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4)
2023(2327)
2022(2158)
2021(2205)
2020(1752)
2019(4080)
2018(3815)
2017(7206)
2016(3830)
2015(4104)
2014(3909)
2013(3812)
2012(3614)
2011(3357)
2010(3491)
2009(3048)
2008(3117)
2007(3056)
2006(2895)
2005(2719)
作者
(10040)
(8374)
(8345)
(7908)
(5460)
(4051)
(3808)
(3150)
(3109)
(3099)
(2865)
(2783)
(2704)
(2700)
(2679)
(2544)
(2464)
(2462)
(2348)
(2325)
(2120)
(2037)
(1996)
(1921)
(1892)
(1886)
(1883)
(1831)
(1708)
(1628)
学科
(16556)
(15966)
经济(15943)
管理(11734)
(11647)
企业(11647)
(8977)
农业(7076)
地方(5691)
中国(5050)
收入(4818)
业经(4444)
分配(4158)
(4072)
方法(4017)
(3911)
(3837)
地方经济(3326)
(3189)
(3103)
贸易(3100)
数学(3053)
(3027)
数学方法(2985)
经营(2857)
技术(2673)
(2536)
(2511)
银行(2511)
计划(2497)
机构
学院(54471)
大学(52500)
(22843)
经济(22325)
管理(20965)
研究(18851)
理学(17838)
理学院(17641)
管理学(17369)
管理学院(17244)
中国(14110)
(10699)
(10470)
科学(9937)
(9131)
(8402)
(8183)
师范(8143)
中心(8142)
财经(8106)
研究所(8098)
(7388)
(7267)
(7179)
北京(6891)
(6885)
经济学(6359)
师范大学(6287)
财经大学(5808)
业大(5741)
基金
项目(32634)
研究(26672)
科学(26013)
基金(23290)
(19560)
国家(19347)
社会(17099)
科学基金(16489)
社会科(16126)
社会科学(16120)
(12569)
教育(12503)
编号(11783)
基金项目(11715)
(10590)
成果(10327)
资助(9266)
自然(9260)
自然科(9037)
自然科学(9037)
自然科学基金(8905)
课题(8552)
(7929)
(7373)
重点(7336)
(7322)
(7264)
项目编号(7002)
国家社会(6847)
(6690)
期刊
(29789)
经济(29789)
研究(17184)
中国(12186)
管理(9232)
(8436)
教育(8027)
(7769)
科学(7244)
学报(5881)
(5634)
金融(5634)
业经(5618)
农业(5273)
大学(4997)
技术(4771)
学学(4625)
经济研究(4152)
财经(4096)
问题(3861)
(3549)
(3453)
(3269)
论坛(3269)
改革(3261)
(3261)
现代(3139)
国际(3035)
图书(2839)
(2670)
共检索到87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丁谦  
西部是全国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全国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占一半多,有307个(中部208个,其余在东部),至1996年上半年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到2200万人。目前,西部人民的生活得到明显改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沈小波  林擎国  
贫困不仅指收入贫困 ,而且指教育和知识贫困、健康贫困 ,以及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等。贫困的原因不仅仅是缺乏物质资本和公平的收入分配 ,而主要是缺乏人力资本和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反贫困战略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本投入和公平分配 ,同时 ,还要注意人力资本投入和市场制度的引入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赖景生  
新时期西部农村反贫困,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殊的重大战略意义。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资料分析表明,新时期西部农村贫困除了人口数量大分布广之外,还呈现贫困程度深、边境性、民族性与脆弱生态环境空间分布高度一致性等新的特征。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必须将农村反贫困问题纳入其要义之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洋  戴蓬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为了缓解和消除贫困,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反贫困行动,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我国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依据我国政府确定的农村贫困标准,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我们基本解决了上亿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在中国历史上和世界范围内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戴军  
从毕节信贷扶贫实践谈反贫困战略调整戴军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北部,下辖7县1市,国家级贫困县有5个(纳雍、威宁、赫章、大方、织金)。以县(市)为单位,贫困面达62.5%,1995年末,全区总人口为626万人,贫困人口为167.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6.7...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理然  成卓  
文章在分析贫困地区的区域特性的基础上,把贫困地区定位于中国重要的生态保障区、中国原生态文化的发源区、中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区和中国国防安全的前沿阵地;基于贫困地区的功能定位,最后从战略转型与战略目标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调整的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齐超  陈方正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以贫困县为目标载体的县域性瞄准和群体性瞄准方式存在的弊端分析,提出从缩小扶贫目标范围,以小户个体瞄准取代区域瞄准;提高扶贫资源的分配效度;构建由下至上的贫困对象主导型脱贫拉动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反贫困战略调整的构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朝林  
