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6)
- 2023(11976)
- 2022(9917)
- 2021(9045)
- 2020(7374)
- 2019(16603)
- 2018(16398)
- 2017(29721)
- 2016(16041)
- 2015(18156)
- 2014(17792)
- 2013(17291)
- 2012(16511)
- 2011(15094)
- 2010(15867)
- 2009(14583)
- 2008(14536)
- 2007(13314)
- 2006(12329)
- 2005(11640)
- 学科
- 济(67103)
- 经济(67028)
- 管理(50119)
- 业(46883)
- 企(39065)
- 企业(39065)
- 中国(23921)
- 地方(20907)
- 农(19463)
- 方法(19247)
- 业经(17982)
- 学(17890)
- 技术(17601)
- 环境(15027)
- 数学(14639)
- 财(14471)
- 制(14465)
- 数学方法(14269)
- 银(14123)
- 银行(14102)
- 理论(13680)
- 行(13665)
- 融(13106)
- 金融(13105)
- 农业(13073)
- 发(12120)
- 和(11857)
- 技术管理(11554)
- 地方经济(11382)
- 贸(11289)
- 机构
- 学院(229128)
- 大学(226691)
- 济(89695)
- 经济(87447)
- 管理(83912)
- 研究(81988)
- 理学(69024)
- 理学院(68195)
- 管理学(66889)
- 管理学院(66461)
- 中国(64635)
- 京(50520)
- 科学(49689)
- 财(43342)
- 所(41854)
- 江(39459)
- 中心(38220)
- 研究所(37270)
- 农(35796)
- 范(34777)
- 师范(34442)
- 北京(33025)
- 财经(32265)
- 州(32033)
- 业大(30041)
- 院(29790)
- 经(28798)
- 省(27884)
- 技术(27768)
- 农业(27448)
- 基金
- 项目(141090)
- 科学(110573)
- 研究(109042)
- 基金(97017)
- 家(83943)
- 国家(83121)
- 科学基金(71005)
- 社会(67534)
- 社会科(63880)
- 社会科学(63861)
- 省(58498)
- 教育(50224)
- 基金项目(49613)
- 划(48008)
- 编号(45997)
- 自然(42822)
- 自然科(41803)
- 自然科学(41793)
- 自然科学基金(40984)
- 成果(39488)
- 资助(39141)
- 发(36392)
- 课题(33651)
- 重点(32410)
- 创(32087)
- 创新(30058)
- 部(29459)
- 发展(29410)
- 展(28884)
- 项目编号(28053)
- 期刊
- 济(114318)
- 经济(114318)
- 研究(74923)
- 中国(59919)
- 教育(38915)
- 管理(35524)
- 农(34339)
- 财(33913)
- 学报(33224)
- 科学(31206)
- 融(26436)
- 金融(26436)
- 大学(25416)
- 技术(23518)
- 农业(23189)
- 学学(22816)
- 业经(20183)
- 经济研究(17641)
- 图书(17414)
- 财经(15967)
- 经(13905)
- 问题(13800)
- 书馆(12630)
- 图书馆(12630)
- 业(12613)
- 坛(12362)
- 论坛(12362)
- 科技(12283)
- 技术经济(11873)
- 职业(11158)
共检索到382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赖茂生
文章针对我国《国家情报法》的颁布在我国情报界和情报学界引起的反响,阐述了看法,并讨论了如何认识和评价我国的科技情报工作,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工作如何发展。同时,还阐述了对我国情报学学科和情报学教育的发展路径的思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初景利
[目的/意义]探寻新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内涵,重新认识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当前和未来的新定位。[方法/过程]总结“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2017)”,解读《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南京共识》,提出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的主要特点与总体趋向。[结果/结论]在变化的时代面前,情报学与情报工作需要转型与变革,突破以文献为基础的学科固有范式,拓展以情报交流为特征的学科边界,从而以智能情报分析为核心,以技术开发应用为手段,以大数据为核心能力,以数据科学为新的增长点,构建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新的核心能力与竞争力。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彭知辉
大数据兴起将会对公安情报学特别是其研究范式产生深刻影响。公安情报学既要利用大数据来完善其研究范式,又要避免大数据对它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大数据环境下公安情报学现有研究范式(情报主导警务范式)必须作出调整:将数据纳入公安情报学研究对象,将公安情报应用列为公安情报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将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引入公安情报学。公安情报学将大数据融入其研究范式,还应避免大数据所存在的偏失:倚重相关关系分析而忽视因果关系分析,崇尚数据万能而忽视人的智能,崇拜技术至上而取消人的主体地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靳娟娟
情报学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尽管该学科的研究曾一度处于低谷时期,尽管该学科的一些理论、观点以及该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曾处于多元竞争、观点各异阶段,但该学科终于在社会情报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带动下,经历了从军事情报学、文献情报学、科技情报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珊红
Information science has gone through over 50 years of development.Now it's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em- ergence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The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cience takes on the trend of knowledge.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cognitive viewpoin...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相金 许旌莹
书名:情报学: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作者:赵冰峰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7月ISBN:9787515514826定价:68元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正朝着智能化、智慧化的方向前进,同时政治、科技、军事、文化等领域对数据总量、情报质量和知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这给现代情报学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由赵冰峰编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丽萍
