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96)
- 2023(17564)
- 2022(14954)
- 2021(14282)
- 2020(11847)
- 2019(27474)
- 2018(27448)
- 2017(51695)
- 2016(28321)
- 2015(31978)
- 2014(31785)
- 2013(30498)
- 2012(27956)
- 2011(24978)
- 2010(25851)
- 2009(23746)
- 2008(22753)
- 2007(20006)
- 2006(17761)
- 2005(15836)
- 学科
- 济(103980)
- 经济(103851)
- 管理(81378)
- 业(77479)
- 企(67580)
- 企业(67580)
- 方法(47166)
- 数学(40488)
- 数学方法(39665)
- 中国(34693)
- 融(28763)
- 金融(28761)
- 财(27985)
- 农(27788)
- 银(27717)
- 银行(27665)
- 行(26643)
- 制(25696)
- 业经(25418)
- 理论(23036)
- 地方(22414)
- 学(22338)
- 技术(21796)
- 农业(18383)
- 务(17619)
- 贸(17546)
- 财务(17539)
- 贸易(17528)
- 财务管理(17503)
- 教育(17247)
- 机构
- 大学(383084)
- 学院(382856)
- 管理(148807)
- 济(145545)
- 经济(141852)
- 理学(127707)
- 研究(126990)
- 理学院(126269)
- 管理学(123629)
- 管理学院(122927)
- 中国(100086)
- 京(82563)
- 科学(78584)
- 财(69762)
- 所(63435)
- 农(59797)
- 中心(59494)
- 江(58527)
- 研究所(57478)
- 业大(55633)
- 财经(54434)
- 范(53318)
- 北京(52863)
- 师范(52812)
- 经(49370)
- 州(48062)
- 院(46411)
- 农业(46221)
- 技术(44685)
- 经济学(43060)
- 基金
- 项目(256591)
- 科学(200883)
- 研究(191276)
- 基金(182115)
- 家(157889)
- 国家(156482)
- 科学基金(134722)
- 社会(116995)
- 社会科(110737)
- 社会科学(110706)
- 省(103044)
- 基金项目(95677)
- 教育(91351)
- 自然(87130)
- 划(85987)
- 自然科(85185)
- 自然科学(85166)
- 自然科学基金(83595)
- 编号(79678)
- 资助(75791)
- 成果(65835)
- 重点(57923)
- 课题(56781)
- 创(56361)
- 部(55674)
- 发(54507)
- 创新(51990)
- 项目编号(49272)
- 大学(48721)
- 科研(48250)
- 期刊
- 济(162997)
- 经济(162997)
- 研究(116985)
- 中国(87121)
- 教育(60510)
- 学报(59590)
- 管理(58036)
- 农(54621)
- 科学(54221)
- 财(53636)
- 大学(46167)
- 融(45073)
- 金融(45073)
- 学学(42668)
- 技术(38679)
- 农业(37081)
- 财经(26352)
- 业经(26165)
- 经济研究(25302)
- 经(22552)
- 图书(21863)
- 业(19985)
- 问题(19696)
- 科技(19596)
- 理论(18858)
- 技术经济(18735)
- 版(17725)
- 职业(17505)
- 统计(17364)
- 实践(17262)
共检索到585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邵全卯 熊杰 吕华
介绍了浙江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探索出的"新昌实践模式"。新昌实践模式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前置到企业与基层,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课题需求清单,以高校教授导师为课题责任人、企业导师配合指导、研究生团队为实施主体、政府支持企业投入并提供运行保障,形成了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产生了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飞 刘心报 吴红斌 解光军 王磊 季斌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以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探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两融合、三并用、六协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海波 周洁 卢海涛
分析发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存诸多发展矛盾,江西财经大学以案例为载体,遵循案例驱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理实融合”能力培育、强化“持续发展”特色属性和“中国管理”精神内涵烙印的“三个驱动”变革理念,把握“用案例讲好中国管理故事”的核心,围绕Why、Who、What、When和Where五个“W”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5W”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构建起支撑该培养模式的“154”实践应用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陶学文 别敦荣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两种学位,在培养目标上有显著的差异。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主要培养面向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近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于1908年诞生于美国的哈佛大学。我国自1991年设立工商管理硕士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纯青 罗譞 易桂秀
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促使全国各大院校重新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立足我国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紧扣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三个主要教学环节,构建"多元师资、双平台、3S联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解决了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部分导师责任意识淡薄、学生职业认知缺乏、实践教学体系落实不到位三个突出问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迟长春
产学研合作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是高校与产业界、科研院所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交流、合作的过程或活动。文章分析了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在此环节过程中的利益诉求,阐述了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应遵循的共赢原则。并以上海电机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段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为例,说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产学研三方的益处,达到共赢的目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雷丽萍 王晓民 吕兆丰
介绍了首都医科大学为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轨合一",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实施"四证一金"的培养模式后,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并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雯 李健强 于嘉林 张宏彦
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情况,即面向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培养能够胜任与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按照"拓展培养平台,创新培养模式,推进国际合作"的总体改革思路推进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探索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时印 朱育锋 李尚群
认为一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各方职责不够明晰、实践环节弱化和双导师制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建立以职业需求(OccupationalDemand)为导向,以五方协同(Five-partycoordination)为依托,以三段融合(Three-sectionfusion)为关键,以跨域培养(Cross-domaintraining)为途径的OFTC培养模式,说明了实施此培养模式获得的经验。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OFTC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莉 郭耿玉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着重突出其在实践应用层面的特点,"站——校模式"作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界的重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高校之间的紧密配合所形成的"站——校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各种问题,需进一步加以改进。
关键词:
企业工作站 专业硕士 研究生培养 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建峰 车立新 安家荣 俞然刚
本文针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提出了以研究生工作站、校企项目合作、校内实践基地为基础的"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培养情况,分析了该培养模式的具体建立与实践,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相关经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章晓莉 郁诗铭
指出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教学体系不合理、"双导师制"没有充分发挥实际效用、评价模式学术化、内外沟通互动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健全落实"双导师制",创新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靖 束金龙 赵坚
介绍了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情况。上海市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和专业素养提升为重点,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任职资格衔接为突破口,探索开展以"六化"为核心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 培养模式 职业资格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景波 郑仲桥
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学科内涵建设,推进实施基于产教融合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常州工学院面向机械、能源动力、电子信息等专业学位类别,构建了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位一体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产教融合为手段,以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将企业实践、学位论文(毕业设计)、就业创业和科技创新有机整合,为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专业学位 企业实践 毕业设计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宏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其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着重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及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旨在建构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