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3)
- 2023(13684)
- 2022(11866)
- 2021(11073)
- 2020(9315)
- 2019(20944)
- 2018(20759)
- 2017(39725)
- 2016(21839)
- 2015(24278)
- 2014(23399)
- 2013(23085)
- 2012(20905)
- 2011(18826)
- 2010(18455)
- 2009(16794)
- 2008(16261)
- 2007(14020)
- 2006(11969)
- 2005(10077)
- 学科
- 济(80518)
- 经济(80427)
- 管理(64484)
- 业(61848)
- 企(52118)
- 企业(52118)
- 方法(38782)
- 数学(33440)
- 数学方法(33089)
- 农(21916)
- 中国(20678)
- 财(20568)
- 学(19539)
- 业经(19039)
- 技术(17931)
- 地方(15882)
- 贸(15685)
- 贸易(15677)
- 易(15216)
- 农业(14848)
- 制(14109)
- 理论(13793)
- 环境(13407)
- 务(13317)
- 财务(13258)
- 财务管理(13239)
- 和(13075)
- 企业财务(12551)
- 银(12326)
- 银行(12259)
- 机构
- 大学(303742)
- 学院(301722)
- 管理(121963)
- 济(115455)
- 经济(113037)
- 理学(107347)
- 理学院(106144)
- 管理学(104235)
- 管理学院(103714)
- 研究(100827)
- 中国(72105)
- 科学(67163)
- 京(64212)
- 农(57636)
- 业大(52806)
- 所(51221)
- 财(49891)
- 研究所(47551)
- 农业(45878)
- 中心(45086)
- 江(42078)
- 财经(41142)
- 北京(39767)
- 范(38245)
- 师范(37741)
- 经(37584)
- 院(36637)
- 州(34553)
- 经济学(33811)
- 技术(32403)
- 基金
- 项目(219726)
- 科学(171242)
- 基金(159269)
- 研究(153247)
- 家(142075)
- 国家(140907)
- 科学基金(120023)
- 社会(95935)
- 社会科(90911)
- 社会科学(90886)
- 省(86785)
- 基金项目(85976)
- 自然(81314)
- 自然科(79437)
- 自然科学(79410)
- 自然科学基金(78001)
- 划(73139)
- 教育(69319)
- 资助(64446)
- 编号(61026)
- 重点(48965)
- 创(47752)
- 成果(47430)
- 部(46895)
- 发(46129)
- 创新(44641)
- 科研(42747)
- 计划(42108)
- 课题(41538)
- 大学(39902)
- 期刊
- 济(118114)
- 经济(118114)
- 研究(82166)
- 学报(57628)
- 中国(52907)
- 农(51544)
- 科学(49919)
- 管理(43245)
- 大学(42209)
- 学学(40184)
- 财(36122)
- 农业(35756)
- 教育(30123)
- 技术(24187)
- 融(21951)
- 金融(21951)
- 业经(20598)
- 经济研究(19383)
- 财经(19204)
- 业(18675)
- 科技(17729)
- 经(16288)
- 业大(16232)
- 版(15763)
- 图书(15537)
- 问题(15438)
- 技术经济(14505)
- 理论(14369)
- 商业(13622)
- 实践(13304)
共检索到417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梦 李志国 和静芳 苏松坤
在过去的30年间,世界上农药种类的发展已经从有机磷酸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转变成能够与昆虫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的新烟碱类.新烟碱类杀虫剂通过作用于昆虫的乙酰胆碱受体,释放乙酰胆碱受体抑制剂,阻碍昆虫神经传导,影响昆虫正常生理行为,最终导致昆虫麻痹死亡.蜜蜂作为重要的授粉昆虫,在采集过程中,会经常接触到这类农药,不仅会对蜜蜂个体造成影响,蜜蜂采集归巢后,杀虫剂还会污染整个蜂群,这无疑给世界养蜂业带来了很大威胁.本文从蜜蜂的行为与生理方面进行综述,总结近年来有关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健康影响的报道,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艾芮 尹令虹 柯俐 代平礼 刘永军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蜜蜂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首先详细阐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暴露途径,然后探讨了其对蜜蜂学习和记忆行为的影响机制。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深入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以及新农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晓莉 潘文亮 高占林 张付强 党志红 李耀发 王吉强 赤国彤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新开发的杀虫剂,研究表明,现已有多种害虫对吡虫啉、啶虫脒及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概述了害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抗药性 交互抗性 抗性机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爱芝 韩松 梁九进
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粗缩病,采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防治介体昆虫的方法控制玉米粗缩病。结果表明:利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有效成分)2.1~2.8 g拌1 kg种子,对玉米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73.90%~83.98%,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喇叭口期为85.35%~87.05%,收获期为72.15%~73.18%;用吡虫啉(有效成分)2.8~3.5 g拌1 kg种子对玉米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60.42%~83.18%,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喇叭口期为84.10%~87.61%,收获期为72.35%~74.34%;与空白对照相比小区产量增加了36.38%~38.06%。而且拌种对种子无害,各药剂拌种处理的种...
