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1)
- 2023(6352)
- 2022(5211)
- 2021(5050)
- 2020(3759)
- 2019(8901)
- 2018(8641)
- 2017(16164)
- 2016(8706)
- 2015(9900)
- 2014(9354)
- 2013(9022)
- 2012(8364)
- 2011(7576)
- 2010(7468)
- 2009(6839)
- 2008(6528)
- 2007(6006)
- 2006(5350)
- 2005(4834)
- 学科
- 济(32767)
- 经济(32738)
- 管理(22464)
- 业(20528)
- 企(16710)
- 企业(16710)
- 农(11249)
- 地方(11006)
- 业经(9929)
- 中国(9816)
- 方法(9704)
- 农业(7787)
- 理论(7619)
- 学(7216)
- 数学(7077)
- 数学方法(6958)
- 贸(6847)
- 贸易(6837)
- 制(6726)
- 易(6542)
- 教育(6230)
- 财(6207)
- 和(6080)
- 环境(5370)
- 技术(5327)
- 地方经济(4942)
- 发(4773)
- 教学(4764)
- 划(4669)
- 体(4644)
- 机构
- 学院(119701)
- 大学(118942)
- 管理(43002)
- 济(42728)
- 经济(41623)
- 研究(39177)
- 理学(36165)
- 理学院(35624)
- 管理学(34995)
- 管理学院(34735)
- 中国(29608)
- 京(28857)
- 科学(24942)
- 范(20467)
- 师范(20367)
- 财(20367)
- 江(19322)
- 北京(18909)
- 所(18882)
- 中心(18337)
- 研究所(17030)
- 农(16434)
- 师范大学(16345)
- 业大(16127)
- 州(15934)
- 财经(15712)
- 院(14561)
- 经(14036)
- 技术(13338)
- 农业(12556)
- 基金
- 项目(78583)
- 研究(62767)
- 科学(61919)
- 基金(54326)
- 家(46118)
- 国家(45644)
- 科学基金(39459)
- 社会(38671)
- 社会科(36370)
- 社会科学(36360)
- 省(31741)
- 基金项目(29241)
- 教育(28551)
- 编号(27610)
- 划(26847)
- 自然(23687)
- 成果(23267)
- 自然科(23088)
- 自然科学(23086)
- 自然科学基金(22647)
- 资助(20100)
- 课题(19474)
- 发(18252)
- 重点(17618)
- 创(16684)
- 年(16659)
- 项目编号(16516)
- 部(16052)
- 规划(15455)
- 创新(15354)
共检索到186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尤国珍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新时期,首都网络舆论呈现出辐射能力强、正能量与负能量并存、政府和主流媒体成为舆论场中坚力量、网络舆论主体低龄化趋势有所改善等几大特点。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要重点做好敏感热点问题舆情预案、继续做大做强主流媒体舆论、重视发挥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依法加强网上舆论管理力度。
关键词:
网络舆论 舆论引导 舆论管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湘玉
高校网络舆情以网络讨论为起点,经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扩散,形成舆论导向。做好网络舆情引导需确保师生知情权、畅通"诉求-回应"机制、引导师生的网络行为。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建好智慧校园、提高师生网络自律意识,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栗兴维 李剑欣
企业的舆论环境,包括内部舆论环境和外部舆论环境。企业的内部舆论环境,决定了企业内部的协调度,是企业凝聚力和核心实力的重要体现。非正式组织网络舆论是企业内部舆论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企业内部和外部舆论环境。非正式组织网络舆论应从五个方面实现对企业舆论的引导作用:第一,畅通沟通渠道;第二,完善激励机制;第三,协调内部关系;第四,注重人文关怀;第五,完善组织制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栗兴维 李剑欣
企业的舆论环境,包括内部舆论环境和外部舆论环境。企业的内部舆论环境,决定了企业内部的协调度,是企业凝聚力和核心实力的重要体现。非正式组织网络舆论是企业内部舆论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企业内部和外部舆论环境。非正式组织网络舆论应从五个方面实现对企业舆论的引导作用:第一,畅通沟通渠道;第二,完善激励机制;第三,协调内部关系;第四,注重人文关怀;第五,完善组织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卫永霞
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是高校学生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当前校园网络舆论引导的现状,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力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管理 网络舆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金桐 王竞莹
民众心态可以全方位反映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共识和价值取向,它是舆情危机事件频发的潜在动因。新时代民众心态的负面成分直接反映为舆论场生态,导致舆情危机的无序、失控状加剧。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理论,通过大量案例事实分析新时代民众心态的负面呈现,概括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新常态",在把握舆论引导的导向原则、遵循舆论自身系统规律、进行多元协同治理等基础上,建构网络舆论引导立体化模式,从舆论、民众心态、社会问题中寻求逻辑,力图最大化发挥网络舆论的社会善治功能。
关键词:
