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76)
2023(4609)
2022(3803)
2021(3485)
2020(2919)
2019(6342)
2018(6215)
2017(11375)
2016(6177)
2015(6827)
2014(6274)
2013(6187)
2012(5615)
2011(5004)
2010(5205)
2009(4954)
2008(5031)
2007(4678)
2006(4325)
2005(3733)
作者
(19211)
(15947)
(15913)
(15004)
(9984)
(7724)
(7093)
(6187)
(6072)
(5648)
(5454)
(5385)
(5219)
(5110)
(5089)
(4910)
(4676)
(4648)
(4640)
(4622)
(3967)
(3904)
(3893)
(3674)
(3604)
(3586)
(3511)
(3476)
(3273)
(3177)
学科
(23060)
经济(23041)
管理(22960)
(22267)
(20233)
企业(20233)
技术(11204)
方法(9550)
技术管理(8855)
数学(7781)
数学方法(7476)
(6666)
中国(6588)
业经(6015)
(5918)
(5739)
(5717)
(4874)
银行(4852)
(4665)
理论(4572)
地方(4290)
(4229)
金融(4229)
(3933)
(3902)
(3852)
(3840)
贸易(3835)
(3710)
机构
学院(88435)
大学(88100)
(34432)
管理(34051)
经济(33657)
研究(30649)
理学(28928)
理学院(28627)
管理学(27910)
管理学院(27753)
中国(23459)
科学(20493)
(18880)
(16570)
(16336)
(15811)
业大(14827)
研究所(14299)
(14010)
中心(13847)
农业(12778)
财经(12730)
北京(12080)
(11570)
(11423)
(11403)
(11367)
技术(10635)
经济学(10185)
(10083)
基金
项目(59878)
科学(46743)
基金(42628)
研究(40608)
(38413)
国家(38126)
科学基金(32877)
社会(25794)
(24656)
社会科(24542)
社会科学(24531)
自然(22184)
自然科(21742)
自然科学(21734)
基金项目(21633)
自然科学基金(21322)
(19926)
教育(18136)
资助(17999)
(15168)
编号(14842)
创新(14455)
重点(13580)
(12690)
成果(12076)
(12042)
计划(11877)
科技(11319)
科研(11218)
课题(11012)
期刊
(38310)
经济(38310)
研究(26286)
中国(18779)
学报(16974)
管理(15531)
(15090)
科学(14550)
(12953)
大学(12795)
学学(12196)
农业(9880)
技术(9711)
教育(8899)
(8165)
金融(8165)
科技(6837)
经济研究(6344)
业经(6285)
财经(6153)
(6033)
统计(5969)
技术经济(5832)
(5417)
(5350)
(4968)
业大(4794)
决策(4767)
问题(4520)
图书(4195)
共检索到136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辉宪  彭鑫林  姜晖霞  王玲  陶亚  
选用具有晶体结构实测数据的2种新烟碱类化合物吡虫啉和吡虫啉的N3位甲基取代物分子构型为基点,采用多种方法/基组对其结构进行优化。通过比较AM1、RHF/6-31G、RHF/6-31G(d)和B3LYP/6-31G、B3LYP/6-31G(d)等方法/基组优化得到的优势构型参数与试验所测定的晶体结构数据,并结合单点能、红外光谱特征峰值和优化所耗CPU时间等多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1、RHF/6-31G和B3LYP/6-31G 3种方法/基组优化2种目标化合物的所需CPU时间较短,但优化效果较差;RHF/6-31G(d)和B3LYP/6-31G(d)方法/基组所得结果均与晶体构型十分吻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贝塔  赵巍  刘邻渭  
花青素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水溶性色素,存在于大部分植物的花和果实中。因种类繁多、资源丰富、颜色鲜艳、安全无毒和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花青素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明确花青素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功能,对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技术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技术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花青素类化合物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群利  崔琳琳  郭靖  关凤英  王恩思  
海因类化合物是指含有各种取代基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其衍生物可作为合成医药产品、杀虫剂、杀菌消毒剂及感光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开发海因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以3-溴苯乙酸为原料,7-溴-2-四氢萘酮为中间体,采用Ullman反应,Suzuki反应,Bucherer-Begs反应为关键步骤合成海因类化合物,关键中间体及目标分子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得到确认。将目标化合物灌胃给药后,采用氨水引咳法以超声雾化器喷雾氨水刺激小鼠呼吸道,记录致咳潜伏期和2 min内咳嗽次数,动物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能减少雾化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次数,并延长咳嗽的潜伏期,对小鼠氨水引发的咳嗽有显著的镇咳作用,为海因类化合物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文明  王昌钊  李长杰  赵勇  
 以3,3-二甲基-1-(1,2,4-三唑-1-基)-2-丁酮为原料,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和IR予以确认。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um)及南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ium)为供试菌种,在1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明亮  王道全  张爱民  黄铁城  陈万义  
用合成的新哒嗪类化合物9403,以fenridazon-k为对照,进行了9403对小麦的去雄效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9403对品种农大3338及北农2号的去雄效应与fenridazon-k相似,平均去雄率为98.0%,与fenridazon-k(98.2%)差异不显著,但9403对籽粒的影响程度比fenridazon-k小;平均人工授粉结实率为89.4%,显著高于fenridazon-k(81.0%);人工授粉结实千粒重为27.6g,亦显著高于fenridazon-k(26.0g)。在试验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9403对品种农大3338及北农2号较适宜用药时期和剂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煜昶  岳铭秀  董景华  于维强  韩玉芬  李秉武  李树正  
测定了16个通式为(CH3)3C(X)CH(Tr)CH2(Y)R的新三唑类化合物[式中,X=CO,CHOH;Tr=(1H)-1,2,4-三唑-1-基,Y=N,NH;R=(取代或未取代)苯基,烷基;(五员或六员)杂环基]对8种病原菌的杀菌活性和促进黄瓜子叶生根植物生长调节活性。比较了16个新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永红  梁宗锁  杨东风  刘文婷  