关键词:
噻虫嗪 吡虫啉 拌种 灰飞虱 玉米粗缩病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封王江 张曌楠 黄景南 苏松坤
舞蹈行为是蜜蜂之间交流食物源信息的重要方式,能够保证蜜蜂个体和蜂群的生存和延续.蜜蜂是否跳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食物源收益性的评估.食物刺激能够引起蜜蜂的反应,包括可见的行为反应和不可见的基因表达变化.行为反应往往伴随脑部神经系统的变化,如神经递质介导的信号传递;行为反应与脑部基因的表达变化也同步.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蜜蜂舞蹈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机制,本文从行为学、神经生物学和神经组学的层面综述了蜜蜂舞蹈行为的研究进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都强 张兴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与开发是当前新型农药创制的热点。对植物源杀虫剂的资源、活性物质、作用机理、剂型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桂清 姬兰柱 张弘 王晓伟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中国2000年以来植物源杀虫剂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杀虫植物筛选、杀虫活性成分鉴定、杀虫物质的生物合成(组织培养、发状根培养和利用内生真菌)、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和应用技术等;并就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瑞红
灭幼脲类杀虫剂研究进展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孙瑞红灭幼脲类杀虫剂又称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是一类以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影响蜕皮变态为主的苯甲酰脲系列化合物。70年代初,菲利浦—杜发公司在合成脲类除草剂时,偶然发现一种化合物DU19111具有很强的抑虫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克忠 张永安 朱长进 王登元 王玉珠 曲良建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five synthetic philanthotoxin analogs.Tria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 indicated a certain level of activity on poisoning and inhibiting emergence rate.The LC_(50) of compound 1 on Ectropis obliqua was 8.987?10~3 mg?L~(-1).At the 8?10~3 mg?L~(-1) dos...
关键词:
蜂毒毒素 人工合成 生物活性 茶尺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哲明 游兰韶
从亲本病毒及其启动子的选择 ,外源毒素基因、昆虫专性激素和酶基因、增效基因、标记基因、宿主反义RNA基因的引入 ,病毒自身基因的修饰以及重组病毒的安全性等方面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 重组病毒 基因工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建昌 张兴
杀虫剂通过在植物体内输导而使其通体带药来控制害虫。药剂进入植物体内 ,通过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随液流到达作用部位 ,在植物体内呈不均匀分布 ,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性质不同的杀虫剂在不同植物体内传导机理不同 ;传导速度与植物生理状态、气候因子、药剂的理化性质等诸因素有关 ;杀虫剂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不同于常规施药方法 ,一般在植物代谢旺盛的部位残留量较大 ;通过该技术控制害虫的大量试验表明 ,植物体内注药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且对环境的污染显著小于常规施药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其花 周婷 王强 代平礼 吴艳艳
蜂螨是一类危害严重的蜜蜂寄生虫。随着蜂螨抗药性的产生和危害的加重,现已引起各国养蜂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与蜂螨相关的研究进展:①蜂螨的种类;②重要蜜蜂害螨武氏蜂盾螨(Acarapis woodi),狄氏瓦螨(Varroa destructo)和小蜂螨(Tropilaelaps spp.)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危害和防治方法;③与蜂螨相关的蜜蜂信息素研究;④与蜂螨相关的蜜蜂病害研究;并对今后蜂螨的研究趋势和方向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静 张卫星 马兰婷 胥保华
【目的】探究饲粮中α-亚麻酸的添加水平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工蜂幼虫抗氧化活性和免疫能力的影响。【方法】移取1日龄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1 2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其中1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α-亚麻酸的基础饲粮,4组为处理组,分别饲喂α-亚麻酸添加水平为0.02%、0.04%、0.06%和0.08%的饲粮。按照室内蜜蜂幼虫饲养方法,将1日龄幼虫用移虫针移至温度适宜的加入200μL饲粮的24孔细胞培养板内,培养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温度33℃,相对湿度55%),试验期间每天更换饲粮。饲养至第6天末或第7天初,幼虫开始有直立或排便现象时,将幼虫转移至提前铺好灭菌纸的24孔细胞培养板内准备化蛹。从饲养第1天开始,每天检查并记录幼虫和蛹的死亡数量,并将死亡个体及时移除,直至未死亡的蛹全部羽化新蜂,记录成功化蛹和羽化新蜂个体数量,统计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各组分别取5、6和7日龄幼虫测定抗氧化、免疫、脂质代谢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饲粮中α-亚麻酸的添加水平为0.02%和0.04%时,化蛹率和羽化率显著高于与其他处理组(P<0.05),而工蜂幼虫血淋巴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α-亚麻酸的添加水平为0.04%时,工蜂幼虫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粮中α-亚麻酸的添加水平为0.02%、0.04%和0.06%时,6日龄工蜂幼虫的溶菌酶(lysozyme)和酚氧化酶(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α-亚麻酸添加水平为0.04%时,6日龄工蜂幼虫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中α-亚麻酸添加水平为0.04%时,5和7日龄工蜂幼虫lysozyme和PO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饲粮中α-亚麻酸添加水平为0.08%时,lysozyme相对表达量会显著降低(P<0.05)。【结论】α-亚麻酸对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抗氧化活性和免疫能力有一定影响,幼虫饲粮中α-亚麻酸适宜添加水平为0.02%—0.04%。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蔚添添 和静芳 李志国 苏松坤
从多种应激因子角度综述遗传多样性与蜜蜂健康之间的关系.此外,总结了蜜蜂基因型、表型和应激因子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表明了保护蜜蜂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同时为未来开展遗传多样性与蜜蜂健康关系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建科 冯毛 郑爱娟
蜜蜂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蜜蜂授粉不但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对维持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贡献,同时蜜蜂提供给人类的蜂产品也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功能。随着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作为模式生物,蜜蜂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对蜜蜂蛋白质组的研究比较常用的是双向电泳结合质谱的研究方法,包括不同品系蜜蜂卵、幼虫、蛹、级型分化、咽下腺等发育相关蛋白质组及差异蛋白质组研究,蜜蜂毒腺、头部、胸部、血淋巴、精液、受精囊、附腺等器官和组织的蛋白质组分析,以及蜂王浆、蜂花粉、蜂毒等部分蜂产品的蛋白质组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蜜蜂相关蛋白质组研究进展,对其今后在蜂业科学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
蜜蜂 蛋白质组 进展 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