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7)
- 2023(6485)
- 2022(5417)
- 2021(4739)
- 2020(3715)
- 2019(8299)
- 2018(8107)
- 2017(14417)
- 2016(8353)
- 2015(9290)
- 2014(9365)
- 2013(9290)
- 2012(9093)
- 2011(8457)
- 2010(8640)
- 2009(7709)
- 2008(7682)
- 2007(7007)
- 2006(6454)
- 2005(6014)
- 学科
- 济(37216)
- 经济(37179)
- 业(18674)
- 管理(17209)
- 地方(16282)
- 中国(14826)
- 农(12762)
- 企(12197)
- 企业(12197)
- 业经(9924)
- 学(9606)
- 地方经济(9402)
- 农业(8963)
- 发(8714)
- 融(7676)
- 金融(7676)
- 银(7507)
- 银行(7476)
- 方法(7421)
- 行(7354)
- 环境(6914)
- 发展(6513)
- 展(6490)
- 贸(6202)
- 贸易(6190)
- 技术(6114)
- 制(6100)
- 易(5882)
- 数学(5797)
- 数学方法(5716)
- 机构
- 学院(120872)
- 大学(117234)
- 研究(52850)
- 济(44979)
- 经济(43911)
- 中国(38792)
- 科学(36697)
- 管理(36381)
- 农(33133)
- 所(30107)
- 理学(29702)
- 理学院(29198)
- 管理学(28538)
- 管理学院(28336)
- 研究所(27442)
- 京(27407)
- 农业(26461)
- 业大(23094)
- 中心(22825)
- 江(21298)
- 省(20306)
- 财(20266)
- 院(19164)
- 范(18125)
- 师范(17756)
- 北京(17708)
- 技术(17642)
- 科学院(17373)
- 州(17224)
- 农业大学(15916)
- 基金
- 项目(77945)
- 科学(59167)
- 研究(53663)
- 基金(52491)
- 家(48546)
- 国家(48074)
- 科学基金(38477)
- 省(34517)
- 社会(31174)
- 社会科(29425)
- 社会科学(29420)
- 划(28894)
- 基金项目(27173)
- 自然(25540)
- 自然科(24881)
- 自然科学(24875)
- 发(24452)
- 自然科学基金(24392)
- 教育(23546)
- 编号(21339)
- 资助(20948)
- 重点(18994)
- 发展(18939)
- 展(18589)
- 成果(17901)
- 计划(17451)
- 课题(17257)
- 科技(16796)
- 创(16720)
- 创新(15740)
共检索到204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永久 王恬 许若军
随机选择10头初生仔猪,均分为新生组(D0)和自然哺乳3d组(D3)。结果表明,D3组仔猪小肠长度和质量、黏膜质量、黏膜DNA、RNA和蛋白质含量以及乳糖酶、麦芽糖酶和L亮氨酸氨肽酶(LAP)活性高于D0组(P<0.05或P<0.01),D3组小肠黏膜IGF1及其受体以及LAP基因表达水平高于D0组(P<0.05)。结果提示:新生仔猪肠道的迅速发育与黏膜IGF1受体和IGF1基因的上调有关,LAP活性增加是该基因表达水平提高的结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峰 张莉莉 霍永久 林桂娟 王恬
为探讨酪蛋白酶解物对宫内生长迟缓仔猪小肠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迟缓(IUGR)初生仔猪15头,分为新生对照组(N)、酪蛋白组(C)和酪蛋白酶解物组(CH),以牛乳为基础日粮,C组用1.5%酪蛋白溶液取代10%(体积分数)的牛乳,CH组用1.5%酪蛋白酶解液取代10%(体积分数)的牛乳,人工饲喂3 d后宰杀取样。结果表明:CH组仔猪小肠黏膜DNA含量及麦芽糖酶活性较N组显著提高(P0.05)。此外,与N组仔猪相比,C组仔猪小肠各段绒毛高度都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而CH组仔猪小肠各段绒毛高度与N组仔猪接近,未有明显变化。提示...
