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4)
- 2023(11170)
- 2022(9355)
- 2021(8531)
- 2020(6850)
- 2019(14923)
- 2018(14405)
- 2017(27219)
- 2016(15119)
- 2015(17091)
- 2014(16918)
- 2013(15657)
- 2012(13929)
- 2011(12588)
- 2010(12606)
- 2009(11634)
- 2008(10952)
- 2007(9809)
- 2006(8553)
- 2005(7862)
- 学科
- 济(54127)
- 经济(54048)
- 管理(46567)
- 业(38838)
- 企(33424)
- 企业(33424)
- 方法(17178)
- 财(16458)
- 中国(16202)
- 农(15646)
- 制(15576)
- 业经(14668)
- 地方(14242)
- 数学(14095)
- 数学方法(13920)
- 体(11711)
- 理论(11605)
- 农业(10298)
- 务(10132)
- 财务(10109)
- 环境(10108)
- 财务管理(10087)
- 学(9829)
- 银(9558)
- 银行(9549)
- 技术(9532)
- 企业财务(9529)
- 融(9241)
- 金融(9237)
- 行(9109)
- 机构
- 学院(204712)
- 大学(192530)
- 济(77114)
- 经济(75298)
- 管理(72670)
- 研究(64196)
- 理学(61994)
- 理学院(61279)
- 管理学(60264)
- 管理学院(59865)
- 中国(47922)
- 财(39815)
- 京(39589)
- 科学(37659)
- 江(32622)
- 所(30840)
- 财经(30345)
- 中心(29408)
- 范(28277)
- 师范(28043)
- 技术(27978)
- 研究所(27576)
- 农(27355)
- 经(27233)
- 职业(26829)
- 州(26116)
- 业大(25626)
- 北京(24246)
- 院(23953)
- 经济学(23695)
- 基金
- 项目(134897)
- 研究(107983)
- 科学(107611)
- 基金(94210)
- 家(80236)
- 国家(79503)
- 科学基金(69147)
- 社会(67440)
- 社会科(63737)
- 社会科学(63728)
- 省(57176)
- 教育(53142)
- 基金项目(49363)
- 编号(47711)
- 划(46559)
- 自然(41380)
- 自然科(40342)
- 自然科学(40334)
- 自然科学基金(39569)
- 成果(38530)
- 资助(36184)
- 课题(34755)
- 重点(31747)
- 制(31473)
- 发(30864)
- 年(30214)
- 创(29690)
- 部(29331)
- 项目编号(28333)
- 性(28231)
- 期刊
- 济(91616)
- 经济(91616)
- 研究(59883)
- 中国(46771)
- 教育(36786)
- 财(32683)
- 管理(27890)
- 农(26623)
- 学报(25843)
- 科学(24982)
- 技术(21884)
- 大学(20486)
- 学学(19111)
- 融(18184)
- 金融(18184)
- 农业(17897)
- 业经(17112)
- 职业(16134)
- 财经(15109)
- 经济研究(14729)
- 经(13019)
- 问题(11182)
- 坛(10909)
- 论坛(10909)
- 技术教育(10248)
- 职业技术(10248)
- 职业技术教育(10248)
- 版(9172)
- 商业(9139)
- 贸(8878)
共检索到306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华
专业目录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教学指导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的出台回应了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教育结构和文化传承的新时代需求,按照类型与层次的一体化设计与精细化分野、定位与拓展的工匠化培养与跨界式整合、规范与自主的标准化办学与特色化发展、过渡与革新的存量承续性与新设稳健性的关系逻辑呈现整体形态,对专业布局、人才培养势必产生重要的正向影响。高职院校应以新版专业目录为指导,科学编制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稳步开展专业(群)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专业(群)建设、积极建立专业评价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燕 吴玉剑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专业动态机制建设作为其中一个核心要义,在目前的发展中存在责权分配错位、有效供给失位、文化熏陶缺位三大困境。本文结合教育供给侧的主旨内涵、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的时代发展要求以及高职院校本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明确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的思路,保证专业动态机制建设方向精准化;建立多元化的供给侧,促进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的生态发展;塑造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精神3个方面对这一机制的建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教育供给侧 高职院校 专业动态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林山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不但确立了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身份和地位,而且擘画了向类型教育转变的施工蓝图。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是彰显职业教育适需性、集群性和特色性类型特征的重要抓手。从类型教育透视,专业群建设要义就在于“群”“合”“柔”“新”。当前,专业群建设存在群组建的传统与类型思维方式的冲突碰撞、群内容服务“类型”教育能力不足、群发展不可持续等现实问题。因此,建议高职院校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约束,培育“类型”思维;完善建设标准,制定成效评价标准;优化“类型”定位,深化“三教”改革;多方协同,落实1+X证书制度的要求;创新柔性化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从而保障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官卫星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高职人才的培养、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科研水平的提升。精选团队共同目标,遴选团队专业带头人,构建合理的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梯队,通过科研项目促进团队建设,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等,是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金珠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主要包括改善高职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态度、提升英语教师信息化能力、促进英语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三个方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英语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玉萍 王志明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培养优秀的高职教师队伍成为当务之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专业品质,是一个关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要求,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师 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宏 李永刚
