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
- 中国(2)
- 学院(2)
- 研究(2)
- 社会(2)
- 社会学(2)
- 中国社会(1)
- 中国社会科学院(1)
- 人民(1)
- 人民政府(1)
- 克(1)
- 县(1)
- 商业(1)
- 大学(1)
- 学(1)
- 室(1)
- 府(1)
- 所(1)
- 政(1)
- 政府(1)
- 民政(1)
- 江(1)
- 江苏(1)
- 江苏省(1)
- 沛(1)
- 沛县(1)
- 省(1)
- 研究室(1)
- 研究所(1)
- 社会科(1)
- 社会科学(1)
共检索到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旧西藏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或逐水草而居,或人畜混住,居住条件恶劣。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着力改善农牧民群众生活条件,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尤其是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以来,广大农牧民实现了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住有乐居。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垂敬
在当前迁村并居热潮中,建设什么样的农民新房,怎样建房,让"转型升级"后的农民新居更为科学使用,成为江苏省沛县政府和国土部门面临的一个具体而现实的问题。江苏省沛县胡楼新村创新建设了低层的"1+2户型"农民新居模式,符合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需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文博
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而"新农保"保障水平较低,我国农村养老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保养老"三种基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农村社区,尤其是农转居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也为探索和发展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作为服务平台和粘合剂的作用,调动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另一方面,要从社会、行政和市场这三个逻辑面向出发,实现保障主体、筹资机制的多元化。目前,应重点完善家庭支持福利政策和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