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1)
2023(12145)
2022(10781)
2021(10074)
2020(8519)
2019(19224)
2018(19211)
2017(36783)
2016(20305)
2015(22821)
2014(22129)
2013(21868)
2012(19795)
2011(17859)
2010(17616)
2009(16076)
2008(15527)
2007(13431)
2006(11557)
2005(9814)
作者
(59555)
(49294)
(49173)
(46370)
(31455)
(23803)
(22253)
(19538)
(18718)
(17513)
(16950)
(16413)
(15644)
(15423)
(15188)
(15128)
(15052)
(14649)
(14190)
(13956)
(12399)
(12121)
(11929)
(11106)
(11069)
(11038)
(10934)
(10812)
(9968)
(9918)
学科
(76498)
经济(76418)
管理(59590)
(57199)
(48921)
企业(48921)
方法(37400)
数学(32244)
数学方法(31889)
(19914)
中国(19385)
(19184)
(18272)
业经(17706)
技术(17255)
地方(15525)
理论(13880)
(13602)
贸易(13595)
农业(13420)
(13127)
(12858)
环境(12613)
(12494)
(11774)
财务(11715)
财务管理(11696)
技术管理(11660)
(11289)
(11125)
机构
大学(283721)
学院(281523)
管理(113352)
(106070)
经济(103722)
理学(99667)
理学院(98457)
管理学(96641)
管理学院(96150)
研究(93613)
中国(66175)
科学(62446)
(59888)
(51399)
(47655)
业大(47608)
(46232)
研究所(44144)
中心(41698)
农业(40756)
(39851)
财经(37996)
(37167)
北京(37094)
师范(36761)
(34633)
(33929)
(32608)
技术(31243)
经济学(30769)
基金
项目(202737)
科学(158960)
基金(146736)
研究(144003)
(129399)
国家(128310)
科学基金(110036)
社会(89325)
社会科(84602)
社会科学(84577)
(81167)
基金项目(79118)
自然(73939)
自然科(72233)
自然科学(72210)
自然科学基金(70930)
(67906)
教育(65808)
资助(59475)
编号(57681)
成果(46065)
重点(45204)
(44464)
(43449)
(42892)
创新(41527)
课题(39827)
科研(39176)
计划(38334)
大学(37163)
期刊
(110607)
经济(110607)
研究(78089)
学报(51651)
中国(51357)
(45859)
科学(45636)
管理(40915)
大学(38037)
学学(35945)
(33362)
农业(32111)
教育(31658)
技术(23816)
(19552)
金融(19552)
业经(18768)
财经(17741)
经济研究(17598)
(16515)
科技(16276)
图书(15693)
(15051)
业大(14236)
(14161)
问题(14132)
技术经济(13900)
理论(13817)
实践(12862)
(12862)
共检索到393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冉晓娅  周乐  张武岗  杨明利  吴联  
以新狼毒素B为原料,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以溴乙酸为羧基甲基醚化试剂,分别合成出2种羰基还原产物F1和F1-0及2种羧甲醚化产物B1和B2。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为供试菌,采用药敏纸片法对新狼毒素B及其4种衍生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与新狼毒素B相比,F1对所有供试菌的抑菌活性有一定程度增加,F1-0的抑菌活性有微小减弱,B1和B2对5种菌的抑菌活性均明显减弱。初步说明新狼毒素B分子中的7,7,″4,′4 4个酚羟基中的2个为主要活性基团,且不同活性基团对新狼毒素B的抑菌活性的选择性影响很大;羰基不是新狼毒素B的主要活性基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小妮  马梅  李振亮  党金宁  董艳娇  
【目的】优化乙醇/(NH4)2SO4双水相体系提取藏药瑞香狼毒多糖的工艺参数,并分析瑞香狼毒多糖的抑菌及抗氧化活性,为瑞香狼毒功能产品的研发及多元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的料(g)液(mL)比(1∶30,1∶40,1∶50)、提取温度(45,55,65 ℃)和提取时间(20,30,40 min)作为考察因素,以多糖的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曲面优化分析确定瑞香狼毒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利用硫酸亚铁-水杨酸氧化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评估瑞香狼毒多糖(质量浓度分别为0.6,1.2,1.8,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雪娜  谷继成  成军  师光禄  王有年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刘欣等,2004)。据《神农百草经》记载,瑞香狼毒与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月腺大戟(E.ebracteolata)同作狼毒入药,其性味苦平,全草有毒,有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之功效(张慧文等,2006)。瑞香狼毒也是一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洲  王亚维  徐汉虹  赵善欢  
