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8)
- 2023(8524)
- 2022(7249)
- 2021(6714)
- 2020(5703)
- 2019(12851)
- 2018(12935)
- 2017(24312)
- 2016(12906)
- 2015(13885)
- 2014(13161)
- 2013(12794)
- 2012(11345)
- 2011(10177)
- 2010(10654)
- 2009(10247)
- 2008(10470)
- 2007(9297)
- 2006(8526)
- 2005(7905)
- 学科
- 管理(48202)
- 济(47041)
- 经济(46961)
- 业(42944)
- 企(40214)
- 企业(40214)
- 制(18379)
- 财(17600)
- 方法(15480)
- 技术(14298)
- 中国(14098)
- 业经(13170)
- 体(13033)
- 数学(12417)
- 数学方法(12237)
- 农(11479)
- 体制(11343)
- 技术管理(11000)
- 银(10952)
- 银行(10941)
- 行(10440)
- 务(9979)
- 财务(9953)
- 财务管理(9926)
- 融(9841)
- 金融(9839)
- 企业财务(9399)
- 划(9093)
- 理论(8709)
- 策(8172)
- 机构
- 大学(168860)
- 学院(167188)
- 济(73511)
- 经济(72048)
- 管理(66267)
- 研究(57721)
- 理学(56059)
- 理学院(55495)
- 管理学(54767)
- 管理学院(54395)
- 中国(46191)
- 财(40225)
- 京(35576)
- 科学(29943)
- 财经(29298)
- 江(27411)
- 所(27387)
- 经(26490)
- 中心(26316)
- 研究所(23845)
- 北京(22646)
- 经济学(22500)
- 财经大学(21571)
- 院(21551)
- 农(21151)
- 范(21052)
- 州(20957)
- 师范(20894)
- 经济学院(19900)
- 业大(19540)
- 基金
- 项目(105804)
- 科学(85652)
- 研究(82931)
- 基金(77680)
- 家(66016)
- 国家(65435)
- 科学基金(57650)
- 社会(55154)
- 社会科(52340)
- 社会科学(52330)
- 省(41477)
- 基金项目(40369)
- 教育(38694)
- 自然(34323)
- 划(33877)
- 自然科(33581)
- 自然科学(33574)
- 自然科学基金(32997)
- 编号(32628)
- 资助(29950)
- 成果(28233)
- 制(27492)
- 创(25844)
- 创新(24310)
- 部(24267)
- 课题(23923)
- 重点(23916)
- 国家社会(23332)
- 发(22472)
- 性(22080)
共检索到277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垂龙
通过研究新汇制的性质和一年多以来的表现、汇改后外汇市场和外汇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汇改一年来的货币政策效应和国际游资效应,表明人民币汇制的进一步弹性化改革已成当务之急。其策略和改革方案为:近中期方案是构建和完善汇率目标区制;远期方案是建立完全市场化的汇率制度。
关键词:
人民币汇制改革 人民币升值 BBC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立群 孙运进
一、农村税费改革地区现行农业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农业税税率偏高。 现行农业税正税税率为7%,附加率为20%,综合税率为8.4%。这一税率与改革前农业税15.5%的平均税率比较是降低了不少,但是,如果把按土地的常年产量计征的农业税换算为按增加值或商品的流转额来征收,我国现行农业税税率并不低。首先,我国目前耕地生产的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题组
本文认为,目前的财税体制仅是改革进程中的过渡性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财税体制改革。主要改革建议包括:政府财政应改变计划经济中“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理念,将满足社会公共服务作为财政的惟一目标;进一步转变财政职能,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建立起公共财政支出体制;以“积极稳妥、局部调整、逐步到位”的方略推出第三次大的税制改革,调整和完善税制体系;基本理顺和规范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和管理体制;基本完成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加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支出的约束;加强财政对经济结构的调整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苹英
财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及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周苹英新财税体制运行三年多来的实践表明,无论是对经济活动和财税运行机制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暴露出许多不完善之处。*一、新财税体制运行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一)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划分中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娟
我国输配电价改革已初步引入了现代规制理念和方法,为现阶段电力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明显降低了工商企业用电成本。为适应价格规制现代化和未来竞争性电力市场建设要求,切实维护电力消费者利益,输配电价改革需在三个方面继续推进:一是优化价格结构,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二是妥善处理交叉补贴,促进效率与公平;三是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设计,提高监管机构的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
输配电价 激励机制 规制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龙