新时代 民众心态 网络舆论 多元协同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梅琳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要卓有成效地引导高校的网络舆论建设工作,必须对高校网络舆论进行理论建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应以思想引导、心理开导、信息交流为目标,坚持方向性、求实性、民主性、层次性、及时性原则,根据网络舆论引导的不同类型与特征,采取适宜的方法与途径,针对网络舆论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论引导 理论建构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苏继超 朱恒民
[目的/意义]舆论引导是媒体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中,以散乱自由信息为主的环境噪声,往往会对舆论观点的引导过程产生干扰。[方法/过程]为了揭示噪声干扰下的网络舆论观点引导机理,首先对微博媒体和环境噪声进行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噪声干扰下的网络舆论观点引导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研究媒体引导、噪声干扰以及二者协同作用对舆论观点演化的影响差异。[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媒体对舆论观点演化的引导过程有显著效果;噪声不仅会干扰节点间的观点交互,还会影响媒体对舆论的引导过程,弱化媒体引导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童淑娟
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研究和引导,已成为目前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试图从"使用与满足"角度出发,提出网络舆论引导要发挥网络信息的快捷性和深入性,满足师生获取信息、知识和理解的需求;应用网络信息的交互性,满足师生情感交流疏通的需求;突出网络信息的及时性,满足师生的情绪表达及知情权、民意权的实现;利用网络便捷性,满足师生网络工具的需求;应用网络信息的海量功能,满足师生多种文化需求。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网络舆论“使用与满足” 引导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郑久良
在社会化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把关人"角色正在发生嬗变,新型网络媒体"把关人"涌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论呈现传播广泛性、衍变突发性和治理复杂性的特征,对编辑的把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负面网络舆论的诱发,与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论分化与情绪宣泄、网络编辑的新闻真实性把关失守和社交媒体的编辑主体意识不强有关。从编辑把关角度而言,网络舆论引导策略至少包括:强化各级编辑把关的主体意识,进行全媒体化过程筛查;严守内容把关职责,创新审核筛查机制;把握媒介融合机遇,提升专业化的媒介素养;勇担社会道义责任,实现网络舆论的正向引导。
关键词:
编辑把关 突发事件 网络舆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童淑娟
网络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平台,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高校的普及性和受众性不言而喻。高校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了影响高校师生生活,关系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的研究和引导,也成了目前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强 黄三生
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的微博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微博日益成为首播信息、汇集民意、反映民情、动员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成为重大突发事件发声、爆料、发酵和放大的重要渠道。微博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分享信息、传播热点、维护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成为高校网络突发事件舆论发端、集散和放大的重要载体。如何加强微博环境下网络突发事件舆论导向,提高高校网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用微博正能量唱响高校网络舆论主旋律,是高校当前需要迫切研究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明辉 蒋红艳
随着网络在校园内的普及运用,校园网络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文化信息的聚集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越来越凸显其强大的舆论功能。针对当前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的网络舆论引导意识不够、引导理念方法陈旧、工作思路不清晰等现象,必须从转变观念、实践操作和制度完善方面采取措施,切实加强高等学校对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以优化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维护高等学校校园安全、稳定与和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万喜
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表达自我观点、讨论政治经济话题及娱乐社交的新平台。网络推手在互联网上引导甚至操控网络公共舆论的方向,造成扭曲真实民意、滋生网络暴力、损害公共利益和破坏社会公信力等多方面的社会危害。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平台审核流程、加强行业自律、制定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发挥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功能等途径促进互联网健康良性发展,维护互联网正常秩序,这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