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5)
- 2023(13667)
- 2022(11026)
- 2021(9837)
- 2020(7619)
- 2019(16683)
- 2018(16438)
- 2017(30220)
- 2016(15823)
- 2015(17441)
- 2014(17216)
- 2013(16897)
- 2012(16358)
- 2011(15156)
- 2010(15740)
- 2009(14466)
- 2008(14010)
- 2007(12846)
- 2006(11805)
- 2005(11081)
- 学科
- 济(92023)
- 经济(91958)
- 管理(48587)
- 业(47569)
- 企(39337)
- 企业(39337)
- 地方(27683)
- 中国(26452)
- 业经(23904)
- 方法(23693)
- 农(21047)
- 技术(19835)
- 数学(19306)
- 数学方法(19180)
- 地方经济(17357)
- 产业(16938)
- 学(14874)
- 农业(14767)
- 融(14584)
- 金融(14584)
- 制(14463)
- 银(14289)
- 银行(14270)
- 行(13989)
- 财(13555)
- 发(13440)
- 技术管理(13297)
- 理论(12733)
- 环境(12114)
- 贸(11826)
- 机构
- 学院(234760)
- 大学(231225)
- 济(109080)
- 经济(107026)
- 管理(87767)
- 研究(86453)
- 理学(73563)
- 理学院(72712)
- 管理学(71804)
- 管理学院(71323)
- 中国(65805)
- 京(49335)
- 科学(47965)
- 财(47110)
- 所(42732)
- 江(38494)
- 中心(38339)
- 研究所(38075)
- 财经(36116)
- 经济学(34184)
- 农(32939)
- 范(32806)
- 经(32551)
- 师范(32507)
- 北京(32044)
- 院(31133)
- 州(31128)
- 经济学院(30331)
- 业大(28484)
- 财经大学(26355)
- 基金
- 项目(146087)
- 科学(116543)
- 研究(114424)
- 基金(102779)
- 家(87413)
- 国家(86605)
- 社会(75218)
- 科学基金(75185)
- 社会科(71566)
- 社会科学(71555)
- 省(60365)
- 基金项目(53374)
- 教育(51538)
- 划(48389)
- 编号(46083)
- 自然(42830)
- 自然科(41847)
- 自然科学(41841)
- 自然科学基金(41146)
- 资助(39534)
- 发(39105)
- 成果(38117)
- 创(36454)
- 课题(33971)
- 重点(33300)
- 创新(33102)
- 发展(32798)
- 展(32224)
- 国家社会(31509)
- 部(31063)
- 期刊
- 济(138646)
- 经济(138646)
- 研究(80670)
- 中国(58236)
- 管理(40012)
- 财(34945)
- 教育(32857)
- 农(32113)
- 科学(29733)
- 学报(28783)
- 融(25809)
- 金融(25809)
- 技术(25045)
- 大学(23051)
- 经济研究(22834)
- 业经(22437)
- 农业(22001)
- 学学(21116)
- 财经(18887)
- 问题(16962)
- 经(16772)
- 技术经济(14947)
- 科技(13415)
- 图书(13106)
- 贸(12809)
- 坛(12721)
- 论坛(12721)
- 世界(12410)
- 商业(12314)
- 业(12284)
共检索到388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雷心恬
近年,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全世界的经济环境及经济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这种改变和影响是非常深刻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上的改变。数字经济的本质就在于信息化,也就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工具的出现促使传统的工业经济转变成信息经济,其影响着教育、信息、顾客权利、商业数字化以及数字经济政策等相关要素的发展变化,成为诸多相关要素的后发性优势,这不但可以提高国家的收入水平以及生产力水平,加快经济的转型,还能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走向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尹志超 吴子硕 严雨
全面促进农村家庭消费有助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子商务是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中国城乡治理调查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使得农村家庭总消费提高5813元,并降低了恩格尔系数及生存型消费占比,提高了发展型消费占比及享受型消费占比,促进了消费升级,优化了消费结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该政策能够减小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动机对农村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同时,该政策亦能消弭低市场可达性和高搜寻成本对农村家庭消费的负向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该政策对“银龄族”家庭、低教育程度家庭、中西部及南方地区的农村家庭消费有更为显著的推动作用。本文为数字经济促进农村家庭消费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可为形成新发展格局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寒
近年来,信息技术水平的迅速提升使世界经济发展已从传统形态逐渐转变为以知识、网络及虚拟经济为主要形态的新经济模式,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新经济模式发展视阈来看,该模式推动了传统产业全面升级和融合发展,也促使世界各国陆续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从数字经济时代发展形势与特征不难看出,数字时代主要是通过知识的生产、传输与应用等三种形式来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梦
数字经济借助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优势,以经济双向增长、产业融合与消费升级为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但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风险加大、数字技术应用窄而不均、地区收入分配两极化现象突出、数字人才要素支撑力缺失等堵点存在,制约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立足于此,面向“十四五”时期,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发挥“政府+产业”双轮驱动,助力经济“脱虚向实”;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数字技术底座”;坚持共同富裕理念先行,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循序渐进”;厚植数字人才竞争优势,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梦
数字经济借助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优势,以经济双向增长、产业融合与消费升级为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但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风险加大、数字技术应用窄而不均、地区收入分配两极化现象突出、数字人才要素支撑力缺失等堵点存在,制约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立足于此,面向“十四五”时期,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发挥“政府+产业”双轮驱动,助力经济“脱虚向实”;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数字技术底座”;坚持共同富裕理念先行,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循序渐进”;厚植数字人才竞争优势,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楷卉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当前,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新基建稳步推进,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夯实了基础。但也要看到,数字鸿沟较大、“护城河”技术短板、寡头平台垄断等现实梗阻犹存,制约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为此,应从布局“数字基建”共建共投机制、构建“卡脖子”技术攻关机制、建立“一揽子”政策引导机制、谋划“反垄断”监管治理机制着手,以促进“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立威 程泉
采用NCA和QCA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899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地域分布数据,探究营商环境和数字经济组态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或者数字经济不构成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必要条件,但提升人文环境、市场环境和数字经济水平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产生发挥着普适作用。产生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路径有2条,即数字经济支持下的人文环境-法律环境协同驱动型、数字经济辅助下的人文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协同驱动型;产生非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路径有2条,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缺失、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缺失。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国达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高速增长、快速创新,并广泛应用到现代经济活动中,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李晓钟著,浙江大学出版社)一书,正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围绕智能服务产业化发展、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蓉
