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2)
2023(2722)
2022(2170)
2021(2022)
2020(1638)
2019(3372)
2018(3293)
2017(5927)
2016(3086)
2015(3304)
2014(2615)
2013(2466)
2012(2149)
2011(1874)
2010(1984)
2009(1946)
2008(1919)
2007(1855)
2006(1602)
2005(1309)
作者
(7439)
(6294)
(6193)
(5626)
(3855)
(2937)
(2686)
(2331)
(2256)
(2133)
(2090)
(2029)
(2025)
(1945)
(1847)
(1835)
(1812)
(1774)
(1754)
(1664)
(1468)
(1424)
(1418)
(1392)
(1373)
(1370)
(1350)
(1319)
(1234)
(1190)
学科
管理(14307)
(14036)
(13348)
企业(13348)
(9975)
经济(9968)
技术(9750)
技术管理(8362)
中国(3814)
业经(3471)
方法(2984)
(2818)
银行(2813)
(2761)
(2757)
(2727)
(2429)
金融(2429)
(2385)
理论(2359)
地方(2174)
数学(2144)
数学方法(2110)
产业(2081)
(2076)
(1775)
(1765)
贸易(1762)
(1745)
信息(1707)
机构
学院(38272)
大学(37780)
(16952)
经济(16680)
管理(16566)
理学(14226)
理学院(14088)
管理学(13937)
管理学院(13839)
研究(12246)
中国(9586)
(7624)
(7575)
科学(6623)
(6033)
财经(5800)
中心(5603)
(5337)
(5251)
经济学(5250)
(4913)
商学(4854)
商学院(4800)
研究所(4775)
(4737)
北京(4664)
经济学院(4651)
(4649)
师范(4622)
业大(4419)
基金
项目(26327)
科学(21981)
研究(20588)
基金(19154)
(16534)
国家(16383)
科学基金(14826)
社会(14338)
社会科(13669)
社会科学(13665)
(11219)
基金项目(10087)
(9252)
教育(8892)
创新(8866)
(8797)
自然(8587)
自然科(8454)
自然科学(8452)
自然科学基金(8308)
编号(7417)
(7219)
资助(6401)
国家社会(6276)
(6097)
重点(5910)
(5897)
成果(5837)
(5574)
课题(5510)
期刊
(18646)
经济(18646)
研究(12607)
中国(9701)
管理(8437)
(6086)
教育(5623)
科学(4904)
技术(4425)
学报(4182)
(4139)
金融(4139)
科技(4126)
大学(3641)
(3609)
业经(3325)
经济研究(3314)
学学(3312)
技术经济(2973)
财经(2869)
(2541)
(2402)
论坛(2402)
(2294)
农业(2283)
商业(2019)
问题(2013)
现代(1926)
图书(1833)
经济管理(1725)
共检索到59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正后  
贾校长皱起了眉头,显然感到了压力。平心而论,贾校长很想迅速改变这所学校的落后面貌,他用心选择突破口来点燃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可事与愿违。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贾校长这把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文彬  乔启宇  牛树奎  李慧清  
通过两次地表火模拟实验,测量了地表火的主要燃烧参数,包括火蔓延速度、火焰高度、火墙厚度以及地表火火头前方的风速和温度,并计算得出对应的火线火强度.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火头前方空气中某点温度主要取决火强度和该点与火头的距离;离火头较近时辐射起决定性作用,在离火头距离小于25m以后,随着火头的接近,火头前方的风速有增大的趋势;对于900kW·m-1左右的中能量地表火,火头卷吸作用的范围大于6.5m.定性地说,蔓延速度快,火墙厚度就增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荣  胡海清  