将分别在医学界、教育界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EBP及AR引入图书情报领域,分别介绍了EBL及AR的概念、实践步骤及其在图书情报界的应用实例,对EBL及AR的异同进行分析,揭示EBL与AR融合的意义,指出EBL与AR的融合将成为当代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新范式。
关键词:
循证图书馆学 行动研究 情报学 理论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柯平
近20年来,情报学界对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Resource Management,IRM)和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研究的持续关注与倾力探索不断掀起研究热潮,从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作为独立的领域发展到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与情报学的相互渗透与交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冲 王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新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迫切需要高校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主动占领阵地、建设新型智库、加强资源整合等方式,转变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实效性,以满足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期盼。
关键词:
新媒体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来 刘永
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探讨了高级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变革问题,并以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变革为重点,研究了创新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模式,推动情报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
情报学 研究生 教育模式 比较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国立
[目的/意义]新兴技术和新的社会需求为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也对情报研究与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唯有求变才能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方法/过程]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求变主要包括面向情报本质的回归和面向应用领域的开拓创新。《新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论丛》(简称"《论丛》")正是面向"因时而变因势而新"的研究成果。[结果/结论]《论丛》内容是一个逻辑完整的体系,包括:情报学学科建设与情报教育、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情报工作、情报学发展历史、国外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等,其必将在情报学理论创新和情报事业发展中产生现实而长远的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国立
[目的/意义]新兴技术和新的社会需求为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也对情报研究与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唯有求变才能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方法/过程]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求变主要包括面向情报本质的回归和面向应用领域的开拓创新。《新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论丛》《简称“《论丛》”)正是面向“因时而变因势而新”的研究成果。[结果/结论]《论丛》内容是一个逻辑完整的体系,包括:情报学学科建设与情报教育、情报学理论与方法、情报工作、情报学发展历史、国外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等,其必将在情报学理论创新和情报事业发展中产生现实而长远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昌平 吕美娇 查梦娟
中国情报学专业教育的开创源于科技情报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在服务于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情报学教育经历了初创时期的人才培养、改革开放中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推进中的专业方向拓展和新时代的学科建设与创新。文章在中国情报学教育发展历程回顾基础上,着重于新时代的学科发展使命和大数据与智能环境下的学科建设分析,集中展示了大情报范式下的学科优势和专业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机制。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曹文振 赖纪瑶 王延飞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逐步普及,使得情报学难以避免人工智能的融合趋势,无论这种融合是主动为之或是被动选择。然而学界对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学科的发展走向并未予以充分探讨,大部分研究均将焦点置于大数据与下一代互联网环境中进行论述。本研究将人工智能时代情报学学科走向解构为"本体论""感知论""方法论""服务论"四个论题,对每个论题借由理论面向与实践面向的二分法展开阐释,并从整体视角上提出应在人工智能洪流中找准情报学定位,不能忽视"人"在情报学中的价值以及重视跨学科融合、跨领域应用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萌
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原本就与大数据有着天然联系的科技情报事业带来了研究新范式、科技情报新型解决方案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新突破等方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思维认知模式、核心和关键技术研发、经济产业转型发展、政府科技治理新模式等挑战。科技情报全行业要从技术、服务新模式、高端智库、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应对,从而开创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
科技情报 大数据 数据驱动 发展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