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5)
- 2023(7421)
- 2022(6429)
- 2021(6099)
- 2020(4883)
- 2019(11233)
- 2018(11020)
- 2017(20544)
- 2016(11608)
- 2015(12851)
- 2014(13250)
- 2013(12809)
- 2012(12039)
- 2011(10987)
- 2010(11668)
- 2009(10402)
- 2008(10640)
- 2007(9731)
- 2006(8965)
- 2005(7986)
- 学科
- 济(40571)
- 经济(40527)
- 管理(34773)
- 业(29767)
- 企(23486)
- 企业(23486)
- 中国(16280)
- 农(13451)
- 财(13112)
- 方法(12063)
- 地方(11426)
- 制(10299)
- 数学(10036)
- 数学方法(9755)
- 策(9321)
- 业经(9221)
- 农业(8834)
- 学(8274)
- 理论(8204)
- 务(7919)
- 财务(7882)
- 财务管理(7855)
- 贸(7830)
- 贸易(7824)
- 银(7718)
- 银行(7702)
- 易(7555)
- 企业财务(7389)
- 行(7303)
- 城市(7102)
- 机构
- 学院(160134)
- 大学(155819)
- 济(60682)
- 经济(58735)
- 管理(57922)
- 研究(56207)
- 理学(47464)
- 理学院(46818)
- 管理学(45968)
- 管理学院(45640)
- 中国(44246)
- 京(34839)
- 科学(33333)
- 财(32826)
- 江(28473)
- 所(28339)
- 中心(26528)
- 研究所(24733)
- 农(24674)
- 财经(23948)
- 范(23210)
- 师范(23041)
- 州(22607)
- 北京(22457)
- 经(21445)
- 院(21439)
- 业大(21196)
- 省(19973)
- 技术(19141)
- 农业(19051)
- 基金
- 项目(96254)
- 科学(74855)
- 研究(74270)
- 基金(66372)
- 家(57288)
- 国家(56741)
- 科学基金(48286)
- 社会(44266)
- 社会科(41842)
- 社会科学(41833)
- 省(38115)
- 教育(35011)
- 基金项目(34065)
- 划(32735)
- 编号(32438)
- 自然(30798)
- 自然科(30007)
- 自然科学(29997)
- 自然科学基金(29419)
- 成果(27765)
- 资助(27703)
- 课题(24061)
- 重点(21819)
- 发(21424)
- 部(20789)
- 年(19956)
- 性(19349)
- 创(19087)
- 项目编号(18737)
- 规划(18180)
共检索到264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任利剑 运迎霞
新颁布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 37—2011)》通过明确混合用地定性原则、拓展部分用地兼容性及增强分类系统开放性等方式体现了土地混合使用理念,但在指导混合用地的规划编制与管理实践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借鉴相关成熟经验,结合新版用地分类标准和我国规划体系特点,从总规、控规、修规三个层面初步探讨了混合用地的规划应对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进
在城市建设管理中,从城市规划、立项审批、用地批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至房地产登记等一系列过程是一个主线清晰、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然而,由于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的不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同一块土地在不同的文件里地类名称不一致的情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薛海燕 张旺锋 陈怀录 迟守乾
"90国标"在长期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呈现其不适应性,"新国标"在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和规划工作需求转变的影响下应运而生。文章详细分析了国标更新的成因机制,接着从出台背景、适用范围、用地分类体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四个方面对新旧国标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指出"新国标"与"90国标"在规范和指导城乡用地分类方面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并对"新国标"的继承性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阐明"新国标"仍存在对混合用地控制不足、对土地的过程性控制不足、分类深度不足及绿地分类与绿地标准衔接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增加混合用地类型、深化分类层级性、建立地方标准等建议,旨在使我国的用地标准更加合理化和科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冬敏 王兴平
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下服务业及其用地的新特征,提出服务业用地分类应该遵循的原则,并以这些原则为依据对《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以下简称新《标准》)中的服务业用地分类进行评析。认为新《标准》区分了服务业的性质、考虑了服务业的外部性、增强了用地分类的弹性、考虑了新兴服务业的用地需求,但是对兼具公益性和市场性的服务业用地划分过细,对居住小区级及以下的服务业用地划分刚性不足,回避了服务业用地的混合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文章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利光 吴晔 吴效军
公共服务设施的缺位已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从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内涵入手,明确研究对象,然后提出规划理念,最后以浙江安吉为例,从配置标准、服务规模、控制体系、控制模式四大方面对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研究重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
新用地分类标准 公共服务设施 安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老屋
【新闻提要】据《经济日报》报道,青岛西海岸新区启用城建"混合用地"模式,打破一宗地只有一种用地性质的城市用地管理模式,试行以建筑功能使用需求为主体的综合性用地管理,在一宗地上可同时建设多种功能的建筑物。【编者点评】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办公、商业、物流、科研、工厂、住宅等多种需求高度融合,迫切要求用地管理模式的创
关键词:
混合用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京祥 何鹤鸣
"十四五"期间,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这一背景下,新的经济形态、产业业态及消费场景等,对国土空间使用如土地的混合利用(简称为"混合用地")等产生了新的需求。本文对现有土地管理体制和政策如何适应这种新的用地需求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放松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管制方式,提高混合弹性;建立项目‘遴选—联审’机制,强化论证落实;建立规范化地价测算模式,保证公平合理;优化地物产权登记系统,实现精细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翔未
银川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近1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进入快速扩展时期。与此同时,城市发展受到土地资源的约束也越来越强,城市发展与合理利用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分析了银川市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同类城市用地合理扩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银川市 用地扩展 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晶 朱志兵 余亦奇
长期以来,我国各类空间性规划自成体系,内容相互重叠、掣肘,使空间资源难以得到有效统筹管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和基础条件是建立空间规划用地分类体系。现行空间性规划地类体系概况现行各类规划的地类体系,主要分为土地利用地类体系、城乡规划地类体系、其他部门地类体系3种。其中土地利用地类体系强调土地自然、社会经济综合属性,城乡规划地类体系侧重土地社会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林艳
本文分析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合并与分割后,与之关联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条件、批后监管、土地合同约定等方面在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红萍 林奇胜 张安录
在对我国当前城市用地扩张控制标准执行情况进行闸述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导致当前我国城市用地扩张控制标准执行失效的原因,并就如何完善城市用地扩张控制标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用地 扩张 控制 标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步雄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如何破解用地瓶颈成为中小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题。本文结合福建莆田的用地实际,通过对工业园区用地、批而未供土地处置、项目用地报批要素保障、园区整合提升规划编制等情况的分析,提出了破解用地瓶颈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炳庚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南岭山地以北,土地总面积21.19万km2,1996年末总人口6428.00万,其中城市非农业人口608.07万。1996年底,全省有设市城市29个,其中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6个,小城市19个。城市在人类社会经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柯善咨 何鸣
研究目的:研究规划和市场两种力量对城市用地规模的决定作用。研究方法:根据城市经济学原理结合中国实际建立城市用地规模实证模型,对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中国城市用地规模的决定因素与土地私有化的美国城市的用地决定因素惊人地相似,城市规划中很少考虑的工资收入、通勤成本和临时人口等都对用地规模有显著影响,并且,经济因素随着市场的完善对用地配置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在经济因素作用下城市用地的扩大是有序的,积极地考虑相关经济因素有可能制定出更有效的用地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