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77)
- 2023(19382)
- 2022(16301)
- 2021(15155)
- 2020(12461)
- 2019(28016)
- 2018(27830)
- 2017(52773)
- 2016(28590)
- 2015(31959)
- 2014(31604)
- 2013(31419)
- 2012(28805)
- 2011(26075)
- 2010(26407)
- 2009(24813)
- 2008(24187)
- 2007(21665)
- 2006(19533)
- 2005(17481)
- 学科
- 济(122287)
- 经济(122149)
- 业(104141)
- 管理(89797)
- 企(84550)
- 企业(84550)
- 农(52427)
- 方法(47716)
- 数学(37704)
- 业经(37383)
- 数学方法(37305)
- 农业(34955)
- 中国(34390)
- 财(33552)
- 地方(29021)
- 制(23942)
- 学(23650)
- 务(22456)
- 财务(22383)
- 财务管理(22351)
- 技术(22038)
- 和(21489)
- 贸(21386)
- 贸易(21369)
- 企业财务(21146)
- 理论(21058)
- 环境(20714)
- 易(20693)
- 划(19056)
- 策(19047)
- 机构
- 学院(410848)
- 大学(404350)
- 济(165787)
- 管理(163893)
- 经济(162232)
- 理学(140581)
- 理学院(139049)
- 研究(138442)
- 管理学(136870)
- 管理学院(136129)
- 中国(106516)
- 京(86798)
- 科学(85037)
- 农(78645)
- 财(75024)
- 所(69491)
- 业大(64067)
- 中心(63512)
- 江(63267)
- 研究所(62775)
- 农业(60010)
- 财经(58913)
- 范(54882)
- 北京(54654)
- 师范(54420)
- 经(53417)
- 州(50987)
- 院(50029)
- 经济学(47676)
- 经济管理(44214)
- 基金
- 项目(274047)
- 科学(216349)
- 研究(204660)
- 基金(197427)
- 家(171047)
- 国家(169419)
- 科学基金(146346)
- 社会(129939)
- 社会科(122730)
- 社会科学(122697)
- 省(109046)
- 基金项目(105071)
- 自然(93146)
- 教育(92076)
- 自然科(90909)
- 自然科学(90890)
- 划(89946)
- 自然科学基金(89257)
- 编号(85611)
- 资助(78997)
- 成果(68698)
- 发(62319)
- 重点(60842)
- 部(59490)
- 创(58227)
- 课题(57971)
- 创新(53794)
- 国家社会(53019)
- 科研(51365)
- 项目编号(51063)
- 期刊
- 济(198028)
- 经济(198028)
- 研究(121179)
- 中国(84146)
- 农(78231)
- 学报(62498)
- 管理(62065)
- 科学(60132)
- 财(57959)
- 农业(52948)
- 大学(48210)
- 教育(46009)
- 学学(45727)
- 融(39078)
- 金融(39078)
- 业经(38346)
- 技术(36312)
- 经济研究(28681)
- 财经(28170)
- 业(27270)
- 问题(26008)
- 经(24156)
- 技术经济(21270)
- 版(20869)
- 科技(20262)
- 现代(19929)
- 图书(19673)
- 商业(19281)
- 资源(19164)
- 世界(18873)
共检索到622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桂英
在经济双循环的新格局背景下,少数民族乡村充分发挥本地尚有大量自在自然和清洁的人化自然的独特优良环境的先天优势,探索出全主体之间围绕生态生产自觉分工合作、全过程清洁种植生产、全场域的区域协同,产业融合,多级循环等主要路径的全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生产出市场需求量大且附加值高的全生态农产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对于有效衔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格局 少数民族 乡村 全生态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丽
高效生态农业是顺应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也是推动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筑基之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将为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增续动力,是在新时代中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需充分认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综合研究与分析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构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技术体系及生产系统,从而有力推动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效生态农业 乡村振兴战略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然 张鹏 李云飞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推进生态农业绿色转型制度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生态农业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农业资源保育能力稳步增强,生态农业产地环境保护能力稳步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了重要部署,指出应当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观念来发展生态农业,规划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提升生态农业发展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农业发展已经有一些成果,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农业 特色农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龚婷 罗之勇
随着广西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全区民族乡村女教师队伍规模在不断壮大,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但是传统文化的式微、去性别化的制度安排以及身份焦虑、职业生涯阻隔等因素,也在阻碍着乡村女教师队伍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女教师 发展关键 路径依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丽芳 董蕾
乡村振兴战略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互动关系,二者协同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面临着乡村文化娱乐消费不足、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等困境。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产业的"民族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明确地区资源优势;抓住高新技术的机遇,为文化产业赋能;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深入开发和打造文化IP。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忠伟 桂琳 刘芳
本文设计了"北京市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分析"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为进一步准确掌握北京市少数民族乡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全面实现北京市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乡村经济 评价 北京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鲍宏礼 管轴笋