【目的】筛选半夏小块茎悬浮培养过程中诱导和继代的最佳培养基,并对小块茎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为半夏生物碱的生产及其次生代谢物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增殖半夏小块茎,并建立未分化小块茎的液体悬浮培养体系,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小块茎的总生物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块茎中鸟苷、肌苷和葫芦巴碱的含量。【结果】以块茎、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诱导半夏小块茎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0.5mg/LNAA+1.0mg/L6-BA和MS+0.2mg/LNAA+1.0mg/L6-BA;小块茎最适继代培养基为固体1/2MS+0.6mg/LABA;小块茎的液体悬浮培养基为液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兆海  赵铭杰  
本试验合成了一系列异烟姘的综衍生物。生物活性试验表明,其中大部分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尤其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部分还有一定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史春云  袁凯龙  肖卫强  卢昕博  戴路  
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测定烟叶中8种多酚物质进行快速分析,考察不同的色谱柱、流动相的p H值和甲醇溶剂对多酚物质分离度的影响。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1.4%,回收率在93.0%~102.1%,检测限为0.57~7.83ng/m L。8种酚类物质在6 min内得到了完全分离,实现了简单、高效、快速的分离效果。应用该方法对不同产地的上部烟叶中8种多酚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烟叶中含量较高的多酚化合物为绿原酸和芸香苷,不同产地的多酚差异也较大,其中以河南襄县的绿原酸含量最高,其次为江西信丰。莰菲醇、儿茶酚含量较少,大部分地区烟叶中都未检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东  方忠祥  杨海花  张进杰  叶兴乾  吴丹  
【目的】对产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含量分析,为其后续天然产物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紫山药及其加工产品的宣传,为这种特色蔬菜更好地走向市场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技术,对该特种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酚酸在紫山药中主要以可溶态酚酸形式存在。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类和不可溶态酚酸类均主要为芥子酸和阿魏酸,且芥子酸含量均高于阿魏酸含量。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含量为356.71μg.g-1DW;不溶态酚酸含量为26.92μg.g-1DW。【结论】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质谱技术可快速有效分析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廉应江  陈安良  冯俊涛  张兴  
以4-氰基苯酚与α,ω-二溴烷烃为原料,合成了15个芳香二脒类化合物A2~A6,B2~B6和C2~C6,其结构均经1H-NMR和MS确定。初步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各化合物在质量浓度为10mg/L时,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sicae)和苹果干腐病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等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特别是对番茄灰霉病菌,在10mg/L质量浓度下有8个化合物对其抑制率超过9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毕丽君  
为确定香椿嫩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用乙醇溶液浸提 ,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 ,萃取香椿嫩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 ,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较好的提取工艺 ,并用方差分析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在 1 0 0g样品中 ,加 50mL体积分数为 50 %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剂 ,浸泡 2 4h后 ,超声波辅助萃取 45min ,连续萃取 2次 ,总浸出率可达 96 47%。香椿嫩叶中的叶片黄酮提取率为 7 45% ,叶柄为 5 40 %。乙醇体积分数为显著因素 ,超声波辅助萃取时间对提取率有一定的影响 ,溶剂用量看不出有影响。图 3表 2参 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琦  岳永德  汤锋  孙嘏  
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检测箣竹属、牡竹属及刚竹属11个竹种竹叶中牡荆苷、异牡荆苷、荭草苷、异荭草苷和苜蓿素。采用自动多级展开法,5种黄酮类化合物分离效果良好,其R F值分别为0.25,0.32,0.38,0.47和0.88,回收率在79.01%~ 106.85%之间。3属11种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具有差异,紫竹中5种黄酮含量总和最高,为0.132%;麻竹中5种黄酮含量总和最低,为0.01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万霞  佘诚棋  方升佐  
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11个种源1年生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青钱柳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地理变异,初步筛选出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高的优良药用种源。黄酮类化合物各成分用液相色谱测定,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钱柳叶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紧密相关,其中山奈酚质量分数高于槲皮素和异槲皮苷。研究的各种源中,安徽歙县和广西资源种源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6.770和6.494mg·g-1,安徽舒城种源的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最低,仅为1.230mg·g-1;以经纬度为自变量,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因变量进行趋势面分析,青钱柳叶中山奈酚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威   刘建超   彭浩   贺红武  
为获得具有良好除草活性的新型膦酸酯化合物,基于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将呋喃环引入先导结构IV的R位设计合成了8个结构新颖的膦酸酯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除草活性和杀草谱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都具有较高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V-1在75 g·hm~(-2)(a.i.)的浓度下,对测试杂草的效果与草甘膦相当,显示了具有作为除草剂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