1.继续深化资源税改革。一是扩大征税范围。将水资源、所有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海洋资源等纳入课征范围。考虑到目前全面开征资源税有一定的难度,可采取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办法,直至实现全面覆盖。可首先将地热、矿泉水等水资源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将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海洋资源等纳入征收范围。二是提高征税标准。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莫增斌
产权改革需要进一步内化□莫增斌[关键词:改革绩效制度瓶颈产权内化][莫增斌,国家计委工作人员、经济学博士。北京,100824]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政府计划权力的收缩和下放,产权已部分地实现了由政府向微观经济组织和个人的内化,但这种内化是不彻底、不对称的...
关键词:
改革绩效,制度瓶颈,产权内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红霞 张康
新形势下的绩效预算作为深化中期预算改革的"标配",是预算管理制度上的一场突破性变革,如何确保国家财政的每一分钱都能花到实处,是全社会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中期预算框架下的绩效预算改革目标是将预算管理模式从投入产出型转为结果导向型,从而完成由政府管"钱袋子"到管好政府的"钱袋子"的重大转变。树立中期预算全程绩效的理念在中期预算框架下要大力倡导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各级政府要承担起推
关键词:
绩效预算 中期预算框架 绩效预算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景安
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张景安(国家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十多年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全国上下千百万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卓有成效和创造性的实践。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开辟了崭新的局面和广阔的战场。建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德勇
1.继续深化全口径预算管理。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的基础。在前期全口径预算管理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未来还应继续深化改革。全口径预算管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行政层次上所有政府收支都应由财政部门统揽,即必须应由财政部门统一行使所有政府收支的日常管理权,这是全口径预算管理的阶段性目标。二是所有政府收入必须接受立法机构的控制,也就是所有政府收支规模、收入筹集、支出用途都必须由各级人大授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天勇 张弥
本文从我国土地体制改革和立法的目的入手,阐述了土地体制改革中应调整好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粮食安全与房价等社会安全的关系、土地改革和立法与财政体制改革的关系以及农民土地保障与推进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并提出了改革和形成合理的地方政府房地财政收入渠道、延长土地使用年期、形成稳定的土地物权以及开征房地产交易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建议。
关键词:
土地体制改革 财政体制 税收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涛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必须加快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既包括转换和完善国营企业内部的经营体制,也包括改革国家经济机关对国营企业管理的体制。转换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是为了调动企业内部每个劳动者的积极性。这就必须打破“铁交椅”、“铁工资”和“铁饭碗”;把善于管理和懂技术的人选拔到企业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使技术人员能有充分发挥他们创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束金中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从1994年1月1日开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外汇体制改革措施,内容丰富,成效显著,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我国外汇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问题 我国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总的来说,运作平稳,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未能预料到的不协调现象,值得引起我们深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流明
在充分肯定税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要冷静地分析在新形势下新税制遇到的问题。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以成熟的、理想化的市场模式为基本出发点,在经济发展处于高速度和高通胀并存情况下进行的。它基本放弃了税收对经济的主动调节及激励功能,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我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和市场环境并不完善的现实,使税制缺乏适应变化的灵敏性和灵活性,以致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变化,使新税制税基的完整性受到严重损害。文章认为“轻税严管”模式比“重税松管”模式的效率要高。当前宏观环境与1994年税制改革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税收制度也应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尤其在鼓励高科技、鼓励投资、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