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0)
2023(14291)
2022(11758)
2021(10753)
2020(8936)
2019(19943)
2018(19582)
2017(38028)
2016(20701)
2015(22576)
2014(22043)
2013(21916)
2012(20073)
2011(17943)
2010(18272)
2009(17148)
2008(17346)
2007(15948)
2006(14460)
2005(12770)
作者
(60368)
(50673)
(50367)
(47455)
(31952)
(24491)
(22690)
(19730)
(19087)
(18245)
(17262)
(16632)
(16121)
(16111)
(15837)
(15262)
(15217)
(14873)
(14539)
(14517)
(12851)
(12391)
(12229)
(11660)
(11510)
(11450)
(11197)
(11093)
(10238)
(10138)
学科
(93925)
(87415)
经济(87301)
(76179)
企业(76179)
管理(71220)
(47059)
方法(35227)
业经(31525)
农业(31294)
(28314)
数学(27223)
数学方法(26972)
中国(23257)
(20001)
(19646)
(19621)
财务(19603)
财务管理(19584)
技术(18654)
企业财务(18558)
(17836)
贸易(17827)
(17427)
地方(15927)
(15651)
(14434)
(14153)
理论(14018)
(13117)
机构
学院(301632)
大学(292490)
(131303)
经济(128965)
管理(122064)
理学(105574)
理学院(104552)
管理学(103214)
管理学院(102655)
研究(99128)
中国(78461)
(68421)
(59752)
(59226)
科学(58888)
农业(52890)
(50601)
业大(50504)
(47127)
财经(46737)
中心(46042)
研究所(45637)
(42519)
经济学(38561)
北京(36617)
(36505)
经济学院(35018)
经济管理(34933)
(34565)
(34312)
基金
项目(199202)
科学(158456)
基金(146385)
研究(145004)
(127948)
国家(126646)
科学基金(109588)
社会(95698)
社会科(90567)
社会科学(90541)
(79586)
基金项目(77613)
自然(70424)
自然科(68899)
自然科学(68880)
自然科学基金(67760)
(65198)
教育(64133)
资助(58338)
编号(58200)
成果(45539)
(44533)
(44495)
(44470)
重点(43999)
(43982)
创新(40799)
国家社会(39648)
课题(39095)
(38134)
期刊
(153090)
经济(153090)
研究(85438)
(69635)
中国(59138)
管理(47076)
农业(46685)
学报(46623)
(46540)
科学(45625)
大学(36069)
学学(34940)
业经(32027)
(32010)
金融(32010)
技术(25014)
(24593)
教育(23272)
财经(23058)
经济研究(22954)
问题(20637)
(19889)
技术经济(16965)
世界(16399)
(15690)
(15197)
商业(15166)
现代(15036)
农村(14989)
(14989)
共检索到451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春  陈勇  熊山  刘兴月  陈婕  于立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作为构成中国人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进入城市后的垂直流动情况及相应的经济社会后果,关系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优化。以重庆市为例,从收入变化、职业层次变化、自述变化三个方面来衡量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垂直流动指数,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和性别农业转移人口垂直流动的状况不一样;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向上流动的空间;工作变化越频繁,越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向上流动,相对稳定的就业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向上流动的重要因素;学龄前或中小学阶段子女是否随迁也会影响到新生代农业转移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元凯  
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结构出现的新变化,我国对农业转移人口问题的解决思路和相关政策也不断调整,呈现出与时代发展同步性的特征。2000年以来,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政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在政策制定主体、政策价值目标、政策演变路径以及政策根本目标都留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结合新形势,未来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政策应在关注群体内部差异、注重人文关怀以及推动流入地与流出地政策衔接方面重点发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丽丽  梁丹妮  
利用对全国1288名农业转移人口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从个人特征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及心理层面分析了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结果显示,两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身份认同程度整体偏低且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参加社会活动及朋友数量是影响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月收入对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身份认同影响的差异更大;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身份认同的作用更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丽丽  梁丹妮  
利用对全国1288名农业转移人口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从个人特征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及心理层面分析了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结果显示,两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身份认同程度整体偏低且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参加社会活动及朋友数量是影响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月收入对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身份认同影响的差异更大;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身份认同的作用更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薛晴  蔡秋宇  
一、引言"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如何才能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加速城镇化进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因此,加快在城市务工的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积极推进农民工城镇化势在必行。我国社会长期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下,从20世纪9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薛晴  蔡秋宇  