关键词:
宫内发育迟缓 酪蛋白酶解物 小肠 消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小刚 李大彪 侯先志 考桂兰 王海荣 杨金丽 张崇志 夏巍
【目的】研究营养限饲及补偿对羔羊小肠黏膜结构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平均体重为(14.72±1.10)kg的3月龄乌珠穆沁羔羊,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分为4个试验组,即对照组(CG)、限制Ⅰ组(RG1)、限制Ⅱ组(RG2)和限制Ⅲ组(RG3)。营养限制期(0—60 d)4组对应日粮能氮水平分别为ME:10.61、10.49、8.36和8.10 MJ.kg-1;CP:150.8、92.4、150.1和62.7 g.kg-1。营养补偿期(60—150 d)各组饲喂同一能氮水平日粮(ME:9.77 MJ.kg-1;CP:124.8 g.kg-1)。试验期间每周称重并在限制期开始、限制期结束和补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晓玉 罗杰 李英伦
选用90头DLY(杜×长×大)断奶仔猪(28日龄),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0.5%SC组),饲喂基础日粮+0.5%北五味子;0.1%FSD组,饲喂基础日粮+0.1%发酵五味子药渣;0.3%FSD组,饲喂基础日粮+0.3%发酵五味子药渣;0.5%FSD组,饲喂基础日粮+0.5%发酵五味子药渣。每天记录5组猪的腹泻情况以及采食量,计算腹泻率和料肉比,并于试验第7、14、21天,分别采集空白对照组、0.5%SC组、5%FSD组仔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段组织以及空肠黏膜,测定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肠上皮内杯状细胞、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玉蓉 王红权 贺建华 范志勇
选取64头胎次相同、28日龄断奶、体重相近(7.5 kg左右)、健康的三元杂交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即基础日粮组和添加1%谷氨酰胺(Gln)试验组,每组32头猪(公母各半),平分成4栏进行30 d饲养.饲养试验结束后,每栏分别取1头体重相近的小公猪进行屠宰,分别取直肠、盲肠、结肠内容物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制光镜切片,观察小肠绒毛、隐窝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1%Gln能改善肠道微生态菌群和小肠黏膜形态,减少致病菌.与对照组相比,直肠、盲肠、结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分别增加2.8%(P<0.05)、4.1%(P<0.05)和4.0%(P<0.05),双歧杆菌分别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清华 贺建华 刘祝英
选用28日龄、体重相近(8.898±0.742)kg,健康的DLY(杜洛克×长白×大白)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5个组,采取单因子试验设计,对照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饲喂添加0,0.01%抗生素,0.05%牛膝多糖、0.1%牛膝多糖、0.15%牛膝多糖的试验日粮,试验期28 d.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抑制肠道大肠杆菌和促进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增殖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1);牛膝多糖试验组在抑制肠道大肠杆菌和促进肠道有益菌方面达到或显著好于添加抗生素试验组;随着牛膝多糖添加量的增加,其抑制肠道大肠杆菌和促进肠道有益菌的效果逐渐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传丽 刘铮铸 俞英 张勤
【目的】阐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18(ETEC F18)引发仔猪腹泻的机理,针对其候选基因FUT1的CDS区第307位点处的突变(G→A),建立3个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系(GG、GA和AA)。【方法】首先以胎鼠和仔猪为试验材料,确定小肠上皮细胞的最佳分离方法。采用XI型胶原酶和I型中性蛋白酶的联酶混合液,将胎鼠小肠组织机械剪碎后用联酶进行消化和直接将联酶灌注到仔猪小肠腔内消化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针对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成纤维细胞污染难以消除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局部画圈法逐步去除成纤维细胞。最后,用电镜和CK18免疫荧光染色对纯化后的原代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两种小肠上...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慧 林伯全 张力 王恬 杜海江
选取40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单栏饲喂.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1%L-精氨酸(精氨酸组)、基础日粮+0.1%乳酸菌(乳酸菌组)、基础日粮+1%L-精氨酸+0.1%乳酸菌(混合组),研究L-精氨酸和乳酸菌组合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精氨酸组、乳酸菌组和混和组仔猪的末重、日增重和混合组仔猪的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精氨酸组、乳酸菌组和混合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精氨酸组和乳酸菌组相比,混合组的末重、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但料重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鑫 黄生强 何俊 柳小春 蒋隽*
以ATP2B1、HRH1基因作为仔猪腹泻相关的候选基因,在2个品种63头猪的小肠组织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4受体不同黏附表型个体进行表达量的比较分析,以验证其基因功能和作为仔猪腹泻相关候选基因的可能性.结果表明:ATP2B1基因在不同黏附表型间的表达量有显著的差异,而HRH1基因在品种间以及黏附表型间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ATP2B1基因可望作为F4ab受体的相关候选基因,而HRH1基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昌 王喜亮 毕丁仁 肖运才 周祖涛 李筱雯
