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2)
2023(7242)
2022(5949)
2021(5825)
2020(4757)
2019(10301)
2018(10282)
2017(18914)
2016(10781)
2015(12187)
2014(12427)
2013(12151)
2012(11296)
2011(9889)
2010(10226)
2009(9398)
2008(9346)
2007(8590)
2006(7642)
2005(6743)
作者
(30183)
(26197)
(25270)
(24285)
(15665)
(12282)
(11469)
(10084)
(9721)
(9185)
(8737)
(8502)
(8218)
(8111)
(8071)
(7655)
(7572)
(7380)
(7230)
(7091)
(6520)
(6519)
(6300)
(6140)
(5939)
(5873)
(5710)
(5538)
(5309)
(5198)
学科
(45007)
(38996)
经济(38942)
(38307)
农业(29843)
管理(28307)
(22609)
(17588)
企业(17588)
业经(13585)
(13251)
中国(13181)
财政(12717)
(11139)
地方(10794)
方法(10581)
(10370)
农业经济(9982)
数学(9327)
(9304)
农村(9295)
(9235)
(9233)
数学方法(9221)
财务(9212)
财务管理(9172)
及其(8931)
企业财务(8729)
(8520)
(8266)
机构
学院(147116)
大学(139806)
(58528)
经济(57174)
管理(52409)
研究(51217)
(49245)
理学(44810)
理学院(44403)
管理学(43545)
管理学院(43313)
中国(42034)
农业(37491)
(34420)
科学(31488)
业大(30291)
(29393)
(26820)
中心(25256)
(24870)
研究所(23707)
农业大学(23010)
财经(22541)
(20964)
(20342)
(18615)
(18581)
(18485)
师范(18319)
北京(17888)
基金
项目(94689)
研究(73149)
科学(72419)
基金(65421)
(56950)
国家(56292)
科学基金(47018)
社会(44525)
社会科(41521)
社会科学(41512)
(40103)
基金项目(34631)
编号(32653)
教育(32518)
(31414)
(28756)
自然(28434)
自然科(27715)
自然科学(27706)
自然科学基金(27160)
成果(26869)
资助(25823)
课题(22244)
(21579)
重点(20968)
(20846)
(19786)
(19370)
(18679)
(18573)
期刊
(76326)
经济(76326)
(55375)
研究(43767)
中国(39235)
农业(37291)
(30625)
学报(26232)
科学(21799)
大学(20880)
学学(20114)
业经(18894)
(17447)
金融(17447)
教育(16944)
(16627)
管理(15333)
农村(13614)
(13614)
农业经济(13572)
技术(13376)
(11154)
财经(10968)
问题(10901)
经济研究(9476)
(9283)
世界(9018)
农村经济(8948)
业大(8885)
经济问题(8478)
共检索到238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立承  
1.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制度根源。公共财政应该立足农民负担长期性认识,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立足财政的公共属性,不仅支持生产型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有效提升农村生活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农民低负担条件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借助"民生财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立承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完成和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整体推进,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原有农民负担的内容、形式、区域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把农民负担维持在较低水平仍然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报告提出如下建议: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农民负担反弹的制度根源;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加大财政奖补力度,规范、量力完成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各级财政着力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关注农田水利、农村用电、农村公路等方面问题,为农民可持续低成本利用资源提供保障;加强基层财政部门预算管理,以农村中小学教育、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茂生  陈昌盛  
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令人担心的是“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解决农民负担重与县乡财政困难并存这一矛盾入手。文中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民负担构成,首次提出了新“剪刀差”在其中的影响;深刻揭示了县乡财政困难实情;指出包括“农村费税改革”试点在内的现有主张和方案,由于没有突破农耕社会治税理财思维定式和无法打破“黄宗羲定律”,因而都不可能解决农民负担重与县乡财政困难这对矛盾;本文提出的对策是:废止现行农业税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税制,取消农村居民储蓄利息税;在减少政府层次并精简人员基础上按照大致统一的标准解决基层政权运转和公务员支出需要,政府切实负起义务教育等公共支出责任,公务员安心为人民服务而不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漆先望  吴学刚  杨春健  蒋玉麒  
在新的国内外形势条件下,发展农产品加工是实现农民减负和财政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农村农产品加工发展现状的剖析,提出大力发展我省农产品加工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红贵  
1990年代以来 ,农业的发展由于更多地受到市场的影响 ,出现了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税费过重等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收入增加和负担减轻的两大难题 ,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稳定的发展是很困难的。关于农民增收减负的措施很多 ,关键是要有新的思路 ,采取新的措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亚男  
要实现农民增收减负,笔者认为应从七个方面采取相应的价格对策: 合理制度安排,为农民提供公正、公平发展的政策平台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城乡二元结构和以农哺工的工业化战略,使价格政策向城市和工业倾斜,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之间存在大量的剪刀差。要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首要的是合理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践证明,只有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青  
2 1世纪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中 ,“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 )大概是最严峻的一个挑战。农业收益下降 ,农民收入停滞不前 ,更为严重地是 ,在乡村两级的腐败及对农民的乱收费之下 ,农民的不合理负担之重前所未有。如何有效减轻农民负担 ,提高农民收入 ,理论界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追根朔源 ,农民增收减负的关键是制度的变革。即二元社会结构、税费体制和农村政治体制的变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潘越  纪翔阁  宁博  陈怡萍  
本文立足于中国分地区试点设立清算与破产审判庭的现实场景,从地方财政压力与企业税负的关系入手,深入剖析破产审判改革对于企业减税降负的潜在影响。结果发现,破产审判改革显著降低了地区内的企业税负。机制检验显示,破产审判改革主要通过为地方财政“节流”和“开源”两个途径减轻财政压力,减小地方政府的征税激励,进而降低企业的税负水平。进一步地,从改革成效来看,当地方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来自中央机关单位或更熟知当地情况时,破产审判改革的减税效应更为明显。此外,当地方司法环境较差或僵尸企业较多时,破产审判改革的效果更好。本文不仅有助于市场各方更加全面地洞悉破产审判改革的经济价值,同时还为持续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推动减税降负政策落实,进而激发地区经济活力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之林  
2015年4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三个议题围绕同一条主线展开——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自古以来被视为时务之要。在李克强任上,这种"以减法换乘法"的治理思路尤其清晰。会上还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在谈及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议题时,李克强称其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力措施"。值得玩味的是,这是继2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后,李克强总理第二次公开诠释"减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贵良  孙兴波  石常峰  马超  
对农业水费进行财政补偿可以降低农民用水成本,消除水价上涨影响,是促进农业节水的关键政策。文章首先基于供需角度对农业水费财政补偿进行经济学解析,接着构建农业水费财政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在对农民用水成本承受能力进行分析后进行补偿模式比选,设计详细的补贴流程,测算农业水费财政补偿的节水效应。最后以陕西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结论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曼  修竣强  
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三农"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解决好"三农"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仍有许多制约"三农"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同时随着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制约"三农"发展的新矛盾、新问题将不断涌现,新时期"三农"事业的发展依然离不开财政的支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增加‘三农’支出"为"三农"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