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3)
- 2023(7606)
- 2022(6480)
- 2021(6230)
- 2020(5246)
- 2019(11899)
- 2018(11751)
- 2017(23343)
- 2016(12909)
- 2015(14662)
- 2014(14717)
- 2013(14734)
- 2012(14160)
- 2011(12438)
- 2010(13358)
- 2009(12862)
- 2008(12693)
- 2007(11521)
- 2006(10605)
- 2005(9787)
- 学科
- 济(46564)
- 经济(46503)
- 管理(41581)
- 业(37232)
- 企(30042)
- 企业(30042)
- 财(28440)
- 方法(19696)
- 中国(18733)
- 数学(17041)
- 数学方法(16822)
- 制(15464)
- 农(15248)
- 财政(13751)
- 务(13175)
- 财务(13156)
- 财务管理(13075)
- 企业财务(12451)
- 审计(12175)
- 政(11153)
- 银(11025)
- 银行(11003)
- 行(10459)
- 策(10446)
- 贸(10410)
- 贸易(10397)
- 易(10209)
- 学(9932)
- 体(9574)
- 业经(9551)
- 机构
- 学院(182982)
- 大学(182777)
- 济(77392)
- 经济(75620)
- 管理(66282)
- 研究(65101)
- 理学(55445)
- 理学院(54869)
- 管理学(54074)
- 中国(53780)
- 管理学院(53741)
- 财(49736)
- 京(40502)
- 科学(37475)
- 所(34615)
- 财经(34464)
- 经(31034)
- 农(30350)
- 江(30319)
- 研究所(29943)
- 中心(29246)
- 北京(26049)
- 财经大学(25101)
- 业大(24140)
- 农业(23884)
- 经济学(23580)
- 院(23519)
- 州(23350)
- 范(22151)
- 省(22023)
- 基金
- 项目(106524)
- 科学(82229)
- 研究(79824)
- 基金(75901)
- 家(66004)
- 国家(65424)
- 科学基金(54304)
- 社会(48935)
- 社会科(46369)
- 社会科学(46353)
- 省(40795)
- 基金项目(38332)
- 教育(36727)
- 划(35090)
- 自然(34464)
- 自然科(33501)
- 自然科学(33487)
- 资助(33327)
- 编号(33182)
- 自然科学基金(32879)
- 成果(29924)
- 部(24650)
- 重点(24360)
- 课题(24121)
- 发(23019)
- 性(22286)
- 创(21391)
- 教育部(20933)
- 科研(20683)
- 项目编号(20682)
共检索到305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卢家辉 杨建荣 倪巍洲
全面认识、正确把握、积极推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国财政审计的科学发展,必须立足把握公共财政体系改革的大方向,找准目标和重点,采取有效对策,真正实现财政审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本文在全面思考财政审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以促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实为总目标,探索建立多元化财政审计目标组合,并从公共财政、公共服务、风险防控、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统筹发展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财政审计大格局趋势下的审计重点,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财政审计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办财政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 袁野 邓小红
当前财政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目标定位及审计组织方式有效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财政审计功能的实现。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外部体制原因,也有审计计划、队伍建设、考核机制及财政理论等方面的内部原因。本文提出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前提下,财政审计工作应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围绕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审计内容;打破部门界限,借鉴"多中心理论"创新审计组织方式,采取"多中心协调行动、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工作模式;结合未来财政改革的方向进行审计理论研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 审计 改革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陕西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周新生
本文以财政改革为切入点,分析了财政改革的走势及对财政审计的影响。在作出财政审计未来发展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提出财政审计发展的构想,并提出财政审计要树立"公共审计"、"阳光审计"、"绿色审计"、"民本审计"、"传统审计"的理念,以及未来财政审计要调解审计目标、明确审计重点、扩展审计内容、创新审计手段等对策建设。
关键词:
财政改革 财政审计 未来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办政
财政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实施时间安排缺乏科学性,与实际情况冲突,影响审计的最佳效果。当前特派办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实施时间一般安排在年末岁首,正值预算执行单位大忙之时,加上审计项目大多是异地交叉审计,路途遥远,时间又紧,如果被审计单位又以年末岁首要办决算、编预算、搞总结等种种理由,不及时提供被审计资料,容易造成审计工作的被动,影响审计效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康贫
科技进步是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江苏农业发展目前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因此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时期要求保障食物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科技队伍,提高科技创新装备水平。
关键词:
新时期 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辛旭
近年来,财政审计监督的职能被削弱,财政审计监督工作流于形式,这在县、乡两级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拟结合县、乡两级财政审计监督工作的实际,对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财政审计监督工作 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政审计监督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道国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财政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财政审计工作的现状 ,提出了新时期的财政审计要适应财政改革形势发展 ,按照公共财政和 5年规划的要求 ,深化财政审计的内容 ;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探索和把握财政审计的规律 ,不断改进财政审计的工作方式 ,提高财政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财政审计 现状 对策 预算管理 公共财政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文彬 林钟高
财政审计是一种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体的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分配行为及施政业绩新实施的审计监督活动。随着社会经济从自然经济发展到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财政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也不断演变,财政审计已从只是防止差错、缺点和非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的《审计法》,及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预算法》,已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两部法律是我国预算管理及财政审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对国家的预算管理及财政审计工作作出了新的规定,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求我们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审计进行研究探索,以推动财政审计工作走,上新台阶。(一)财政审计的地位与作用一、财政审计是完善政府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审计法》规定,“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余丽生
乡镇财政是我国基层一级财政,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随着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加快推进,国家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向农村,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任务艰巨,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日益重要。建设乡镇财政必须按照民生型、服务型、节约型、效益型、公开性、数字型财政的发展要求,从健全机构、强化职能、改善服务、加强监管等方面着手,推进乡镇财政建设,确保乡镇财政科学理财、为民办事、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关键词:
乡镇财政 建设目标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子昂
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农工作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本主就此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财政支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调整财政支农政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财政支农 目标导向 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佳媛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关和社会公益团体,其运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老百姓解决"最后一公里"服务,提高全民族科学技术文化素质,让更多的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改革所带来的红利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新时期事业单位在财政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新时期 事业单位 财政税收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曼 修竣强
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三农"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解决好"三农"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仍有许多制约"三农"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同时随着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制约"三农"发展的新矛盾、新问题将不断涌现,新时期"三农"事业的发展依然离不开财政的支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增加‘三农’支出"为"三农"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