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6)
2023(12006)
2022(10327)
2021(9565)
2020(8056)
2019(18956)
2018(18674)
2017(35111)
2016(18958)
2015(21992)
2014(21875)
2013(21539)
2012(20552)
2011(18736)
2010(19427)
2009(18404)
2008(18009)
2007(16133)
2006(14564)
2005(13552)
作者
(54744)
(45905)
(45639)
(44112)
(29492)
(21858)
(20930)
(17749)
(17327)
(16307)
(15935)
(15318)
(14800)
(14644)
(14626)
(14228)
(13463)
(13446)
(13121)
(13095)
(11709)
(11284)
(11076)
(10522)
(10499)
(10413)
(10015)
(9891)
(9198)
(9080)
学科
(99366)
经济(99263)
管理(47288)
(44248)
方法(38098)
(34877)
企业(34877)
数学(33504)
数学方法(33287)
中国(27615)
(22720)
地方(21328)
(21056)
(19015)
(18663)
业经(18155)
(17293)
贸易(17275)
(16783)
(14779)
金融(14777)
农业(14659)
(14228)
银行(14206)
(13878)
地方经济(13797)
(13739)
(13079)
环境(12889)
审计(12198)
机构
大学(282342)
学院(277862)
(132366)
经济(129963)
研究(105684)
管理(100193)
理学(84910)
理学院(83894)
管理学(82702)
管理学院(82149)
中国(81341)
(61380)
(61294)
科学(59413)
(54373)
研究所(48616)
财经(47949)
中心(46545)
(44264)
(43592)
经济学(43375)
(42389)
北京(39661)
经济学院(38885)
(37601)
师范(37317)
(36852)
业大(36050)
财经大学(35382)
农业(34329)
基金
项目(172936)
科学(135914)
研究(129440)
基金(126927)
(110737)
国家(109480)
科学基金(91915)
社会(85497)
社会科(80978)
社会科学(80951)
基金项目(65753)
(63941)
教育(59336)
自然(55211)
(54444)
自然科(53825)
自然科学(53805)
自然科学基金(52886)
资助(52664)
编号(50916)
成果(43859)
(40768)
重点(39602)
(38582)
国家社会(36716)
课题(36089)
教育部(35469)
(35074)
中国(34805)
(34202)
期刊
(154174)
经济(154174)
研究(95329)
中国(62865)
(48770)
学报(41266)
(40543)
科学(38478)
管理(37225)
大学(31758)
教育(30480)
学学(29565)
(27692)
金融(27692)
农业(26966)
经济研究(26763)
财经(25600)
技术(22954)
(22327)
业经(20660)
问题(20364)
(18339)
世界(17155)
国际(16332)
(15463)
技术经济(15335)
统计(14211)
经济问题(12817)
(12668)
理论(12294)
共检索到444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国家审计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根据地审计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审计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认识和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国家审计思想的理论依据,总结国家审计思想的理论创新,不仅是当前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财政与监督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国家审计思想的基本理论依据。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在战争中艰难探索,努力实现国家审计思想的理论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国家审计思想的理论创新涵盖四个维度: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二是坚持党领导审计监督工作的政治基础,三是坚持审计监督为人民服务的群众基础,四是坚持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审计实践基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史卫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财政理论研究,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成立专门机构,组织财政理论研究,而且不少党的领导人亲自进行了财政理论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财政理论体系,不仅为各个时期党提出财政政策,进行财政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新中国财政工作做好了理论与人才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财政理论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鲜明特点并取得辉煌成就。党的初创时期,干部教育实现从不自觉进行到自觉开展的转变;在革命实践中砥砺成长;善用统一战线整合资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真正开始独立领导干部教育事业;体系初成;于波折中建树斐然。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已见完整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与延安整风运动相得益彰。解放战争时期,体系进一步完善;巩固并扩大民主教育统一战线;向"新型正规化"迈进。据此,新时代干部教育工作获知如下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始终以党和国家的时代任务为中心;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健全制度,以学习型政党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田小军  周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孕育与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收获期,具有鲜明的求实精神、时代精神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肜新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及其先后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奠定了生存基础,初步形成了具有根据地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逐步建立了根据地财政金融体系,搞活了商贸流通。可以说,在外援不足、生存艰难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军需民用,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经济工作和军事斗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为中国发展道路框架形成孕育了历史基因,从各个层面为新中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斌   张应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文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制定;全面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实现了理论升华;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得到深化实践。党的文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形成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是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来制定和实施文化教育工作方针;二是始终充分体现文化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三是始终根据具体形势和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灵活实施文化教育工作方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换  刘儒  杨颖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广泛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的重要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生成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实践依托。从探寻救亡图存之路的中国革命的实践之需,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播阵地的平台支撑,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敢于斗争、不断进行思想解放的学术氛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播的理论话语四个维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传播的内生性逻辑,对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新境界、全面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贤华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中国特色"的首创。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及采取的决策和措施,不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道路,也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茂  
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性质、基本经济国情及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科学的经济分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点,并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禹钟华   郑一鸣  
<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与国民党政权下的白色金融形成鲜明对照,两者之间内涵迥异、差别巨大,国民党的失败也首先表现在其金融的崩溃,而共产党领导的金融助力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不断走向胜利。历史充分证明了红色金融的生命力。
关键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家涛  马鑫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满足革命斗争需要和民众通邮需求,创办了交通邮政事业;基于革命战争形势的变化和交通邮政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办邮政业务,制定实行相应的邮资政策;或采取免费寄递政策,或收取低廉邮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邮资政策先后经历了土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分散到有限统一的苏区邮资,抗日战争时期免费寄递到有限邮资的抗日根据地邮资,以及解放战争时期边区全面推行邮资到各大解放区各自统一邮政资费标准等不同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邮资政策,既是党探索党内交通邮政组织向邮政企业化经营转变的表现,更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全国统一的邮资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实践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命年代里,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银行业,随着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而不断发展。从相关史料与文献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银行业在巩固革命政权,发展根据地经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有效抵制敌人的经济封锁和金融掠夺,以自己的财政金融力量支持革命战争,确保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伟大历史使命等方面,均承担着自身的社会责任,为其后我党领导的金融事业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国家银行的社会责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云  罗曦  
要对一定历史时期"农民的政治行为究竟发展与否"予以严谨而全面地评判,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考量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政治行为的发展和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其具体表现为政治行为方式的多样、政治行为深度的加深,以及政治行为广度的扩大三个方面。此三个考量维度比较全面而合理地证明了这一时期农民的政治行为为何是发展的或进步的,因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不失为一个可供借鉴的考量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军  乔夏阳  
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整体上受到了西方现代性的入侵。在经济政治制度、知识体系、价值信仰方面产生极大的变化,农村文化遭遇到严重的发展困境,其中西方政治文化引发的嬗变,传统文化改良的不彻底,使近代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武化"严重、公权力失信、被主流社会阶层边缘化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相通之处,使之有效的锲入了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农民成为了革命的主体与中坚力量,并最终成为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军  乔夏阳  
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整体上受到了西方现代性的入侵。在经济政治制度、知识体系、价值信仰方面产生极大的变化,农村文化遭遇到严重的发展困境,其中西方政治文化引发的嬗变,传统文化改良的不彻底,使近代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武化"严重、公权力失信、被主流社会阶层边缘化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相通之处,使之有效的锲入了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农民成为了革命的主体与中坚力量,并最终成为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