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高职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在讨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发展 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磊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缺乏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学生的英语口语及文字运用能力无明显成长的现象,研究直击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学习提升之间的相关性,并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以期对高职教育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合格人才起到保障作用。
关键词:
英语 教师专业发展 现状 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艳华
世界各国都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起关键性作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培养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专业化 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琪 谢志远
加强人才链匹配产业链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指向。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以促进人才链匹配产业链为导向,注重突出产业群的特色、共享与创新,保持适度超前,以产教融合为圭臬,实现与区域产业群的有效对接。为了确保专业群建设的有序开展,高职院校要加快构建服务区域重点特色产业的专业群建设机制、搭建专业群与产业群发展同步调整机制、打造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的协调合作机制。在具体实施路径上,要着重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创新专业群建设模式,不断提高专业群建设的效能、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人才链 产业链 高职院校 专业群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硕硕 江春华 宋子齐
高职院校专业群是适应和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学习平台和组织模式。共生理论为研究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新的依据、视角和范式。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个视角建构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体系的要素,并从共生单元异化、共生环境困扰、共生模式失调、共生界面阻碍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发展的现实困境。未来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共生路径为:提高共生单元的合作效能;营造相互促进的共生环境;深化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创新开放协同的共生界面。
关键词:
共生理论 高职院校 专业群 共生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成荣 孙杨
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是以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及专业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破解企业"用工荒"与学生"就业难"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要针对目前专业设置与产业链或职业岗位群对接不畅、错位脱节等现实问题,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促进招生就业、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配套为目标导向,以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技术链、产品链、创新链耦合衔接为逻辑整合延拓,以"联邦型"专业结构为主模式,以"专业预测预警+专业认证评估→专业分类管理→专业群建设"为基本路径,聚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品牌专业群。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承海 周劲松
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为企业输送德才兼备、人格健全,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将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和谐统一的人才。但是,从当前高职毕业生群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屠江平
高职院校的专业公司是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环节。认识不足、基础培育不实、政策引领不力、主攻方向不明、管理考核跟不上是高职院校专业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遵循规律,精心培育,因势利导,分类扶持,实行动态管理,才能通过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公司的健康发展,来促进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优势专业 专业公司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登峰 王雷 符开耀
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和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专业建设的眼光和目标不能局限于高职院校内部,而应把眼光集中在高职院校为外部的社会市场、企业和劳动力所做的贡献上。只有这样专业建设资源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专业建设才能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节约型发展模式转变。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建设为例,分别从专业建设思路、教学团队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院校外部视域下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法与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