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3)
- 2023(8223)
- 2022(6595)
- 2021(5924)
- 2020(5166)
- 2019(10906)
- 2018(10902)
- 2017(20490)
- 2016(11027)
- 2015(12070)
- 2014(11365)
- 2013(11369)
- 2012(10185)
- 2011(8711)
- 2010(9059)
- 2009(8785)
- 2008(9074)
- 2007(8536)
- 2006(7442)
- 2005(6984)
- 学科
- 业(69198)
- 企(65805)
- 企业(65805)
- 管理(52281)
- 济(49930)
- 经济(49873)
- 业经(24009)
- 方法(20129)
- 财(19753)
- 农(19210)
- 技术(17235)
- 务(16467)
- 财务(16462)
- 财务管理(16454)
- 企业财务(15483)
- 农业(14512)
- 数学(12803)
- 数学方法(12673)
- 技术管理(12190)
- 策(11799)
- 划(11500)
- 制(11337)
- 理论(10821)
- 中国(10804)
- 企业经济(10644)
- 和(10635)
- 经营(10122)
- 体(9216)
- 贸(8337)
- 贸易(8331)
- 机构
- 学院(158190)
- 大学(150544)
- 济(69236)
- 经济(68108)
- 管理(67572)
- 理学(57422)
- 理学院(56972)
- 管理学(56357)
- 管理学院(56074)
- 研究(46535)
- 中国(39486)
- 财(32901)
- 京(30828)
- 农(28736)
- 科学(26510)
- 江(25649)
- 财经(25387)
- 经(22937)
- 所(22908)
- 农业(22691)
- 业大(22596)
- 中心(21852)
- 商学(20316)
- 研究所(20208)
- 商学院(20148)
- 州(20108)
- 经济学(19795)
- 北京(19103)
- 经济管理(18641)
- 财经大学(18259)
- 基金
- 项目(99162)
- 科学(80131)
- 研究(74411)
- 基金(72539)
- 家(62210)
- 国家(61581)
- 科学基金(55132)
- 社会(49387)
- 社会科(46961)
- 社会科学(46950)
- 省(41341)
- 基金项目(38583)
- 自然(34915)
- 自然科(34195)
- 自然科学(34182)
- 自然科学基金(33653)
- 划(32312)
- 教育(31963)
- 业(29891)
- 编号(28658)
- 资助(27829)
- 创(26999)
- 创新(24372)
- 发(22301)
- 重点(21671)
- 成果(21551)
- 部(21232)
- 制(20979)
- 国家社会(20491)
- 课题(19443)
共检索到246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明年1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将正式实施。分析人士指出,按照新环保法要求,目前没有一家钢铁企业能够完全实现达标排放;而为满足新排放标准,钢铁全行业实施环保改造总投资约需900亿-1100亿元;不过,在钢铁行业目前普遍亏损的背景下,企业进行环保改造的积极性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罡
本文以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以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实验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新环保法实施对重污染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及其后果。研究结果表明,新环保法实施显著减少了重污染企业的长期贷款,并且对重污染企业产生了信贷约束效应;相应地,导致了重污染企业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新环保法实施后,污染企业商业信用显著增加,这为短贷长投提供了融资来源;分样本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和大规模重污染企业信贷融资约束效应更明显。本文还发现,新环保法实施后,重污染企业规模投资显著减少,而研发投资并未明显增加,经营风险则显著上升。本文研究表明新环保法发挥了信贷资源配置效应,抑制了重污染企业投资规模,但目前还未能实现重污染企业技术升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百兴 王博
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新环保法实施这一外生性事件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环保法实施后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有所增加,但结果并不显著。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发现除新环保法影响可能存在的时滞性特征以外,企业并没有在新环保法实施环境下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治理结构和激励方案等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方面做出及时调整,导致环保法的强制性作用无法快速、有效地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远 官小燕
作为重要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新《环保法》实施对企业经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新《环保法》这一外生冲击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环境规制对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趋严促使企业提高税收规避程度。机制检验表明,环境规制导致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和经营风险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税收规避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融资难度较高和经营压力较大的企业,新《环保法》实施情境下的企业避税行为提升了财务业绩和企业价值。研究结论提供了微观企业如何应对宏观环境规制的经验证据,为政府部门结合税收政策优化环境政策提供了参考。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胜男
新环保法彰显了社会公众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按日计罚"制度是此次法律修订的亮点。"按日计罚"制度有助于增强环境执法权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平衡发展。新环保法规定的"按日计罚"制度仅针对违法排污行为,应扩大其适用范围,如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三同时"制度、虚假申报、违法排污许可制度,等等,都应当纳入"按日计罚"的适用范围,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该制度的威慑力。应借鉴国内外有效的立法经验,科学设计罚款数额和期限的计算标准。我国"按日计罚"制度赋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应完善执行程序的监督。
关键词:
按日计罚 新环保法 法律适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卢洪雨
保障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的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行政措施,是各成员方政府依法维护本国产业利益的重要手段。根据WTO《保障措施协议》的规定:在公平贸易条件下,某种产品对某一世贸组织成员方绝对或相对地进口激增,从而对该成员方相似或直接竞争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在此情况下,该成员方可以对这种产品的进口采取数量限制、提高关税等措施,以便国内受到影响的产业进行调整,适应新竞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成,邢宗辉,郭新有
本文采用了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模型,从众多财务指标中提取了钢铁业上市公司赢利能力、股本扩张能力、资产使用效率等各层面因子,并对各层面因子得分进行排序,由此对企业的各个层面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利用客观权重建立了综合业绩评价函数,对企业的综合业绩进行了评价。这种方法有利于挖掘绩效改进的主要领域、明确绩效变动的方向、绩效的分析和考核。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因子分析 绩效改进 业绩评价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锐
在与国际铁矿石生产商经过了七个多月共计五轮的“拉锯式”谈判之后,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还是在日前放弃了自己所坚守的最后防线,并齐刷刷地被动接受了对方再次提价19%的蛮横要求。这样的结局带给中国钢铁企业的也许不仅仅是难以名状的扼腕长叹,更是深度审视和纠正自我的开始。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海澜
日本五大钢铁公司对美国钢铁业的投资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王海澜1984年,自日本钢管收购美国国民钢铁公司的股份以来,日本五大钢铁公司相继对美国钢铁业投资,已有10年之久。发达国家一些钢铁企业曾以其资本雄厚、规模巨大著称于世界。然而,在世界跨国公司中,这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倪方六
最近,雾霾天、水污染频现,使如何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话题再成为热点。其实,早在中国古代,人们已关注到人与环境的关系:舜帝时已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环保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曾颁布"环保法"《田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苟子更提出了"环保治国"的政治理念……古人如何重视环保在古代早期,保护环境曾被提到政治高度。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便提出了"环保治国"的理念。《苟子》一书中第九篇《王制》里曾专门谈及为王之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亮 姜海锋 郑军 张蕊 熊鹭莎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格局,实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既依赖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也离不开国家生态法治建设的引领。以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场景,构建双重差分法考察生态法治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环保法》显著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质量和效率。机制检验表明,新《环保法》通过增加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外部融资难度、优化环境战略决策和改善创新决策效率等渠道促进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地区法制发展水平低、利益主体监督需求高和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差时,新《环保法》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新《环保法》的惩戒机制占据主导作用,而且能强化绿色技术创新对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提升作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瑛 邓力平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瑛 邓力平
(接上期)第四条对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车船税;对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纳税困难以及有其他特殊原因确需减税、免税的,可以减征或者免征车船税。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