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9)
2023(5866)
2022(4580)
2021(4182)
2020(2921)
2019(6485)
2018(6135)
2017(9663)
2016(6304)
2015(7247)
2014(6995)
2013(6000)
2012(5216)
2011(4658)
2010(4824)
2009(3956)
2008(3844)
2007(3733)
2006(3171)
2005(2736)
作者
(15056)
(12651)
(12566)
(12238)
(7951)
(5914)
(5712)
(4789)
(4736)
(4660)
(4269)
(4189)
(4137)
(3942)
(3913)
(3838)
(3810)
(3796)
(3720)
(3708)
(3233)
(3220)
(3152)
(3015)
(2845)
(2812)
(2800)
(2799)
(2640)
(2624)
学科
管理(15590)
(13713)
经济(13707)
(11238)
(8482)
企业(8482)
教育(8298)
中国(7822)
教学(7303)
(6407)
理论(6194)
业经(4944)
学法(4901)
教学法(4901)
农业(4540)
研究(4257)
工作(4159)
学理(4079)
学理论(4079)
(3999)
地方(3948)
学校(3858)
方法(3817)
(3163)
数学(3114)
政治(3105)
数学方法(3021)
思想(3020)
技术(2954)
思想政治(2939)
机构
学院(74627)
大学(73974)
研究(23571)
管理(22987)
(22339)
经济(21584)
理学(19355)
理学院(19131)
管理学(18590)
管理学院(18454)
中国(15709)
(15413)
科学(14184)
(14000)
师范(13881)
(13166)
技术(12224)
教育(11956)
(11750)
职业(11476)
(11404)
(10970)
业大(10917)
中心(10761)
(10697)
师范大学(10299)
研究所(9933)
北京(9767)
(9468)
财经(8792)
基金
项目(50133)
研究(43983)
科学(38058)
基金(30122)
(25070)
国家(24767)
教育(24364)
社会(24299)
(23423)
社会科(22884)
社会科学(22876)
科学基金(20878)
编号(20826)
(18590)
成果(18575)
课题(16750)
基金项目(15307)
(15147)
项目编号(12737)
重点(12171)
规划(11893)
(11747)
(11527)
资助(11485)
(11422)
高校(11058)
自然(11051)
自然科(10772)
自然科学(10771)
研究成果(10660)
期刊
教育(28911)
(26421)
经济(26421)
中国(24947)
研究(24171)
学报(11398)
(11029)
大学(9600)
(9555)
管理(9111)
职业(9054)
技术(9020)
科学(8245)
农业(8006)
学学(7757)
图书(7567)
高等(5753)
书馆(5703)
图书馆(5703)
业经(5240)
技术教育(5049)
职业技术(5049)
职业技术教育(5049)
成人(4970)
成人教育(4970)
(4902)
论坛(4902)
(4789)
金融(4789)
高等教育(4594)
共检索到119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亮军  
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着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师资队伍整体实力相对落后、重视高校人才的公共教育缺乏个性的教育引导三大问题,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经费投入不足、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没有完全巩固、高校人才梯队整体实力不够、育人模式改革不够。为此,文章认为应通过实施分类型分层次培养、优化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大力提升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个性教育模式几条途径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治亚  
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全社会乃至全球范围的普遍共识,但其实现过程却并不容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是单个事件,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不仅仅是理念认识问题,也还存在一个大环境和实践操作路径问题,只有全社会各界人士、政府及高校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等各方真正重视,共同努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才可能得以真正提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柳进成  
分析图书情报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及存在的问题,讨论图书情报人才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提出应从提高人员素质和提升能力两个方面加强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奔波  菊梦  高海妮  付雪洁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创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是高校优化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促进课堂实现现代化,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潜能的人才。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预示着高等教育的供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亚玲  
近年来,我国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国家层面,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工程,都在朝着提升质量迈进。然而,改革还需往前推进,关键是要深入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深入到课堂。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的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利  
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教学和社会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知识教育大于能力培养、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精准清晰、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缺乏灵活性、培养方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策,即成立专门的人才培养课题组,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大勇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学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这一根本问题需要在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高校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中得到解决。我们只有根据本校实际,抓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育人环境营造等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并将之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进行深入地思考和大胆实践,才能聚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佛朝晖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内涵发展的永恒主题。人才培养质量有不同的内涵和分类:从范围来看,有宏观质量、中观质量和微观质量;从运行层次上分,包括理念层、制度层和操作层;从内容上来看,有学科建设、课程设计、教育教学、产学研合作和学生管理等。无论如何划分,笔者认为,要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需把握"融合、特色和人本"三大着力点。多元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秀娟  申万兵  丛巍  
在分析个性、个性化教育内涵的基础上,从时代特征、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等方面讨论了新形势下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高等学校实施个性化教育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义光  
本文以互联网+大学安全教育的实践为案例,简要分析了当今社会对安全的高度需求以及高校安全教育难以快速满足需求的困境。文章介绍了如何在实践中深度整合社会优质安全教育资源及整合后提出的基于安全文化育人理念的全新的大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智能匹配、人脸识别等新技术提升安全教育效果。实践结果证明:这种社会化、专业化的课程服务方式(社课)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文章建议有关部门支持建设多门社课,帮助中国高等教育快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其亮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孰是孰非,姑且不论,但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教学质量出现滑坡却是不争的事实。笔者根据自己长期在高校的工作实践,以冷静的思维,积极的态度,从宏观上来对此加以反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高平  王丽娟  
在全球经济长周期深度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必须正视现有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强国"建设内在要求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形成政府、企业、培训机构三者之间有效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职业院校的主渠道作用、社会培训机构的重要补充作用,提升培养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规模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岗位能力提升、技术技能创新,促进技能人才队伍迅速振兴、壮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梁克东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升,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是由治理主体、治理共识、治理工具和治理成效等构成的治理系统,其运行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识别、理解及定位为起点,以此统领治理共识、指引治理主体、规约治理工具,治理主体开发并运用治理工具取得预期治理成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剖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现实,发现在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治理共识的有效达成、治理工具的科学供给、治理成效的持续改进等方面仍面临不少挑战。为此,应着力构建治理主体良性互动长效机制、发挥治理共识激发内源动力作用、优化治理工具多元互补供给结构、提供治理成效持续改进动力源泉,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提供行动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铁传  
人才培养模式需与国家发展模式相适应。当今世情和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选择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决定了我国高校必须确立符合人才强国战略要求的新人才观;落实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氛围;推进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龙月娥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经济现象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是教育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会计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探讨了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