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6)
2023(15561)
2022(12844)
2021(12289)
2020(9971)
2019(22691)
2018(22504)
2017(43016)
2016(23701)
2015(26707)
2014(26555)
2013(25867)
2012(23592)
2011(20739)
2010(20968)
2009(19119)
2008(19034)
2007(16718)
2006(14535)
2005(13018)
作者
(66396)
(54885)
(54544)
(52082)
(35206)
(26249)
(24874)
(21413)
(20932)
(19648)
(18721)
(18401)
(17531)
(17440)
(16986)
(16966)
(16326)
(16167)
(15843)
(15611)
(13703)
(13475)
(13106)
(12656)
(12384)
(12253)
(12235)
(12227)
(11092)
(10873)
学科
(90913)
经济(90806)
管理(72758)
(67857)
(57814)
企业(57814)
方法(39163)
(33348)
数学(33087)
数学方法(32715)
中国(27559)
(25138)
(22325)
业经(21716)
地方(19421)
(19208)
技术(18490)
理论(17900)
(17612)
财务(17544)
财务管理(17492)
企业财务(16646)
农业(16170)
(15248)
银行(15200)
(15178)
贸易(15163)
(14714)
金融(14713)
(14660)
机构
大学(328493)
学院(325799)
管理(128934)
(128544)
经济(125673)
理学(110907)
理学院(109719)
研究(108570)
管理学(107907)
管理学院(107313)
中国(82219)
(70258)
科学(66539)
(66510)
(54169)
财经(49898)
(49175)
中心(48948)
研究所(48757)
(48666)
业大(46446)
(45247)
北京(44712)
(43699)
师范(43275)
(39520)
(39415)
经济学(38926)
农业(38192)
财经大学(36970)
基金
项目(219438)
科学(172142)
研究(164295)
基金(157723)
(136353)
国家(135167)
科学基金(116501)
社会(102363)
社会科(96836)
社会科学(96809)
(85897)
基金项目(83418)
教育(75696)
自然(74302)
自然科(72575)
自然科学(72559)
(71534)
自然科学基金(71236)
编号(67750)
资助(64021)
成果(56023)
重点(48852)
(48045)
(47347)
课题(46721)
(46319)
创新(44203)
项目编号(42336)
国家社会(41841)
教育部(41563)
期刊
(143491)
经济(143491)
研究(101695)
中国(66618)
(54567)
学报(50441)
管理(48913)
科学(45874)
(44737)
教育(42085)
大学(38508)
学学(35683)
农业(31029)
(29926)
金融(29926)
技术(29326)
财经(24983)
经济研究(23096)
业经(22924)
(21279)
图书(19491)
问题(18614)
理论(16743)
(16451)
科技(16132)
技术经济(15736)
实践(15290)
(15290)
(15001)
现代(14836)
共检索到490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志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比较财政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也遇到了问题,这首先是市场化改革对比较财政学的研究重点提出了革新的要求,即从以前重在比较市场型财政与计划型财政,转向比较不同的市场型财政,从而丰富了比较财政学研究,此即所谓"新比较财政学"。本文拟探讨新比较财政学的框架、研究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敬年  关永强  
一何廉(1895—1975),字淬廉,我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1895年生于湖南邵阳县硖石口,1919年赴美国留学;1926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对于国家行政机构和所得税征收过程的一个比较研究》,旋即接受南开大学邀请,归国任财政学和统计学教授。回国伊始,何廉就对国内十余所名校的经济学教学进行了考察。他发现,作为一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响  
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财政学理论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机制更为复杂,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汲取他国经验,探索财政风险的有效规避方式。[美]大卫·N.海曼著、张进昌译《财政学: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0版)一书立足财政学基本原理展开研究,基于则政学理论、政策、实践三个维度,深入广泛地探讨了财政学理论在公共政策中的当代应用,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机性,资源丰富、内容详实、时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生  
"公共财政学"作为当代主流财政理论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解释力和预测力严重弱化。"新市场财政学"就是针对当代主流财政理论的这个问题所构建的一个新范式。在论文中,笔者主要是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以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当代主流财政理论存在的致命缺陷,阐述了新市场财政学通过重新定义市场模型,重新解释政府(以及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企业(以及以企业为代表的私人部门)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而为重构具有强大解释力和精准预测力的财政学范式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路径。论文以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理论建设与发展的历程为线索介绍了新市场财政学范式形成的简要过程,同时从核心概念体系、理论渊源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三个维度描述了新市场财政学范式的基本特征,初步阐释了探索构建新市场财政学范式的目的是要增强财政科学的解释力和预测力这一财政基础理论研究的宗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生  
