上,提出要严格执法,强化企业中工会的积极作用,加强培训以及完善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从而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爱翔  刘轩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有助于促进和推动其市民化。实证调查发现,虽然目前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指标具有较高的整体优良训练法,但优秀训练法相对较低,且柔性职业能力总体弱于刚性职业能力,同时农民工职业能力苏南、苏北地域差异。提升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需要持续贯彻落实已有资助和奖励制度,加强对企业参与职业能力培训的机制激励,注重培训的制度规划,推动制度创新,加大对苏北地区政策倾斜,探索"学分银行"建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钟在明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者,目前其就业能力问题突出,是社会就业的弱势群体。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调查分析发现,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需求变动具有现代性特征,但政府体制和公共服务等因素制约着其就业能力的提升效果,破解能力问题需多管齐下,消除体制性障碍,整合社会资源,全面提升其职业能力素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江  陈运广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内的不同层次流动就业的影响因素各异: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同流动程度按相对比例划分为长期稳定型、相对稳定型、相对频繁换工型、频繁换工型,分别验证稳定生活相关因素以及发展个人相关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流动程度属于长期稳定的更倾向于稳定生活;而属于频繁换工的则是更倾向于发展个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频繁换工的显著影响因素更多为"非经济因素",而长期稳定的,则更多的偏向于经济因素。通过分层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某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品质上更为倾向于有责任感,稳重的传统农民工。而从年龄上看,最大流动性的新生代农民工出现在25岁左右的"中间年龄"农民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俞玲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本文利用浙江省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特征和就业现状,揭示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存在人力资本的根本性约束,并提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光辉  张建武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就业主体,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为了详细了解他们在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以天津、重庆两地的新生代农民工吸纳企业为调查对象,从企业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志明  
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新时代农民工的主体,就业是其融入城市的立足之本,如何实现农民工的稳定就业是稳就业的关键所在。受国务院参事室的委托,课题组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新情况进行"百企万人"实地访谈和问卷调研。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和创业中出现"四新"变化,即就业渠道实现新拓展,"城归"创业呈现新趋势,个体诉求存在新动向,产业升级倒逼新技能。针对当前的诸多新变化,在国家层面需要在提升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扶持农民工到新业态就业、修改劳动法律法规有关条款、拓展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保险覆盖面、建立"城归"创业示范园区等方面进行政策创新,做好精准施策和政策落地,为新生代农民工走向高质量就业和持续创业提供新政策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瑞玲  安二中  曹伟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城市农民工就业生存问题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当今我国社会问题的焦点。本文以江苏沿江8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南通、泰州)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地调研,将回收的151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总结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基本情况及其就业特点,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至发  
本文利用1613个调查样本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家庭环境因素、企业雇佣政策因素和政府培训政策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家庭人均收入、家庭社会资本、企业录用政策、企业培训政策、企业薪酬政策、政府培训供给量和政府培训有效性均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就业能力各维度人力资本、职业认同、个人适应性和社会资本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勇  
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强是农民工群体的显著特点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努力促进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的背景下,本文系统考察了就业稳定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影响,首先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分析了就业稳定性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纵向和截面两个维度出发,使用更换就业城市的频率、更换工作单位的频率、现职的就业持续时间和劳动合同签订等指标对就业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界定,并通过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数据完成了相关的计量检验。结果显示,更换就业城市频率的降低、现职就业持续时间的延长、劳动合同的签订均从经济、社会和心理层面显著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而更换就业单位的频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蓉  
平等就业权是民主法治社会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权的本质要求,是宪法平等权的合理延伸。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就业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平等权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平等权的权利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入手,在不否定户籍制度的前提下,提出保障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权的新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易善武  
随着代际交替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面临着户籍、住房、心理、权益保护、知识技能等障碍,这需要政府、社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多方面建立支持系统,以突破融入城市的障碍,确保其在城市"呆下去",从而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恩立  
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受个体自身、个人环境及制度政策等多重因素制约,培养和提升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基于多元动力支持的系统过程,而公共服务与支持性政策因素尤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