用叶碟法和食料混药法就瑞香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 L .根乙醇提取物 (简称 SCEE)对菜粉蝶等多种昆虫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 .SCEE对菜粉蝶 5龄幼虫的胃毒作用 48h的 L D5 0 为 1 2 .32 μg/头 ;当 SCEE质量浓度分别为 5 ,1 0 ,5 0 ,2 .5 m g/ m L时 ,7d后菜粉蝶幼虫、亚洲玉米螟幼虫、斜纹夜蛾幼虫、小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1 0 0 % ,6 5 .5 2 % ,1 6 .6 7%和 31 .0 3% ;SCEE对桃蚜 48h的 L C5 0 值为 0 .5 992 m g/ m L,表明 SCEE对菜粉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吕全  贾秀贞  梁军  汪跃  张星耀  
狼毒是我国北方普遍生长的一种有毒植物,其根是一种传统中药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作为一种植源性农药资源,狼毒的开发研究受到重视。本研究表明不同狼毒根提取物都能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利用狼毒根水浸液与乙醇提取物对舞毒蛾幼虫的拒食作用最高达99%,7d的校正死亡率最高达100%,室内毒力测定中防后5d的校正死亡率最高达100%;不同有机溶剂对狼毒根乙醇提取物萃取分离得到的有效成分对油松毛虫的拒食作用最高达92 39%,7d的校正死亡率最高达100%。不同有机溶剂的萃取物对杨树溃疡病原菌表现出抑制生长的作用,而对仙客来尖镰孢基本没有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璐  焦文莉  周如军  李元杰  许梦雪  傅俊范  
为明确花生疮痂病菌毒素种类、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对花生疮痂病菌毒素进行颜色反应、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薄层色谱分析,以提取液中的毒素含量为指标考察毒素的较优提取工艺,并采用离体叶片测定毒素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花生疮痂病菌毒素提取液呈红色,遇碱变绿,遇酸恢复为红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全波长扫描,发现在460nm、525nm、565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薄层色谱分析中出现5条清晰条带,Rf值分别为0.68,0.50,0.35,0.22和0.08。初步明确花生疮痂病菌所产毒素为痂囊腔菌素(Elsinochrome)。花生疮痂病菌毒素以超声振荡法提取效果最佳,提取液中毒素含量为3.11mg·g~(-1),较优提取工艺为:提取试剂为丙酮,菌丝粉碎细度为60目,液料比为100∶1,超声温度为40~55℃,超声时间为60min,超声功率为70~100W,超声提取2次。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毒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够产生与病原菌侵染相似症状,病斑扩展与毒素接种浓度呈正相关,表明毒素痂囊腔菌素是花生疮痂病菌的重要致病因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琳姣  黄金海  刘莹  庄世文  薛照辉  
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亲和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blot、MTT比色法及同源模建的方法,分析了新型葡萄球菌肠毒素SEQ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与结构的关系,预测了发挥超抗原活性的功能位点。结果表明,表达纯化的可溶性重组GST-SEQ、His-SEQ蛋白表达量分别占菌体蛋白的20%和25%,且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以及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分化增殖的能力,SEQ成熟肽中α-螺旋、β-折叠、无规则蜷曲分别约32,68,116aa;SEQ毒素潜在的与MHCⅡVβ链结合的关键位点为H169、H207、D209,而与TCR的结合域位于α3-β8环区域。2种重组SEQ肠毒素均具有超抗原活性,这与其存在于细胞MH...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畅晓渊  刘国荣  李平兰  Magdy M.Osman  吴寒宇  
通过抑菌活性试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菌株的动力学生长曲线测定、菌株的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序列鉴定试验,对埃及传统Domiati奶酪中的产抗黄曲霉毒素的活性物质的菌株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多株受试真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对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有很强的抑制效果;该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不是蛋白类物质,也不同于一般细菌素;该菌鉴定为扩展短杆菌(Brevibacteriumlinens),命名为lpl-8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挥  刘素琪  赵莉蔺  师光禄  曾鑫年  