公共财政学作为当代主流财政理论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解释力和预测力严重弱化。"新市场财政学"就是针对当代主流财政理论的这个问题所构建的一个新范式。在论文中,笔者主要是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以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当代主流财政理论存在的致命缺陷,阐述了新市场财政学通过重新定义市场模型,重新解释政府(以及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企业(以及以企业为代表的私人部门)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而为重构具有强大解释力和精准预测力的财政学范式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路径。论文以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理论建设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曲岩  
《财政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但一个时期以来,忽视《财政学》课程教学规律的创新探索,采用单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授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率低下。鉴于此,深入分析《财政学》学科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提高《财政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闫坤研究员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学科骨干力量合力撰写的《新中国财政学研究70年》,已于2019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系》之一。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财政制度建设和新中国财政学发展70周年。70年来,在新中国的财政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蓉  黄洪  
行为财政学是行为经济学与财政学结合的产物,它借助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传统财政学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以使财政学更接近现实,更富解释力。行为财政学不仅在理论上是一个全新的、尚待发掘的领域,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行为财政学的分析框架和行为财政学的研究内容两方面,对国外行为财政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为进一步研究行为财政学提供了前进方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娟  
本文研究财政学主流从德国范式到美国范式的演变史。文章通过对不同语言的“财政”一词进行文献研究,认为财政学产生于德国而非英国;然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还原经济学如何一步步取代财政学的历史过程。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财政学并非经济学的分支,二者产生的土壤与哲学根基都不相同;第二,经济学的几次变革反映出其内在逻辑的不一致,无法作为财政学的理论基础;第三,当代主流财政学与现实脱节的原因在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是矛盾的,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的财政实践在向德国学习,而英美的公共经济学却取代德国财政学,成为财政学的主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继芳  
在亚当·斯密创立财政学以来的几个世纪里,公共财政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引起了西方财政学研究思路的转变——公共经济学(又称公共部门经济学)的产生。然而,这种发展和转变也引起了"公共财政"和"公共经济"使用上的一些混乱。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应用还没有深入到财政领域、公共财政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勇  
财政学是介于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之间的一门学科。财政学科建设首先需要建立在准确界定财政学学科属性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财政学教科书的演变对财政学学科属性进行了探讨。财政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强中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现实的理论研究。本文还对"公共财政"提法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雍君  
为系统回应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提出的棘手而紧迫的挑战,还原财政学作为重量级人文社会学科的地位,打破根深蒂固的学科与学派思维以重建财政学的知识图谱至关紧要。唯有如此,财政学才能解读视野更宏大更悠远、内涵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类公共生活问题。这项意义非凡的工作理应遵循智识化和集成化原则。智识化建构并非把知识篮子装满,而是把知识之灯点亮,用以引导提对问题和正确思考。集成化建构旨在把体量庞大而相对凌乱的财政学知识,条理分明地梳理为一个简洁精致且极具拓展性的逻辑框架,涵盖作为财政学研究对象的社会物品,以及由"财政安排-财政权力-财政资源-公共政策与服务"展开并延伸至财政场域和公共价值的研究体系。本文定义与诠释了支撑这一知识图谱的核心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鉴别了中国当代财政改革的两项核心命题,即契合公民财政偏好和深化财政共同体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洪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学的基本课题蒋洪在不同的体制背景条件下,财政学所研究的基本课题是截然不同的。传统的计划经济实际上将整个国民经济置于政府的直接支配和控制之下,并由计划来决定绝大部分消费、生产和分配活动,研究制定计划的原则、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政府行政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敏杰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强调,注重财政的现代国家职能而非传统市场职能。国家是政治学的核心范畴,经济学只研究市场和市场视角下的政府,不研究国家。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财政研究从以市场为中心转向以国家为中心,意味着财政学要逐步从经济学主导转变为政治学主导,从市场中的补充性职能转向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职能,从而改变以往经济学视域的财政学"只研究政府、不研究国家"的状况。与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国内的研究相比,本文强调了财政职能的国家化,并对财政学的政治学转向提出了设想,即必须摆脱经济学传统下对于市场效率的过度关注,逐步转向新时代对于国家治理政治的决定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