选取120头杜×长×白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负对照组(基础日粮)、正对照组(基础日粮+2.5g/kg抗生素)、M1组(正对照组+150g/t抗生素)、M2组(正对照组+300g/t抗生素),试验期30d,研究枯草芽胞杆菌TL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肠道环境及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生长性能方面,与正对照组相比,M1组在体质量(断奶后30d)、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方面分别提高7.81%(P<0.05)、17.14%(P<0.01)和33.10%(P<0.01),且M1组和M2组可以极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血液指标方面,与正对照组相比,M1组血清GSH-Px、T-SOD分别提高9.0%(P<0.05)和32.78%(P<0.01),MDA降低43.71%(P<0.05),猪瘟抗体水平提高14.06(P<0.05)。肠道屏障方面,与正对照组相比,M1组可显著提高小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与正、负对照组相比,M1组、M2组可显著提高盲肠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由此得出,枯草芽胞杆菌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仔猪肠道环境及健康状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恬 陈才勇 周根来 霍永久 石现瑞
选择新生仔猪 15头 ,分别于出生 0 (当日 )、 3和 7d屠宰取样 ,测定肝脏和血浆中多项生化指标和 β 羟基 β 甲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 (HMGCoA还原酶 )mRNA的丰度。结果显示 ,血浆中甘油三酯和葡萄糖的浓度在出生后 3d迅速升高 (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凤娟 曾祥芳 谯仕彦
目的罗伊氏乳酸杆菌是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的有益乳酸杆菌,研究表明,口服罗伊氏乳酸杆菌能显著降低腹泻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研究罗伊氏乳酸杆菌I5007(Lactobacillus reuteri I5007)对新生仔猪肠绒毛发育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9窝1日龄的杜×长×大初生仔猪,每窝挑选8头体重相近、出生状况良好的仔猪,按体重分为3组,每组3窝仔猪。即:对照组(灌服0.1%无菌蛋白胨溶液),前4日龄灌服组(1-4 d,每日每头灌服活菌总数为1.2×1010 CFU的L.reuteri I5007)和隔4日龄灌服组(1、5、9、13、17和21 d灌服,灌服剂量同前4日龄灌服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竹英 李丽立 唐利华 范觉鑫 王升平 印遇龙 李铁军
【目的】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饲粮添加竹炭和竹醋液对断奶仔猪抗氧化性能及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方法】选用28头35日龄、平均体质量(12.10±1.12)kg/头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DON(DON组)、基础饲粮+DON+质量分数1.96%竹炭(竹炭组)、基础饲粮+DON+质量分数0.99%竹醋液(竹醋液组)),每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37d。于试验第15,30和37天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GSH-Px、CAT、SOD活性及T-AOC和MDA含量;试验结束时,取空肠和回肠样品,检测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淋巴细胞数和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如意 李岩 唐中林 黄瑞华 李奎
【目的】探究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是否在猪背最长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SYBR Green Ⅱ荧光法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TPM1基因在通城猪和长白猪中的组织表达谱,以及出生前和出生后背最长肌发育中(28个发育点)的表达变化。【结果】TPM1基因在两种猪中背肌和心肌中都有丰富地表达,在背最长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趋势相似,即TPM1基因的表达量先增加后减少,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通城猪中,TPM1基因在胚胎期75 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时间点,P<0.05)。【结论】TPM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碧娥 李新国 孔祥峰 姚康 印遇龙
【目的】研究精氨酸对超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发育和肠道免疫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70头7日龄断奶的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14头,分别饲喂添加0.0%、0.2%、0.4%、0.6%和0.8%精氨酸的日粮。试验开始后第7天和第14天,每个处理分别选取6头猪屠宰取样,检测胃肠指数、小肠组织形态以及小肠I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第7天,添加精氨酸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胃和小肠以及小肠绒毛的生长(P>0.05),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IL-2基因表达水平(P<0.05);试验第14天,添加0.6%和0.8%精氨酸显著提高仔猪小肠重量和长度(P<0.05),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