本文从对比的角度,分析说明生态农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1)大力推行绿色食品认证制度;(2)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3)加强生态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4)大力宣传和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科学知识,健全和完善生态农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5)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对生态农业的投入;(6)发展生态农业产品的生产,倡导消费生态农业产品的时尚;(7)建立“绿色农业”食品市场;(8)全面禁止高毒和高残留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建立病虫害预防控制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生态农业 发展 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娜 柴智慧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51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在乡村生态振兴语境中探究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时期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呈现出农业资源节约保育水平有效提升、农业产地环境持续改善、农业绿色产品供给优质多元、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效显著的全新面貌。但也要认识到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存在绿色支持力度不足,政策效应无法有效发挥;农户生态意识缺乏,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随意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约束成为发展短板;绿色农业科技供给不足,技术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下一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应在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促进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科技研发与供给实现科技兴农四个方面予以重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华 董双丽
“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态治理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新型的农村生态治理在发展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模式以及治理手段等方面均有所转型。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态治理仍存在理念滞后、主体单一、制度缺位以及手段落后等问题。本文则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的农村生态转型发展现状、问题以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发展理念树立、制度与组织建设、技术创新以及生态文明教育等角度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生态转型 生态治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雨萍 邓祝仁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乡村的影响广泛深刻,对乡村生态伦理的构建所起的作用尤其引人关注。本文在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视野下,着重探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构建乡村生态伦理的影响这一特殊而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问卷分析和文献检索,以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月柿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例,研究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下乡村生态意识的变迁,经过一系列分析和细心的验证、研究得出,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能给乡村生态伦理建设带来积极、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潜藏着一些值得警惕而应未雨绸缪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乡村旅游 生态伦理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红宇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农业在实现总量安全、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多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经历了从现代农业1.0版向4.0版逐渐演变的过程,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被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坚持优先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以多元化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通过明确重点任务和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 多元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坤 王美婧
在当前寻求东北经济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但东北经济的增长决不能以牺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代价来获取,而要力图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实现共赢的局面。民族文化生态是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它与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协调发展,让寻求东北少数民族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可能。本文提出要在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健全政策法规、培养独立创新精神等方面,加快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 东北少数民族 特色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方镇
绿色壁垒是当今国际贸易环境中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且不断加强的一种贸易保护方式。绿色壁垒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量下降、出口收益降低,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生态农业产业化既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把绿色农产品的产加销联接为一个整体,发挥整体功能,提高经济效益,是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方法。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应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
关键词:
绿色壁垒 生态农业 产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鹏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进步,近几年农业发展迅速,但同时面临严重的农业生态资源环境问题,转变农业绿色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绿色生态化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农业高效、安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形式,也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本文以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出发点,提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绿色发展 产业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昶霖 南丽军
2019年是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交汇之年,在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后,需要谋求在农业生产与农村建设方面的新发展,为此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作为新时代指导农业突破发展瓶颈、取得新发展的总抓手和总指引。文章通过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引出能够实现农业新发展新动能的概念,通过介绍农业发展新动能的概念,寻找实现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路径与方法,接着在进一步解释农业发展新动能的内涵与外延的过程中,介绍新动能的培育方法,并提出在培养新动能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推进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建言献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 新动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