以6年生白桦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火烧强度和火烧时间下对白桦不同部位进行火烧处理(整株主干火烧和枝下主干火烧)后叶片生理代谢的变化及火后恢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处理后0~10 d火烧处理均导致白桦叶片膜脂过氧化,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 o、F'v/F'm、qP、ETR)显著降低;叶片启动了应激机制,抗氧化酶SOD活性和POD活性显著提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表现出一定的抗火性。火烧处理后10 d火烧产生的伤害开始恢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开始下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 v/F o、F'v/F'm、qP、E...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劲  张文文  王秋华  曹恒茂  张曦妍  白万辉  李晓娜  高桂清  
【目的】计划烧除是当前应用最广泛有效的森林可燃物管理措施。研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地表可燃物进行计划烧除时的火行为特征,可有效清理林地易燃物,降低林地火烧可能性,实现林火管理以预防为主的目的。【方法】使用点烧下山火技术在云南松林开展计划烧除。森林防火期内防火前期,在滇中地区新平县照壁山云南松连续分布区进行外业调查,包括样地设置和野外计划烧除点烧试验,记录烧除过程中火行为的动态变化,包括火蔓延速度、火线强度、火焰温度和高度等,评估烧除效果。【结果】滇中地区防火前期,云南松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为11.99%~12.06%,处于干燥、易燃状态。烧除试验表明:火蔓延速度为0.14~0.29 m·min~(–1),火线强度为147~332 kW·m~(–1),火焰温度为386~578℃,火焰最大高度为0.9 m。不同可燃物类型烧除时火行为参数差异显著(P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长坤   杜武豪   徐童   石朗  
电力电缆在长距离输电过程中常出现高差变化的情况,导致电缆出现折弯。为探究多根紧密并排敷设电缆中部(折弯段)被引燃条件下,电缆折弯角度及其数量对下折弯电缆火蔓延行为的影响,该文以三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为试验对象,开展电缆燃烧试验,测量并分析火焰温度、电缆火蔓延时间、平均火蔓延速率等关键燃烧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电缆根数越多,火焰峰值温度与平均火蔓延速率越大;电缆平均火蔓延速率随折弯角度增加而增大, 5根90°下折弯电缆平均火蔓延速率约为5.4 cm/min,约为水平电缆火蔓延速率的1.9倍。这主要是由于电缆折弯角度越大,电缆“火焰附壁”效应与高温熔滴的流淌作用更加显著,增强了电缆未燃区域所受的热对流和热辐射作用,进而导致电缆平均火蔓延速率增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冒海燕  黄润州  杨蕊  周定国  
眼下秋收季节来临,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森林火灾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近些年,全国各地均颁布了禁止或限制秸秆焚烧的种种措施,但一直是屡禁不止。秸秆焚烧似乎成为了各地空气治理一个长久性难题,而且包括农民在内的民众也都知道秸秆焚烧的危害,但农民为何还是坚持要焚烧秸秆?政府的禁令或限制性措施为何会失灵?如何才能让农民主动放弃秸秆焚烧?这些均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赛男  单延龙  宋光辉  韩喜越  高博  
森林地下火是发生在腐殖质层和泥炭层的一种森林火灾,对森林危害极大。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森林地下火频发区域,因此,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林型—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使用Origin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绘图,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不同腐殖质粒径下森林地下火垂直燃烧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当腐殖质粒径为<20目、<40目时森林地下火燃烧时间较短、燃烧充分、燃烧温度高、蔓延速度快;当腐殖质粒径为<60目、<80目时森林地下火的燃烧时间长、燃烧较不充分、燃烧温度和蔓延速度降低;当腐殖质粒径为<100目时由于腐殖质中氧气浓度过小,最终可能会导致地下火熄灭;不同腐殖质粒径的森林地下火燃烧深度与最高温度(除粒径<100目外)和蔓延速度皆呈现正向线性相关关系,即森林地下火燃烧深度越大,温度越高、蔓延速度越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文  闫想想  王秋华  龙腾腾  李晓娜  普俊  丁宗达  
