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5)
- 2023(13927)
- 2022(11857)
- 2021(11155)
- 2020(9301)
- 2019(21574)
- 2018(21796)
- 2017(41834)
- 2016(22528)
- 2015(25293)
- 2014(25274)
- 2013(24907)
- 2012(22562)
- 2011(20210)
- 2010(20314)
- 2009(18323)
- 2008(17629)
- 2007(15564)
- 2006(13429)
- 2005(11613)
- 学科
- 济(92643)
- 经济(92561)
- 管理(68348)
- 业(67275)
- 企(57601)
- 企业(57601)
- 方法(44763)
- 数学(38844)
- 数学方法(38161)
- 农(23734)
- 技术(23212)
- 中国(22805)
- 业经(21826)
- 财(19499)
- 学(18766)
- 地方(18642)
- 理论(17151)
- 农业(16004)
- 贸(15590)
- 贸易(15580)
- 易(15134)
- 制(14678)
- 和(14622)
- 技术管理(14227)
- 产业(13948)
- 环境(13550)
- 划(13092)
- 务(12556)
- 财务(12468)
- 财务管理(12448)
- 机构
- 学院(317225)
- 大学(316753)
- 管理(131751)
- 济(124412)
- 经济(121708)
- 理学(115260)
- 理学院(114085)
- 管理学(111887)
- 管理学院(111322)
- 研究(100529)
- 中国(72791)
- 京(67412)
- 科学(63791)
- 财(52940)
- 所(49405)
- 业大(48119)
- 农(47701)
- 中心(45822)
- 江(45327)
- 研究所(45305)
- 财经(43339)
- 北京(42486)
- 范(41349)
- 师范(40954)
- 经(39350)
- 州(37283)
- 农业(37282)
- 院(37036)
- 经济学(36302)
- 技术(36233)
- 基金
- 项目(222818)
- 科学(175865)
- 研究(163639)
- 基金(160312)
- 家(139280)
- 国家(138155)
- 科学基金(119902)
- 社会(101882)
- 社会科(96742)
- 社会科学(96716)
- 省(88936)
- 基金项目(85174)
- 自然(78660)
- 自然科(76902)
- 自然科学(76887)
- 教育(75871)
- 自然科学基金(75514)
- 划(73960)
- 编号(66915)
- 资助(66453)
- 成果(53019)
- 创(50127)
- 重点(49523)
- 部(48206)
- 发(47629)
- 课题(46284)
- 创新(46093)
- 科研(42083)
- 项目编号(41563)
- 教育部(41474)
- 期刊
- 济(131589)
- 经济(131589)
- 研究(88928)
- 中国(59147)
- 管理(50007)
- 学报(47461)
- 科学(45524)
- 农(42380)
- 教育(39518)
- 财(38367)
- 大学(36435)
- 学学(34185)
- 技术(32922)
- 农业(30376)
- 业经(22935)
- 融(21804)
- 金融(21804)
- 经济研究(21061)
- 财经(20097)
- 科技(18604)
- 技术经济(18027)
- 图书(17290)
- 经(17187)
- 问题(16767)
- 业(16690)
- 理论(15185)
- 统计(14959)
- 策(14620)
- 商业(14353)
- 现代(14319)
共检索到449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正楚 潘红玉 张蜜
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技术创新。考量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构成情况,按照技术创新难易程度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不同的主导力量,构建为政府推动型、学研驱动型和市场导向型三类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模式。政府推动型模式适用于市场前景不明朗、创新风险大、政府直接或间接介入的重大技术创新领域;学研驱动型模式适用于科技含量较高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市场导向型模式适用于企业有技术创新需求但需要合作研发才能实现的一般性技术创新领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荣 吴晨生 刘彦君 安然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需要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区域型集群式信息服务体系来推动其发展。知识共享是根本,社会信息服务资源整合是途径,文章在紧紧把握上述两点的基础上,从科技情报机构视角,提出联盟式协同创新环境下开展信息服务的3种模式,并就如何推行提出了政策实施路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成春平 禹献云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个知识联盟,通过整合各种优势知识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整合过程基础上,结合知识创新内容探讨联盟知识整合模式,即基于标准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与基于模块创新的知识整合模式,并引入定位理论深入分析联盟成员的知识整合。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各成员准确定位有助于明确其技术创新方向,优化配置各种知识资源,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东华 彭凡
[目的/意义]知识转移是技术创新联盟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已有研究多习惯于将联盟主体同一化,然而现实的联盟成员之间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知识转移策略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使同一主体的转移策略也会动态变化,研究主体知识转移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绩效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根据联盟主体转移策略调节依据的不同对主体进行分类,并采用有限状态机定义基于不同策略的状态转移矩阵,建立契合联盟主体动态反馈行为的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联盟中不同知识转移系数的主体数量在联盟合作初期变化较大,并伴随合作的深入而趋于稳定;联盟主体知识转移系数的调节周期越长,知识转移效果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姚海琳 罗锡铃 曾辉祥 王文强
【目的】突破新材料“卡脖子”技术瓶颈,对于破解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意义重大。作为近年来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新材料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政策能否促进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亟待研究。【方法】本文以2010—2021年中国A股新材料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公共服务平台政策对新材料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的影响,借鉴技术创新系统(TIS)的结构框架探究政策作用机制。【结果】(1)公共服务平台政策促进了平台所在地新材料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2)公共服务平台政策主要通过促进人才集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降低内外部交易成本、深化产学研基础研究合作4条路径促进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3)当企业处于成熟期、主营业务为关键战略材料子行业、位于产业集群内以及产权性质为国有时,公共服务平台政策对“卡脖子”创新的激励效应更显著。【结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促进新材料企业“卡脖子”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未来要围绕“卡脖子”创新所需要的创新资源集聚、创新环境优化、创新网络构建等条件,对该政策进一步优化完善,同时注意分类施策和精准施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德淼
