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77)
- 2023(3202)
- 2022(2820)
- 2021(2739)
- 2020(2228)
- 2019(4844)
- 2018(4917)
- 2017(8572)
- 2016(5058)
- 2015(5695)
- 2014(5807)
- 2013(5574)
- 2012(5221)
- 2011(4977)
- 2010(5412)
- 2009(5203)
- 2008(4957)
- 2007(4492)
- 2006(4438)
- 2005(4245)
- 学科
- 济(16745)
- 经济(16720)
- 管理(16549)
- 业(11107)
- 企(8637)
- 企业(8637)
- 环境(8533)
- 学(7526)
- 农(6921)
- 资源(5894)
- 生态(5829)
- 中国(5480)
- 土地(5413)
- 地方(5078)
- 方法(4976)
- 制(4711)
- 划(4652)
- 农业(4642)
- 业经(4237)
- 银(4069)
- 银行(4061)
- 和(4036)
- 财(3977)
- 行(3914)
- 发(3663)
- 理论(3636)
- 数学(3629)
- 数学方法(3517)
- 融(3384)
- 金融(3384)
- 机构
- 学院(72470)
- 大学(72179)
- 研究(27244)
- 管理(25670)
- 济(23677)
- 经济(22861)
- 中国(22362)
- 理学(20724)
- 理学院(20440)
- 管理学(19957)
- 管理学院(19839)
- 科学(18826)
- 京(17115)
- 农(15868)
- 所(14471)
- 江(13889)
- 中心(13765)
- 业大(13266)
- 研究所(13050)
- 财(12439)
- 农业(12180)
- 范(11220)
- 北京(11218)
- 省(11168)
- 师范(11091)
- 州(10952)
- 院(10181)
- 财经(9127)
- 师范大学(8862)
- 科学院(8594)
- 基金
- 项目(47262)
- 科学(36357)
- 基金(33414)
- 研究(33248)
- 家(30297)
- 国家(30048)
- 科学基金(24900)
- 社会(19847)
- 省(18844)
- 社会科(18676)
- 社会科学(18673)
- 基金项目(17672)
- 自然(17166)
- 自然科(16549)
- 自然科学(16543)
- 自然科学基金(16224)
- 划(16221)
- 教育(14802)
- 资助(13452)
- 编号(13345)
- 成果(11237)
- 重点(11179)
- 发(10167)
- 课题(9911)
- 部(9667)
- 计划(9251)
- 创(8939)
- 科研(8937)
- 科技(8466)
- 创新(8423)
共检索到121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晓斌 石师
本文面向新时期耕地保护的多元需求,以系统理论为核心指引,阐释总结了耕地生态保护修复的基本内涵和关键问题,尝试为深化新时期耕地生态保护修复理论研究、推进其方法探索提供补充思路,以期为促进耕地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美球 刘桃菊
耕地保护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基于《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结合新时期耕地保护策略,诊断制约耕地保护实效的主要问题,探讨提升耕地保护实效的对策,对于切实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具有积极意义。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的实效并不乐观。我国新时期耕地保护策略明确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耕地保护社会机制的改革方向和回归了耕地占补平衡的产能本质。但存在有耕地保护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华甫 张凤荣 许月卿 安萍莉 管玉婷
虽然实施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国耕地保护仍然无法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动态平衡。尤其在类似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仅仅倡导一般意义上的耕地保护已无法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必须重新审视城市居民需要导向下的耕地功能,并把保护耕地提升到保护耕地多元化功能的高度,是大城市耕地保护可能出路。耕地功能即耕地满足人的多种需要的功用。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性和层次渐进特征,在人的需要的不同发展阶段,耕地的主次功能各异,且前者的发展与后者的演替具有协同性。对北京而言,城市居民需要阶段性与耕地功能的演替相对应。文章以恩格尔系数和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北京城市居民水平和需要发展阶段分别进行界定和验证,以此为基础提...
关键词:
北京 城市居民需要 耕地功能 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成鹏 刘飞 郧文聚
本文结合自然资源部开展的耕地生态保护修复典型调研活动,对黑龙江省五常市耕地生态保护、拜泉县水土流失治理、海伦市黑土厚沃耕层保护等做法与经验,作了梳理和提炼,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扬子 宋敏 胡灿
识别耕地关键性生态系统服务有助于明确耕地保护的关键点和侧重点,推动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转型以及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耕地保护政策。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运用选择实验法获得了公众对耕地资源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偏好和支付意愿,并通过潜在分类模型揭示其偏好异质性,从而识别了该地区耕地资源的关键性生态系统服务,为实现差别化的耕地保护政策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结果表明,公众对于保护耕地从而获得相应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较普遍的支付意愿;公众对耕地多种生态功能的偏好存在异质性且耕地的调节服务为该地区的关键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此外,公众对耕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偏好和需要存在主次之分。最后,本文从立足耕地生态功能持续推进耕地保护转型以及基于耕地生态功能的竞争与协同明确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的关键点和侧重点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文山 周晓燕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人口的增加,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如何保护耕地,能不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成了对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考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文件)下发后,中央就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出台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意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出了新时期耕地保护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和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为加强和改进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原则。我们必须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文件)下发后,中央就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出台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意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出了新时期耕地保护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和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为加强和改进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原则。我们必须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如海 王黎明 谭梦 吕剑成
本文系统梳理总结江苏省近年来在耕地占补平衡方面的实践探索,立足新时期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新时期 实践与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殷卫平
切实保护耕地国家土地管理局综合计划处处长殷卫平实现总量控制,切实保护耕地是"全国土地利用九五计划"的首要任务。为实现"九五"期间和2010年耕地保护的目标,保证"九五"期末全国粮食总产达到4500─5000亿公斤,土地利用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加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耕地是一个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质量和生产能力由光、温、水、土等自然因素和农田基础设施等人为因素共同决定。本文分析了决定耕地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要将良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妍华
发展土地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严格保护耕地,势必造成对土地开发和土地市场交易的限制,尤其是对城市增量土地市场的限制;全面发展土地市场必然要求开发农业用地为城市建设用地,引起耕地面积减少。这一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并非不可调和,它们之间既有矛盾的方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关键是如何利用统一的方面,抑制矛盾的方面,全面利用综合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最终使土地资源利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保护耕地 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开发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庆媛 刘燕 杨人豪 杨凯悦
耕地休耕是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视域,提出耕地休耕应重点优化休耕区域布局、完善休耕补偿体系、强化休耕地利用及管理,并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耕地治理、耕地用途管制制度等相结合,全面健全耕地休耕制度等思考性建议。
关键词:
耕地休耕 制度思考 “三位一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丰爱平 刘建辉
健康、富有活力的海洋是海洋强国的标志之一。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形成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开发利用空间格局;通过实施重大工程进而修复海洋生态功能,提高海洋保护利用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美丽海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是国土生态统一保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面临的内涵不明、目标定位不清和实践总结不足等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萌
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大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占用一部分耕地 ,但如何防止盲目滥占耕地 ,防止侵占农民利益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 ,面对巨大的超额利润 ,管住“圈地”治本的措施要靠机制和制度 ,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具体化、规范化。文章从建立企业占地规模与行业特点挂钩的制度、用地听证制度、“农转非”土地表土的再利用制度和形成有利于保护农民权益的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