【目的】明确周期性(烧除周期为1年)计划烧除条件下云南松纯林地表可燃物状态,以及这类可燃物相应的火行为特征,探究计划烧除对云南松地表可燃物火行为的影响,为合理评估计划烧除的生态意义以及林火管理与扑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实验室模拟燃烧法,并结合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探究云南省新平县照壁山云南松纯林样地内,计划烧除林分下的可燃物种类、载量、含水率等特征对室内模拟火场温度、火焰高度、热辐射、蔓延速率、烧除率、火强度等火行为的影响。【结果】(1)云南松纯林地表可燃物主要是凋落的松针,外加少量枯落的松枝和球果以及枯死的蕨类,种类较单一且林下可燃物大多为细小可燃物。(2)2018-2020年间,云南松纯林林下地表枯死可燃物含水率的平均值分别为9.39%、8.04%、9.89%,平均载量分别为(0.937±0.303) kg/m~2、(0.926±0.253) kg/m~2、(0.669±0.248) kg/m~2。(3)实验室内模拟火行为包括:火强度为(245.95±130.51) kW/m,火焰高度(0.92±0.22) m,火场温度达(437.5±171.6)℃,热辐射(6.3±0.9) kW/m~2,蔓延速率为(1.1±0.3) m/min,可燃物点着时间为1 s,烧除率为62%左右。(4)自然状态下的云南松的死亡率约为1.33%,在2018、2020年外业调查时,计划烧除下的云南松死亡率分别为0.93%、1.27%,云南松具有一定的抗火性和耐火性。【结论】(1)周期性计划烧除下的云南松纯林:林分郁闭度较大,林下易燃植被较少,以松针凋落物和草类为主。(2)计划烧除可有效减少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地表可燃物的平均载量不到1 kg/m~2。防火期内,云南松林地表枯死可燃物的含水率低于10%,极易被引燃,但火焰高度在0.5~1.5 m范围内,火强度不高于750 kW/m,属于低强度地表火;火场温度高,热辐射强,火蔓延速度一般,火场可人工控制;实验室模拟烧除率高,燃烧效果好。(3)在易火生境以及对火有一定适应性的林分中,开展周期性计划烧除必要且可行。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焦伟冰   陈长坤   杜武豪   石朗  
为探究受限空间流淌火燃烧蔓延规律和温度场分布特征,搭建1∶10缩尺寸受限空间模型,开展7种不同泄漏速率的流淌火火灾试验以及12种不同尺寸的油池火火灾试验,重点分析火源直径、质量燃烧速率和受限空间内的温度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受限空间流淌火根据火源直径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将燃烧分为3个阶段:燃烧扩散阶段、燃烧稳定阶段以及燃烧熄灭阶段。燃烧阶段的转变主要由燃料质量泄漏速率与质量燃烧速率的相对大小决定。当质量燃烧速率与质量泄漏速率达到平衡时,燃料在达到火焰前沿前已完全燃烧,火源直径停止增大,燃烧进入稳定阶段。燃烧稳定阶段时,流淌火和油池火的温度场分布特征相似,随着火源功率的增大,火源根部的温度逐渐降低,而顶棚的温度不断上升。该研究可为受限空间流淌火火灾的探测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树奎  崔国发  雷鸣  李新彬  赵树田  
该文根据北京市怀柔县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和森林分布状况 ,对森林和林区植被的易燃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选取了植物 (树种 )组成、郁闭度、林分年龄、森林类型、坡向、坡度、海拔高度等 7个林分因子作为燃烧性分量 .通过对各小班的燃烧性综合指标的计算、排序 ,划分了 5个森林燃烧性等级 .并在此基础上 ,对喇叭沟门乡进行了防火区划分 ,为制定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舒立福  王明玉  田晓瑞  张小罗  戴兴安  
森林的燃烧过程极为复杂 ,火行为是森林可燃物燃烧的一系列现象的总和。国内外林火研究人员多年来致力于火行为特征的研究描述 ,在火场范围 (周长或面积 )、火焰特征、火强度、火头的蔓延速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 ,其中火强度、火焰高度和火蔓延速度是林火行为的 3大指标。火行为直接受火环境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洁   张清元   王晓天   赵金龙   黄弘  
