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5)
- 2023(8809)
- 2022(7344)
- 2021(6715)
- 2020(5446)
- 2019(12016)
- 2018(11749)
- 2017(22101)
- 2016(12038)
- 2015(12989)
- 2014(11953)
- 2013(11979)
- 2012(10442)
- 2011(9481)
- 2010(9444)
- 2009(8455)
- 2008(8180)
- 2007(7132)
- 2006(6225)
- 2005(5563)
- 学科
- 济(44793)
- 经济(44754)
- 管理(35810)
- 业(35409)
- 企(29374)
- 企业(29374)
- 方法(21108)
- 数学(19032)
- 数学方法(18905)
- 贸(15389)
- 贸易(15384)
- 易(15116)
- 财(13724)
- 技术(13185)
- 中国(12554)
- 出(12007)
- 农(11908)
- 技术管理(10297)
- 业经(10174)
- 制(9071)
- 学(8920)
- 银(8749)
- 银行(8711)
- 口(8409)
- 出口(8400)
- 出口贸易(8400)
- 行(8310)
- 融(8201)
- 金融(8201)
- 农业(7954)
- 机构
- 大学(161752)
- 学院(160129)
- 济(71824)
- 经济(70714)
- 管理(61942)
- 研究(55428)
- 理学(54234)
- 理学院(53643)
- 管理学(52839)
- 管理学院(52549)
- 中国(43974)
- 科学(33760)
- 京(32324)
- 农(32112)
- 财(31839)
- 所(27775)
- 业大(27161)
- 中心(25943)
- 财经(25774)
- 研究所(25653)
- 农业(25550)
- 经(23765)
- 经济学(23651)
- 江(23235)
- 经济学院(21731)
- 院(19867)
- 财经大学(19509)
- 北京(19495)
- 商学(18236)
- 范(18072)
- 基金
- 项目(114746)
- 科学(90945)
- 基金(86212)
- 研究(77784)
- 家(77778)
- 国家(77145)
- 科学基金(65759)
- 社会(53197)
- 社会科(50787)
- 社会科学(50772)
- 基金项目(45858)
- 省(44277)
- 自然(43359)
- 自然科(42478)
- 自然科学(42464)
- 自然科学基金(41764)
- 划(37670)
- 教育(34718)
- 资助(34047)
- 编号(27536)
- 创(27254)
- 重点(25987)
- 创新(25780)
- 部(25407)
- 发(24229)
- 国家社会(23407)
- 科研(22641)
- 计划(22520)
- 业(21932)
- 教育部(21835)
共检索到234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宪铎 黄昌利
出口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05年7月人民币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灵活性进一步提高。本文采用前沿的ARDL边限检验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水平及波动对我国出口的长短期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2005年3季度至2013年3季度期间,出口与人民币REER水平、国外总收入、国内总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REER水平显著地负向影响出口,而REER波动并不显著影响出口。论文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欣
文章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方法,研究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美进口和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实际有效汇率和贸易流量所产生的动态冲击效应。主要结论是: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会使出口减少,进口也会减少,而是滞后两、三期影响较大。长期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导致出口的增加,进口的减少,但是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对进口的影响。文章的分析还表明,汇率升值对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差异较大,反映了中美之间经济内外需求不均衡、贸易结构等不合理的问题。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升值 贸易流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翁雪琴
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已升值20%,文章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贸易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而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汇率对一般贸易的影响大于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飞雪 李成
本文针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外汇储备增长影响的问题,提出运用非线性的ST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选取汇改前(1999年1月到2005年7月)和汇改后(2005年7月至2010年9月)两个时期的月度数据,得出结果发现:(1)汇改前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化对外汇储备增长具有非线性关系。(2)汇改前,随着人民币实际汇率增长率的不断增大,非线性部分的影响逐渐显著,当转换函数值向1趋近时,人民币实际汇率每增长1%,外汇储备就减少1.65%;在汇改后,当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轻微的增长即增长率小于0.649%时,非线性影响会非常显著,此时人民币贬值对外汇储备增长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人民币实际汇率每增长1%,外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封思贤
本文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全面考察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显著影响我国的进出口。但是,这种影响程度在1994年以后明显地出现了下降趋势。同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调整存在明显的J曲线效应,其中进口变动大致滞后于汇率变动2个季度,而出口则滞后1个季度,滞后期限均短于西方发达国家。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炜 孙俊
