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9)
2023(9817)
2022(8243)
2021(7696)
2020(6340)
2019(14192)
2018(13686)
2017(26885)
2016(14471)
2015(16237)
2014(16405)
2013(15927)
2012(14959)
2011(13376)
2010(13918)
2009(13228)
2008(12532)
2007(11687)
2006(10511)
2005(9775)
作者
(38728)
(31525)
(31210)
(30214)
(20224)
(14933)
(14798)
(12306)
(12138)
(12004)
(10614)
(10501)
(10013)
(10005)
(9969)
(9947)
(9362)
(9271)
(9261)
(8996)
(7950)
(7777)
(7507)
(7337)
(7297)
(7230)
(7181)
(6970)
(6330)
(6193)
学科
(54967)
经济(54909)
(44181)
管理(40568)
(35868)
企业(35868)
(27486)
金融(27484)
(26658)
银行(26655)
(25761)
中国(25094)
方法(20435)
(17966)
(17136)
(17113)
数学(16576)
数学方法(16346)
业经(15771)
地方(15551)
理论(12140)
(11997)
财务(11966)
财务管理(11932)
产业(11791)
中国金融(11402)
企业财务(11358)
农业(11235)
(11026)
(11022)
机构
学院(198156)
大学(192091)
(84580)
经济(82517)
管理(74870)
研究(62052)
理学(61661)
理学院(61053)
管理学(60165)
管理学院(59764)
中国(59599)
(45545)
(39589)
财经(34261)
(32960)
科学(32625)
中心(32234)
(30795)
(29766)
(27368)
经济学(26561)
(26147)
研究所(25854)
北京(25549)
财经大学(25229)
银行(25163)
(25057)
(25010)
(24997)
师范(24822)
基金
项目(117311)
研究(94880)
科学(92406)
基金(82413)
(67790)
国家(67090)
社会(59756)
科学基金(58773)
社会科(56705)
社会科学(56696)
(47463)
教育(43181)
基金项目(42112)
编号(41287)
(38047)
成果(35223)
资助(34783)
自然(34125)
自然科(33298)
自然科学(33293)
自然科学基金(32745)
课题(28981)
(26996)
(26109)
重点(26050)
(25621)
项目编号(25505)
(25211)
(24642)
国家社会(23723)
期刊
(100326)
经济(100326)
研究(68521)
中国(44193)
(43319)
金融(43319)
(35776)
管理(28999)
教育(25149)
(24209)
学报(21010)
科学(20867)
技术(17955)
大学(17427)
业经(17232)
财经(17190)
学学(15995)
经济研究(15530)
农业(14995)
(14792)
问题(12437)
理论(11058)
(10832)
图书(10360)
实践(10070)
(10070)
(9918)
论坛(9918)
现代(9911)
国际(9910)
共检索到326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晓军  梁高杨  
金融市场回归实体经济是2017年国家对金融工作的重点要求。十九大报告同时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并完善金融监管,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文化产业是新生代实体经济中的代表,是金融行业重点发展的对象。但存在诸多问题,中小型文化企业固定资产少、投资收益周期长,加之国家限制银行对文化产业投资,同时金融市场对文化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诗林  周帅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把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今年的“两会”则对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领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深意,精准识别各类风险隐患,深入研究防范化解风险的路径是当前金融领域最为重要的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贾昂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迎来发展的战略机遇,并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结构不尽合理,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融资约束,金融与文化产业间的有效对接存在诸多障碍,制约了文化金融的发展。基于此,文章系统的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产业与金融对接的问题及原因,对金融对接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金融端、产业端、外部环境等方面逐个分解剖析,最后对如何解决我国文化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具体来讲,一是政府加强外部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贾昂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迎来发展的战略机遇,并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结构不尽合理,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融资约束,金融与文化产业间的有效对接存在诸多障碍,制约了文化金融的发展。基于此,文章系统的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产业与金融对接的问题及原因,对金融对接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金融端、产业端、外部环境等方面逐个分解剖析,最后对如何解决我国文化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具体来讲,一是政府加强外部文化产业环境的建设;二是加快金融端对接文化产业的创新;三是文化产业端的主动调整来匹配金融端的需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贾昂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迎来发展的战略机遇,并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结构不尽合理,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融资约束,金融与文化产业间的有效对接存在诸多障碍,制约了文化金融的发展。基于此,文章系统的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产业与金融对接的问题及原因,对金融对接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金融端、产业端、外部环境等方面逐个分解剖析,最后对如何解决我国文化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具体来讲,一是政府加强外部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军红  李军岩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旨在加快文化与金融合作的相关政策,推动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进程,文化金融合作取得了重要成果,目前我国已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但需注意的是,尽管文化产业具有发展潜力大、收益高、前景好的优势,但多数金融机构由于文化创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收益不稳定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而对文化金融仍持审慎观望的态度,导致文化资源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对接困难,成为困扰文化创意企业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征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还存在很多空白。互联网金融除具有传统金融的风险外,还面临互联网本身所带来的风险,这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可从监管标准、监管主体、风险预警及监管评估等方面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管华  刘京生  
我国的金融风险是一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有的制度性风险,此种风险的特殊性、隐蔽性,更应引起重视。文中对如何防范与化解这种制度性金融风险,提出了新的思路,即通过深化改革,在金融制度创新的同时,进行整个经济体制与企业组织体制的制度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征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还存在很多空白。互联网金融除具有传统金融的风险外,还面临互联网本身所带来的风险,这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可从监管标准、监管主体、风险预警及监管评估等方面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对策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管华  刘京生  
我国金融风险的制度性成因及对策探讨袁管华刘京生由于90年代国际金融领域发生的几起重大事件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已成为各国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尽管我国受国际金融风波的影响不大,但是,在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我国金融业潜伏的巨大风险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征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还存在很多空白。互联网金融除具有传统金融的风险外,还面临互联网本身所带来的风险,这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可从监管标准、监管主体、风险预警及监管评估等方面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卫中  
金融风险源于经营金融业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是多年积聚起来的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在金融领域的综合反映。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变化莫测 ,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竞争法则不太齐备 ,由于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 ,使得金融风险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此 ,认真研究当前金融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和化解对策 ,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孔合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也积聚了多种金融风险。因此,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切实预防和逐步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我国金融风险的现状出发,全面分析了我国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化解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玉颖  刘志洋  
"保险+期货"模式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具体来讲,论文认为"保险+期货"模式的不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投保方的相关参与者成本高;第二,场外看跌期权的期权费高,交易对手风险高,保险公司盈利有限。论文在"保险+期货"模式基础上,提出了"银行+期货"运行模式,并认为"银行+期货"运行模式与"保险+期货"模式相比,有五个主要的优势。最后,论文就如何发展"银行+期货"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