本文分析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和出现返贫的原因,指出在当前扶贫开发的目标已不应是单纯解决温饱,而是遏制返贫、长期富裕。传统扶贫方法在遏制返贫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新时期的脱贫方法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最后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在遏制返贫、长期富裕中的作用,提出了增加人力资本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边志良  
把农村金融教育纳入国家反贫困战略,明确其在金融反贫困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制定农村金融教育中长期规划近年来,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明显扩张,大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工具不断被推广应用。但与此同时,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农户金融素质明显偏低,新型金融工具应用能力薄弱,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明显滞后,制约了中央农村金融反贫困战略的有效实施。为配合国家农村金融反贫困战略实施,2008年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常志霄  
一、中国城镇贫困的估计 目前我国城镇到底是多少贫困人口?尚无统一的说法。以下给出几种估计,可以从不同贫困特征和统计口径来综合地反映我国城镇贫困人口的真实情况。 1.Khan的估计(1998)。 按照Khan所确定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对于中国城镇,每日人均所需食品热量为2100大卡,相应的贫困线为2291元,相当于城镇家庭人均收入的40%。城镇贫困线是农村标准贫困线的1.98倍。这是因为在中国城镇,作为食物能量的每千卡热量的单位成本远远高于农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檀学文   东梅   欧阳鑫   佘德劲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减贫成效显著,但各地区减贫进展差距较大。与此同时,面向联合国2030年消除全球极端贫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反贫困理论研究仍显滞后。为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反贫困理论创新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和宁夏大学主办,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部发展研究院)和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承办的“反贫困理论创新”国际研讨会于2023年8月16日-19日在宁夏银川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巴西、南非、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卢旺达等国家以及世界银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党校、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大学等机构或大学近百位专家学者与会,各界代表、青年学者、研究生等参会人员超过600人。本次会议聚焦“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反贫困理论创新”,共邀请七位学者做主旨报告。对于中国在消除绝对贫困后如何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命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培勇、斯坦福大学罗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魏后凯分别发表题为“夯实消除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中国的“共同富裕”始于0至3岁”和“中国脱贫地区政策和转型方向”的报告。然而,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深陷贫困泥潭,针对这些地区如何实现减贫和发展,北京大学林毅夫和世界银行卢安然分别发表题为“结构变迁与减贫: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和“世界贫困演变和世界银行的思路”的报告。实际上,贫困并非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私人物品”,复旦大学万广华在题为“反贫困的异地社会经济效应:以跨省犯罪为例”的报告中,指出了贫困和贫困治理的外部性问题。另外,贫困分析不能固守传统经济指标,约翰内斯堡大学帕特里克·邦德在题为“无形财富时代的贫困与不平等:气候、自然资源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报告中提示要重视各类无形财富因素。
关键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韩建民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经济增长成为减贫的主要推动力。但是,随着贫困形式的变化,消除贫困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像甘肃这样西部欠发达省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贫困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甚至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其中,部分地区贫困程度还相当严重,贫困原因错综复杂,是集"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传统"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深度贫困。因此,采取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能力;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坚持产业富民取向,推动全民创业行动;把贫困地区妇女的扶贫作为重点;积极采用和推广新型的扶贫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军林  
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条件最恶劣,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贫困问题发生最广泛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地域位置的封闭性加上恶劣的生态条件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具有强烈的区域个性,同时也决定了反贫困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没有可以照抄照搬的现成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的独特性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形成符合当地实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是要调整扶贫策略;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