文章以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认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发挥创新的协同性、提高创新的指向性、强化创新的稳定性和深化创新的持续性等方面。同时,发现我国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主要促进了创新的科技成果绩效,抑制了创新的知识成果绩效和经济成果绩效,反映了现阶段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总体水平不高、产业化程度较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勇 朱乾 王志杰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江苏省具有省级以上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的新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新材料企业整体平均创新效率不高,企业间的创新效率差距比较明显,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效应不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提高新材料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莉 尚宇婷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信息共享领域,可解决联盟信息共享安全问题,提高联盟主体信息共享意愿,加深信息共享程度,进而提升联盟信息共享效率。使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和学研两方的信息共享博弈模型,并通过Matlab仿真对影响双方信息共享决策的政府与区块奖励、惩罚力度、边际成本、风险系数5项因素的影响结果与演化逻辑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信息共享过程相比,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其共享过程中的各项因素的关键参数值产生了较大影响,更容易推动双方实现均共享的理想均衡状态,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有条件的联盟应致力于区块链技术与联盟信息共享网络的融合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因素组合协同策略,促进联盟的可持续高速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姚升保
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决策问题。首先,基于合作伙伴选择的"3C"原则,从兼容性、资源与能力、承诺3个维度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其次,针对该决策问题具有指标关联性强和指标取值难以量化的特点,提出一种集成模糊逻辑、网络分析法(ANP)和多准则折衷优化解法(VIKOR)的模糊组合决策方法,基本思路是利用模糊网络分析法设定关联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折衷优化解法确定折衷备选方案。最后,通过将该模糊组合决策方法应用于某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伙伴选择,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静 武小平
本文通过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信任行为的特征,应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群体信任关系,构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群体信任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群体信任关系包含多重均衡结果,专用资产投资、联盟超额收益和背信惩罚等因素影响了信任关系的演化路径与结果,据此提出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互信关系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演化博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群 胡大伟
文章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问题:政府引导不够、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研究开发投入偏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发展,应当明确激励政策、选好联盟模式、加强沟通引导。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三大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双美 王昶 耿红军
建立适合国情的系统高效的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模式,是支撑国家智能制造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综合应用技术创新系统和科学-技术-商业化理论,从创新突破主体、重点领域、着力点和举措四个方面构建分析框架,归纳美国和日本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模式,对比分析两国模式异同及其差异背后的原因。研究表明:美国采用政府引导-双轮驱动-多主体协同模式,日本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助推-科研院所配合模式。两国模式均呈现服务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知识管理、构建创新生态的特征,但在角色定位、重点领域、着力点、举措方面各有侧重,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的历史文化、国际地位和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本文借鉴美国和日本的实践经验模式,结合中国情境,提出优化中国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关键新材料 创新突破模式 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素璋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为了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主要形式,而对创新联盟以及创新联盟网络的管理能力也因此成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文章超越了现有大多数联盟能力研究所采取的单一分析层面的做法,着重探索了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联盟能力的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的多因素互动机制。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联盟能力的多维动态框架,包括组织维度的战略和结构以及个体维度的能力等因素,分别从战略锚定、支持结构和联盟思维等方面阐述了企业联盟能力构建的途径和方法,强调组织层面的因素与个体层面的因素之间的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玉宏 黄勇 江山
技术创新联盟对知识产权共享的要求以及知识产权外部效应与知识产权垄断属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联盟成员之间的知识产权利益冲突。遵照法律,设定合理的知识产权规则是技术创新联盟有效构建和运行并实现自身创新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技术创新联盟知识产权规则涉及前景、背景知识产权的归属、获取、转让、传播以及法律规制等方面。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联盟 知识产权 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程
日本"VLSI技术研究组合"被认为是官产学合作实施赶超型技术创新的一个杰作,曾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本文对该研究组合的成立背景、组织管理、主要成就等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对政府将存在竞争关系的大型骨干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组织起来,成立产学研研发联盟的意义和关键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