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8)
- 2023(7906)
- 2022(6735)
- 2021(6496)
- 2020(5361)
- 2019(12070)
- 2018(11791)
- 2017(22843)
- 2016(12294)
- 2015(13643)
- 2014(13182)
- 2013(12826)
- 2012(11909)
- 2011(11027)
- 2010(11536)
- 2009(10993)
- 2008(11073)
- 2007(10116)
- 2006(9303)
- 2005(8439)
- 学科
- 济(47926)
- 经济(47881)
- 管理(43090)
- 业(40545)
- 企(36019)
- 企业(36019)
- 贸(20021)
- 贸易(20007)
- 易(19446)
- 方法(18501)
- 数学(14932)
- 技术(14725)
- 数学方法(14697)
- 财(14224)
- 中国(13382)
- 农(13270)
- 制(11826)
- 业经(11540)
- 策(11266)
- 技术管理(10962)
- 地方(9706)
- 银(9201)
- 银行(9195)
- 理论(9175)
- 行(8787)
- 学(8518)
- 融(8475)
- 金融(8473)
- 务(8243)
- 出(8219)
- 机构
- 大学(175856)
- 学院(175503)
- 济(79456)
- 经济(77899)
- 管理(67740)
- 研究(60239)
- 理学(57245)
- 理学院(56669)
- 管理学(55868)
- 管理学院(55492)
- 中国(46231)
- 财(38562)
- 京(36356)
- 科学(32033)
- 所(29830)
- 财经(29188)
- 江(28201)
- 中心(26688)
- 研究所(26355)
- 经(26223)
- 范(24939)
- 师范(24829)
- 经济学(23986)
- 北京(23371)
- 州(22515)
- 院(22053)
- 经济学院(21487)
- 农(21207)
- 财经大学(21155)
- 师范大学(19794)
- 基金
- 项目(105926)
- 科学(85125)
- 研究(84290)
- 基金(76682)
- 家(64714)
- 国家(64143)
- 科学基金(55401)
- 社会(54424)
- 社会科(51771)
- 社会科学(51759)
- 省(40814)
- 教育(39014)
- 基金项目(38682)
- 划(34449)
- 编号(34372)
- 自然(32857)
- 自然科(32128)
- 自然科学(32121)
- 资助(31601)
- 自然科学基金(31572)
- 成果(30066)
- 创(25049)
- 课题(24976)
- 部(24527)
- 重点(23800)
- 发(23516)
- 创新(23514)
- 国家社会(22254)
- 性(22131)
- 教育部(21851)
共检索到283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汉林 胡骏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峰 孙洪波
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只有整体对外贸易政策,没有针对特定地区的贸易政策,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融入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我国对拉美和非洲的贸易政策逐渐清晰,其目标、工具、内容、实施机制日益明确、多样、丰富、完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伊霖 武芳
当前,非洲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外部因素影响,发展并不稳定。非洲区域内贸易发展虽较稳定并且具备发展潜力,但占比较低。非洲区域贸易便利化程度低是阻碍区域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不佳、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国内市场准入过高,以及边境管控和标准问题都阻碍着非洲地区贸易便利化合作发展。因此,非洲各国应努力达成共识,破除各种障碍,推动区内贸易便利化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非洲对外贸易 非洲区域内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志娜
利用1995~2012年数据定量考察了非洲内部贸易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结论显示长期以来内部贸易在非洲整体贸易的份额仅占10%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地区。阻碍非洲内部贸易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纳为:非洲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区域内非关税壁垒不断增加、经济结构互补性差以及其他因素。对此,进一步研究了扩大内部贸易对非洲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中国为促进非洲内部贸易的外贸政策选择。
关键词:
非洲 内部贸易 中国 外贸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席雅菲
非洲大陆具有丰富的地下资源,有“世界原料库”之称。石油、天然气、黄金、钻石、铁矿、铜矿及铝矿等稀有金属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更兼有丰富的热带经济作物,使非洲在世界市场贸易额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非洲大陆包括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6.4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涨,原油进口增势日趋强劲,中非积极推进原油领域产业合作,成效显著,惠及双方。2001—2018年,中国自非洲原油进口总量持续攀升,但占比逐年下滑;来源集中,结构不尽合理;层次偏低,下游产业拓展有限;不稳定因素错综复杂,外部竞争博弈激烈;距离相隔遥远,沿途风险显著。新时期,中非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增进互利共赢,构筑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永健 孙斌
战后美国与亚洲的经济关系经历了几个时期的转变: 第一个时期是在本世纪70年代以前。当时美国国内的经济重心是在大西洋沿岸的东部地区。由于历史的联系,美国的国际经济关系重点在于两个地区:一是欧洲,二是美国的后院——拉丁美洲及加勒北海地区。50年代与6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战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与此同时,亚洲大多数国家正忙于清理战争留下来的废墟,经济落后,发展缓慢。对于美国来说,这一时期美国在亚洲的政治和军事利益要比经济利益重要得多,在美国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方洁
美国贸易政策的调整与转变方洁(武汉大学)USForeignTradePolicy:AdjustmentAndChange¥ByFangJiefromWuhanUniversityTS'seconomicpolicyisChangingintotrad...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绪永 徐建培
近年来,中国对非洲出口持续增加,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但相关产业对非直接投资并无起色,特别是中国对非洲FDI大多流向了资源性行业。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文章认为非洲区位因素不利于中国非资源性行业进行FDI,区位因素并非非资源性行业FDI的关键决定因素,中国企业可以选择其他地区进行投资。但区位因素是资源性行业的关键决定因素,这导致中国企业对非洲资源性行业投资数量增加。本文指出实现对非贸易投资可持续发展,中国应优化贸易投资结构,扩大贸易投资领域。
关键词:
中非贸易 对非投资 中非国际经济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光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额连年增长.特别是1988-1991年,年平均出口增长率为15.1%,1991年外贸总额达到了135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19.1亿美元,占世界第13位.然而,我国对外贸易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主要贸易伙伴是香港、日本、美国、德国、独联体及新加坡、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额约占我国贸易总额的70%,而中非贸易近年来仅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3%.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明
非洲石油的储量和产量都较高,而且非洲石油有其种类多、质量好、开采成本低等独特的优点。与产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洲的石油消费量较低,因此非洲石油的对外输出是其石油工业的主要特点。中国从非洲地区石油进口的数量和份额正逐年提高,中国已成为非洲的第二大原油出口目的国。在未来的中非石油合作中,中国要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稳定非洲"贸易油"份额,提升"份额油"比重并且创造性地实施中非石油合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
非洲 石油 互利共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曹晋丽 宋微
六十多年来,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援助政策不断调整,援助额大幅增加,援助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本文从美国对非援助政策演变及援非的效应两个方面对美国的援非政策进行综合评价。一、美国对非洲援助的政策演变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对非援助政策不断调整,援助额也随着政策的转变不断变化。结合援助政策变化的特征,本文大致将美国对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