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65)
2023(21549)
2022(17832)
2021(16640)
2020(13642)
2019(31044)
2018(30835)
2017(58824)
2016(32214)
2015(36187)
2014(36306)
2013(35652)
2012(32722)
2011(29715)
2010(30095)
2009(28002)
2008(27484)
2007(24993)
2006(22481)
2005(20436)
作者
(95553)
(79511)
(78992)
(74975)
(50481)
(38161)
(35778)
(31194)
(30377)
(28565)
(26948)
(26781)
(25549)
(25445)
(24698)
(24266)
(23596)
(23438)
(22880)
(22767)
(20045)
(19865)
(19510)
(18484)
(17863)
(17835)
(17828)
(17716)
(16144)
(15884)
学科
(136512)
经济(136348)
(109000)
管理(96818)
(89020)
企业(89020)
方法(55905)
(52971)
数学(45471)
数学方法(44740)
中国(39518)
业经(39205)
(35585)
农业(35296)
地方(30944)
(27898)
(27016)
理论(24609)
技术(23686)
(23482)
财务(23388)
财务管理(23347)
(23133)
贸易(23113)
(22656)
(22382)
企业财务(22087)
(21160)
银行(21095)
(20600)
机构
学院(463032)
大学(458613)
(183833)
经济(179779)
管理(179423)
研究(158938)
理学(153596)
理学院(151877)
管理学(148988)
管理学院(148166)
中国(121767)
科学(99697)
(99480)
(89891)
(84311)
(81433)
研究所(73760)
业大(73355)
中心(72146)
(72076)
农业(69342)
财经(65900)
北京(62987)
(61764)
师范(61122)
(59767)
(58008)
(57473)
经济学(53752)
(51496)
基金
项目(307267)
科学(241152)
研究(224798)
基金(220386)
(193078)
国家(191310)
科学基金(163686)
社会(140848)
社会科(133113)
社会科学(133073)
(122761)
基金项目(115659)
自然(106109)
自然科(103642)
自然科学(103618)
教育(102988)
(102101)
自然科学基金(101765)
编号(92999)
资助(90669)
成果(75518)
重点(69271)
(68687)
(66465)
课题(64825)
(64569)
创新(59863)
科研(58108)
国家社会(57384)
教育部(56331)
期刊
(216440)
经济(216440)
研究(137015)
中国(98846)
(87676)
学报(76344)
科学(70670)
管理(69839)
(65354)
农业(59383)
大学(58361)
教育(55613)
学学(55068)
(44362)
金融(44362)
技术(42960)
业经(39791)
经济研究(32598)
财经(32149)
(31242)
问题(28458)
(27594)
(24199)
技术经济(23923)
图书(23173)
科技(22691)
现代(21463)
世界(20783)
商业(20703)
业大(20606)
共检索到707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瑞英  卢远方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选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河南具有悠久的农业农村发展历史,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研究河南农业农村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不仅能够带动河南农业农村的发展,对其他兄弟省份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继承  
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计算和对比分析,发现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仍处于第一次农业现代化阶段,同时又面临着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的挑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破解农业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资金匮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科技进步,做好农业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效对接等关键工作,使河南省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芳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特色现代农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河南省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特色农业经营规模化;加快农产品市场建构,实现特色农业流通现代化;加快农业科技发展,实现特色农业生产科技化等,全面推进河南省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党耀国  刘思峰  王建平  
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进行分析 ,认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于 80年代中期 ,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并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农业产业化的六种形式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延昕  
在"互联网+农业"全面推进的2016年,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再次被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关键的位置,农业现代化进程迈入新时期。新时期的农业现代化需要依托农业科技的创新、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产业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凭借"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新路径。本文从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分析出发,得到了金融支持实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并发现了当前时期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路径矛盾,最终提出了创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路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延昕  
在"互联网+农业"全面推进的2016年,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再次被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关键的位置,农业现代化进程迈入新时期。新时期的农业现代化需要依托农业科技的创新、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产业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凭借"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物联网等新路径。本文从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分析出发,得到了金融支持实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并发现了当前时期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路径矛盾,最终提出了创新新时期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路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雷廷军   王俊  
<正>围绕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稳步提升农业大灾保险、完全成本保险参保率水平,扩大保险保障覆盖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丽凤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有效途径,本文依据农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结合唐山城乡二元结构特点,从土地集中经营、农业高度产业化、农民素质提升、完善的社会化服务角度,研究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问题;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研究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与模式,为唐山农业经济发展政策性导向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敬一  
所谓新时期,是指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现在这一历史时期。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卫生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原有的卫生筹资渠道发生了变化,新的筹资渠道短时期内又未能形成,致使农村卫生机构房屋破旧、设备短缺、人才匮乏,相当多的农村卫生院难以为继,濒临倒闭。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上解体。特别是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河南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农村卫生服务的状况,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建设,经过15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的、令人鼓舞的成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红玲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城乡发展融合、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适用于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与耦合协调度测算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及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划分其耦合与协调阶段类型。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郑州、许昌与洛阳新型城镇水平居于河南省前列,周口、南阳、驻马店与商丘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名列前茅;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高值区集聚在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南部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处于中高水平拮抗耦合阶段,多数城市已达到高水平拮抗耦合,北部地区耦合强度远高于南部,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的耦合高值区串联成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隶属于轻度失调,多数城市已达到濒临失调,中部、南部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北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红玲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际平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中部农业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基地,作为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以保证农业生产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本文以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例,探讨中部农业生产区农业保险经营和发展模式的选择及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倩倩  
随着河南省作为国家粮食核心生产区地位的确立及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作用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剖析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困境,提出推进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立足省情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探索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要把培育职业化农民为重点,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的人才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娇娜  
当前,农业现代化化建设体系已初具规模,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在农村环境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传统产业转型困难重重,历史遗留问题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环境经济发展模式推广不足等。为此,应积极探索环境经济发展道路,有效控制农村环境污染,加强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构建生态补偿制度,严格落实关键岗位环保责任制,有序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香玲  李小建  朱纪广  史焱文  
以河南省108个县市单元为依据,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但其差异逐渐减弱。(2)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的基础上,部分县市发展水平下降。(3)各县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步调不一,导致部分地区不同年份发展水平差距变大。(4)各县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存在高值集聚现象,且呈逐渐弱化趋势。(5)热点区和冷点区逐渐减少,次热点区和次冷点区相对增加,农业现代化发展极化趋弱;热点区与次热点区、冷点区与次冷点区呈核心-外围模式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