本文通过对1994年1月至2005年7月、2005年8月至2006年11月这两个阶段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我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的月度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验证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的实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正在减小,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其贸易逆差之举在实践中是不合理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李文星
本文利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和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若升值1%,22个月后的工业品出厂价格和20个月后消费者价格分别下降0.746%和0.252%;从历史分解的结果看,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人民币升值对降低国内通货膨胀有比较显著的解释力。此外,我国的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且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国内的需求过盛,可能是出现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并存现象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程海星
<正>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出明显的双向波动特征,汇率决定因素出现新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中美利差可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约40%,略超过美元指数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带来的“第三国因素”对汇率冲击有限;互联互通机制的安排有利于汇率等价格变量的基本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晓燕 郭昱
本文通过剥离并分析不同频度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的数据特征,探寻汇改前后NDF市场所发生的变化,并依据分析结果选取了相对较优的一系列ARCH模型进一步比较汇改前后NDF汇率波动特征。研究表明,不同频度的NDF汇率波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在汇改之后,正负相关性、偏度差异等数据特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虽然汇改的确使得NDF市场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增强,但同时该市场仍存在着风险偏好等异象。货币当局必须充分考虑改革对NDF市场产生的冲击及其造成的反作用力,重点关注升值预期可能对国内造成的诸多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晓燕 唐晶星
本文综合运用交叉汇率滚动回归、多重结构变动模型和引入外汇市场压力的扩展模型,从两个维度——汇率与货币篮子的关联程度以及汇率机制的灵活程度,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动态演变。研究发现,汇改既取得明显成效又具有显著渐进性,表现为多货币的篮子格局已初步形成,美元仍在其中居于主导,日元、韩元、林吉特和新加坡元曾经或正在发挥影响;经济冲击使篮子货币的权重分布发生多次结构变动;人民币升值中有10%-30%受市场力量推动,汇率机制灵活性相当可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娟 杨亚慧
"811汇改"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汇率市场化的波动性、政策敏感度、流动性影响以及在岸和离岸联动性四个方面探究了"811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运行特征。实证结果显示:汇改前,汇率波动性低,不受政策和流动性影响,且两地市场联动性较低;而汇改后,汇率长期处于高波动状态,受汇率中间价和资本限制政策以及流动性因素的显著影响,两地汇率联动性明显提升。由此得出几点结论和政策启示:第一,汇率波动相对剧烈时,汇率中间价和资本限制的调节作用更加有效。第二,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应将流动性因素纳入报价模型中,参照其变动拟定汇率调节的方向。第三,不可忽视国际市场风险和汇率预期的作用,应加强市场风险监控和汇率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调整期间出现人民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凌云 刘传哲 唐安宝
2005年汇率改革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并没有得到改善。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相关变量变动之所以与理论预期不一致,是因为影响国际收支的其它变量冲销了汇率的调控效果。从整体上看,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仍存在阻滞,必须进行有效疏通,以保证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具体措施为:改变人民币汇率僵化的浮动方式,增强其弹性,并力争其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根据我国实情,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合理的调整;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的打击各类阻碍、干扰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国际收支 汇率制度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英辉
文章采用GARCH族模型对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的日收益率均具有典型的金融时间序列尖峰厚尾的统计特征,且除人民币/日元汇率外,对其它主要货币的名义汇率均存在波动聚集效应。文章认为,由于我国外汇市场仍然不够完善,具有一定的投机性,人民币汇率变化因此具有一定的群体行为性而表现出波动的聚集效应,中央银行应采取灵活干预的策略,把握汇率制度改革的节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玉镏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基准汇率一直处于单边升值的态势。从宏观经济特征和模型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出,虽然"汇改"后人民币货币篮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在逐渐增强,但主要还是参考美元汇率来进行调节,属于"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制度 货币篮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