液体燃料火灾是高原地区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对高原地区的液体燃料储运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该文通过开展低气压条件下不同油池直径(燃烧尺度)的航空煤油池火实验,探究了全过程的燃烧行为,分析了燃烧速率、火焰高度、火焰辐射占比随燃烧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相同直径的油池中,处于低气压条件下的航空煤油在稳定燃烧阶段的燃烧速率低于常压条件下的(前者约为后者的0.58),且火焰与油品表面之间的辐射和对流反馈低于常压下的值,并由此推导出了燃烧速率计算模型。由于空气密度的降低,低气压条件下的火焰高度高于常压下的,基于火焰卷吸理论建立了低气压条件下航空煤油无量纲火焰高度预测模型。火焰辐射占比随油池直径的增加缓慢降低,且相同直径的油池中低气压条件下的辐射占比低于常压条件下的,这主要是因为燃烧时碳烟颗粒的减少。研究结果丰富了低气压条件下大尺度航空煤油油池火实验数据,对于保障高原地区航空用油安全具有实际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华  赵凤君  肖慧娟  李世友  刘世远  杨潇  
为评估火烧迹地灌木林再次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以及火灾发生后的危险性,在滇中安宁地区2006年"3·29"重大森林火灾火烧迹地没有人为干扰的光叶石栎过火灌木林设置样地,通过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并在自制燃烧床内测定火行为,包括活灌木(带枝条和叶)、死灌木和粗木质残体(course woody debris,CWD)的引燃时间、熄灭时间、辐射热、火焰高度和火强度等。结果表明:活灌木的最大火焰高度为70cm,死灌木为60cm,CWD为40cm;活灌木的火强度最大,达到5251.14k W·m-1,为高强度火,是死灌木(2001.74 k W·m-1)的2.62倍,是CWD(2651.28k W·m-1)的...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慎林  普方  李满厚  王昌建  
使用乳化柴油是实现发动机节油减排的重要方式,而含水率是影响乳化柴油燃烧效率的关键因素。为了预防乳化柴油泄漏火灾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文采用直径为150 mm的不锈钢油盘,实验研究了含水率分为0%、5%、10%、15%和20%的油包水(W/O)型乳化柴油池火的燃烧和沸腾特性。根据燃烧速率和火焰高度的变化情况,将乳化柴油燃烧过程划分为初始增长阶段、沸腾燃烧阶段、脉动阶段、稳定燃烧阶段和熄灭阶段,其中前3个阶段的燃烧有水参与,而后2个阶段的燃烧特性与0#柴油池火的稳定燃烧阶段和熄灭阶段基本一致。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沸腾燃烧阶段和脉动阶段的时间呈“增加—稳定—增加”的趋势,而稳定燃烧阶段的时间呈“减少—稳定—减少”的趋势。乳化柴油池火燃烧过程出现了沸腾燃烧并导致火焰高度下降现象。该研究有助于乳化柴油泄漏火灾的风险评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连强  牛树奎  陈锋  陶长森  陈羚  张鹏  
【目的】森林燃烧性是森林被引燃的难易程度和着火后的火行为特征,分析可燃物火行为及燃烧性为妙峰山林场地表可燃物管理、火险区划及森林防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林场内12种主要森林类型调查数据和二类清查资料,选择地表潜在火行为、火环境、可燃物理化性质及床层结构4大类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计算104个小班地表可燃物燃烧性并对地表可燃物燃烧性指数CI进行了排序。【结果】(1)无风条件下104个小班中,各优势树种小班地表潜在火行为有以下规律:针叶林普遍较大且地表火强度达到2 000 kW/m以上、蔓延速度3 m/min以上、火焰高度1.5 m以上,灌木林次之地表火强度700~2 000 kW/m、蔓延速度1.5~3 m/min、火焰高度1~1.5 m,阔叶林较小地表火强度700 kW/m以下、蔓延速度1.5 m/min以下、火焰高度1 m以下。(2)主成分分析表明,地表可燃物燃烧性与火行为指数正相关,与海拔因素负相关,与含水率负相关,与有效负荷量和床层高度正相关。(3)聚类分析表明,小班地表可燃物燃烧性指数CI分为5个等级:高燃烧性(Ⅰ)、较高燃烧性(Ⅱ)、可燃烧性(Ⅲ)、较低燃烧性(Ⅳ)、低燃烧性(Ⅴ)。各燃烧性等级的小班优势树种分别为:油松、落叶松、侧柏等针叶林,位于林场东南、西北部;油松、落叶松、侧柏与栓皮栎、五角枫等针阔混交林,主要位于林场西北部;栓皮栎、黄波罗、五角枫等阔叶纯林,集中于林场东南、西北部;山桃、荆条等灌木林及少数栓皮栎林、黄波罗等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林场东北部;荆条、山杏、鼠李、绣线菊等灌木,主要位于林场西南和中部。【结论】以油松、落叶松等针叶林为主的小班地表潜在火行为普遍较大,极易形成高强度地表火,易发生树冠火;燃烧性受到火环境、火行为和可燃物的影响,特别是可燃物有效负荷量、床层高度、海拔和含水率因子;高燃烧性和较高燃烧性小班多数位于林场北部、西北部,要注重对不同燃烧等级小班分类管理、科学巡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