数字经济、流通现代化为城市产业创新带来了新的模式、新的机制、新的技术和新的业态,为城市产业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52个数字经济发展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流通现代化和城市产业创新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城市产业创新;第二,在数字经济促进城市产业创新过程中流通现代化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应发挥多方联动的能力,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提高数字组合、数字模型和数字能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流通现代化,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推动城市产业的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德球 胡晴
数字经济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深度变革微观企业的发展环境与互动方式,极大地挑战了以委托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为两大支柱的传统公司治理研究,对新经济下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探索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以数字经济推动公司治理观念与公司治理模式创新的需求为导向,立足数字经济时代不断涌现的公司治理创新实践,在系统梳理经典研究脉络的基础上,结合数字经济时代公司治理边界突破的逻辑与路径,遵循“技术赋能—数据驱动—治理重构”的逻辑思路,提炼归纳新经济下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框架:从股东中心向企业家中心转变,聚焦掌握企业核心技术和关键资源的创始人及业务团队,高度重视人力资本及技术资本的长效价值。在此逻辑体系下,本文从大数据赋能资本市场治理、大数据驱动产品竞争市场治理和大数据重构控制权市场治理等维度深入分析新时代下公司治理研究的新机制和新路径,推动新型治理生态模式构建,并结合当今公司治理的实践前沿,从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和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视角拓展和思路启发。最后,本文在展望研究前景的同时也正视转型阶段下的现实困难和研究挑战,鼓励学者充分利用实践素材,开展扎根本土、实证分析与案例探索并存的高质量研究,拓展数字经济时代公司治理决策新范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微观实现路径,积极应对数字经济下公司治理价值重塑与研究范式转变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公司治理 范式创新 实践前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温珺 阎志军 程愚
创新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探索提升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十分重要。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对创新的影响值得探究。本文从数字经济与创新的视角,借助2015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构建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采用OLS+稳健标准误方法对数字经济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回归估计。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数字经济发展对技术含量最高的发明创新影响最大,对外观设计创新的影响次之,这说明数字经济发展驱动的是真正的创新,而非模仿式创新。在此基础上,文章又分别作了区域比较以及数字经济不同发展水平对创新增长的影响估计,发现东北地区的数字经济对创新的影响作用最大,东部地区则最弱;并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创新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推动创新的作用更大,但主要影响的是外观设计创新,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则主要影响发明创新。最后,文章就如何通过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 发明创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金环 于立宏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已成为除劳动、土地和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之外的新要素,能否依托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城市创新?文章在对数字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基本界定后,借助微观大数据构造的"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实证分析了2015-2018年中国283个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创新及创新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其中,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创业活力增强效应是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创新的两条重要路径。在替换被解释变量、消除样本选择偏差、选择分位数回归,以及创新性地采用各地级市市长过去修习的专业作为历史工具变量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成立。进一步空间杜宾效应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特征,不仅促进了本地区创新水平提升,而且对相邻地区的创新产出也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有利于缩小区域创新差距,实现区域创新收敛。此外,相较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发明专利的影响更显著,说明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的创新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创新而非策略创新。文章为评估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也为理性看待数字经济、防止出现数字鸿沟,实现区域创新均衡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市创新 区域收敛 工具变量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川川 刘刚
数字经济是基于网络空间发展的以数据和算法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形态。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数据和算法要素的引入带来了创新范式变革。本文通过对创新范式变革理论的回顾,在分析数字经济创新范式变革背景的基础上,对数字经济创新范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基于网络空间的发展,数字经济创新范式内涵包括全时空性、强互动性、高开放性、跨边界性四方面内容。与工业经济创新范式不同,数字经济创新范式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网络化和生态化特征。数字技术深度渗透和广泛赋能不断重构创新活动的秩序和运行规则,使创新范式朝着民主性、包容性、共生性方向演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 张国鑫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区域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影响,数字经济对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驱动效果较强,对中部地区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弱;数字经济通过供给结构优化、旅游产业集聚和提升市场吸引力有效激发了旅游消费市场活力,进而促进了区域旅游消费市场规模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玲
随着产业链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及领域细分,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无法逆转的趋势,并在互联网科技、现代工业体系、原料及人力资源优化分配等作用下形成更密切的合作协同关系。在这种状态下,企业竞争的本质也发生了嬗变,一方面,企业竞争场域从广义的市场转移到“产业链内部”,另一方面,企业竞争对象除了同行业、同领域企业组织外,更是所处产业链(含供应链、消费链、价值链)体系之间的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