一、引言"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如何才能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加速城镇化进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因此,加快在城市务工的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积极推进农民工城镇化势在必行。我国社会长期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下,从20世纪9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军  冯乐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的劳动力。他们的社会流动呈现以下特点:流动频率不断加快;流向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由农村流向城市为主,回流为辅;非正规流动渠道主导,组织化程度较低;流动驱动力以发展理性为主导。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特点,成人教育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促进其合理流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宁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工作满意度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生存状态,也关系到其就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个性特征、客观工作状况、务工动机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前因变量,创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IPO模型,提出了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淑芳  陈敏  
利用福建省福州市的224个样本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运用Logit模型对新生代白领的城市阳台农业种植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阳台面积、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阳台种植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而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休息时间、家庭月总收入、房源拥有情况、购买果蔬关注点、感知有用性、感知便利性、技术知识、信息获取渠道影响不显著。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波  周恩毅  
幸福是人类社会一直坚持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当前"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新时代大背景下每个中国人的理想。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筑起城市居民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幸福指数的高低,关系到我国未来劳动力的质量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为此也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幸福理论为基础,根据调查数据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因素模型,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九个部分剖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文平  
全民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他们既需要有很高的素养,还要有独到的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很年轻且在城市生活的时间远久于乡村,他们一直在农村和城市徘徊。他们渴望到都市打拼,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素质教育,在城市中安全感很低。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就十分重要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这个问题还存在各种困扰,例如培训的规模、培训种类和培训结构等等,这些都是很难解决的。本文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结合全民素质教育,从而研究其教育培训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吉  袁愈国  陈政  杨凤鸣  
新生代农民工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却又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在他们"市民化"的过程中,健康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文章以湖南省衡阳市区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样本,全面调查了"健康中国"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素养情况,分析了农民工健康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其健康素养的方式与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可  
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但高职院校技术转移在当前受技术转出方与转入方的利益诉求差异、中介机构的权责不清、外部环境保障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文章挖掘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中介机构四方合作交流的内在机理,提出健全外部环境保障措施、提升高职院校技术转移的能力、增强企业对高职院校技术转移的意愿、规范中介机构市场建设等高职院校技术转移的效用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鑫  田丽慧  李逸飞  
[目的]双变量Probit模型变量能够同时考虑政策保障和农业转移人口自身顾虑的影响,对于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意愿需求和制度供给两个层面分析湖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影响的代际差异,为地方政府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基于6 091名湖南省农村流动人口样本,选取农业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为核心解释变量,其余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流动特征为控制变量,构建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与代际差异,通过城市和年龄的固定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相比于“务工经商”的流动群体,拥有“较稳定的职业”“较高的收入”和“已建立健康档案”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倾向于在城市落户定居;现有市民化政策更加倾向于男性,但女性的落户意愿反而更强;“受教育程度越高,落户可能性越大”仅限于第一代农民工;有赡养老人和抚养子女需求的农民工更愿意留在城市。[结论]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关注进城务工子女教育、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健康教育宣传能够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丹淅  王宝成  
来自专项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流动性总体上偏高,表明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偏低。进一步考察发现,工资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状况、职业类型、就业年限、职业教育和工会等因素显著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扩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转变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质量观、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关系等,有助于降低新生代农民工高工作流动性,继而有利于促进他们实现充分就业、体面就业与和谐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