瑞香狼毒的氯仿、石油醚、甲醇提取物对果树重要害螨山楂叶螨有很好的内吸和触杀活性 ;对氯仿提取物处理后的成螨体内几种重要酶系活性测定发现 ,在内吸处理中 ,其对蛋白酶、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酯酶同功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 ;在触杀处理中 ,对蛋白酶、谷胱甘肽 S 转移酶影响不明显 ,对酯酶同功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 ,瑞香狼毒可以有效杀死山楂叶螨 ,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杀虫植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孟佳  刘冬芹  王颖  陆兆新  吕凤霞  赵海珍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酶促反应合成的18种含有不同脂肪酸链数量及碳链长度(C_(8∶0)—C_(18∶3))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对5株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抑菌活性,并初步探讨其活性构效关系。[方法]通过测定半乳糖基甘油糖脂对蜡样芽胞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抑菌率来研究半乳糖基甘油糖脂的抑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结果]本试验共合成9种半乳糖基甘油单酯和9种酰化半乳糖基甘油单酯。半乳糖基肉豆蔻酸甘油单酯(MMGG)的抑菌效果最好,对5株蜡样芽胞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为16~20 mm, MIC值和MBC值均为0.039 mg·mL~(-1),且抑菌率均在99%以上;半乳糖基月桂酸甘油单酯等其余含有饱和中链脂肪酸(C_(8∶0)—C_(14∶0))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以及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的抑菌效果次之;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中,半乳糖基亚麻酸甘油单酯的抑菌效果最好,而含有饱和长链脂肪酸(C_(16∶0)、C_(18∶0))的半乳糖基甘油糖脂抑菌效果较差。半乳糖基甘油糖脂的抑菌活性与其所含脂肪酸链的不饱和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所含脂肪酸链的长度存在截断效应,而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结论]脂肪酸链的链长、数量以及不饱和度都会影响半乳糖基甘油糖脂的抑菌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兴  陈连水  黄亚洲  段志贵  刘中华  梁宋平  
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对雄性中华狼蛛粗毒进行分离,再用MALDI–TOF–TOF质谱进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结果表明:从雄性中华狼蛛粗毒中一共鉴定到195种毒素多肽组分,这些毒素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10 000,其中大多数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3 500和4 5007 500。这些毒素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特征与已报道的其他蜘蛛的不同,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种类蜘蛛的毒素成分具有不同的多样性特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金林  徐扩  李川  马娟  董金皋  
对灰葡萄孢BC4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得到了15个诱变菌株,经测定筛选出BC4-1、BC4-2和BC4-15等3个诱变菌株中以BC4-1菌株效果最好。试验发现,用于毒素产生的PD培养基的pH值对产毒能力影响很大,以pH4.0最优。用三氯甲烷、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培养滤液制备BC-粗毒素,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萃取所得粗毒素对杂草种子萌发及生长抑制作用最强。通过柱层析法和HPLC法分离和纯化除草活性组分,得到1个在271nm有最大UV吸收的化合物,该组分在100mg·L-1浓度下对马唐的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50mg·L-1浓度下可完全抑制马唐和反枝苋种子的萌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素琪  顾雅静  王海香  董海龙  师光禄  曹挥  
研究大戟狼毒不同部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大戟狼毒根石油醚提取物杀螨活性高于根的其他溶剂和茎、叶不同溶剂提取物。该提取物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质量浓度为1mg·mL-1时,24h后雌成螨的校正死亡率达到52.73%,对卵的效果相对较差,质量浓度为4mg·mL-1时卵的校正死亡率为55.21%。进一步对大戟狼毒根石油醚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及生物活性跟踪测定发现:萃取物中石油醚相的活性明显大于氯仿相和甲醇相;对石油醚萃取物的柱层析分离最终得到16个流分,其中以第11个流分杀螨效果最好,质量浓度为1mg·mL-1时,24h后雌成螨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6.67%,质量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洲  王亚维  徐汉虹  赵善欢  
采用生理生化技术 ,就 β-谷甾醇、瑞香亭以及狼毒色原酮 3种化合物对菜粉蝶 5龄幼虫生理生化的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在整体糖原含量而言 ,β-谷甾醇提高了其含量 ,狼毒色原酮降低了其含量 ,瑞香亭对其无显著影响 ;就血淋巴糖含量而言 ,β-谷甾醇与瑞香亭提高了其含量 ;狼毒色原酮对其无显著影响 ;就蛋白质含量而言 ,β-谷甾醇、瑞香亭以及狼毒色原酮都降低了其含量 ;就中肠的酯酶活力而言 ,β-谷甾醇与狼毒色原酮提高了其活力 ,而瑞香亭降低了其活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斌  叶建仁  包宏  
从毒素化学、毒素作用机理、毒素的遗传基础、毒素在林木病害防治上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近些年林木病原菌毒素研究的成果。指出林木病原菌毒素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意义 ,而且在林木病害防治上也有广阔的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