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1)
- 2023(10079)
- 2022(8518)
- 2021(7615)
- 2020(6183)
- 2019(13998)
- 2018(14004)
- 2017(27342)
- 2016(14612)
- 2015(16643)
- 2014(16693)
- 2013(17007)
- 2012(16818)
- 2011(15817)
- 2010(16321)
- 2009(15574)
- 2008(15124)
- 2007(13836)
- 2006(13167)
- 2005(12488)
- 学科
- 济(87119)
- 经济(87042)
- 管理(37002)
- 业(35702)
- 中国(27388)
- 方法(25874)
- 地方(24810)
- 企(24636)
- 企业(24636)
- 数学(22728)
- 数学方法(22574)
- 农(21596)
- 业经(17107)
- 学(16220)
- 地方经济(15689)
- 制(15353)
- 农业(15049)
- 银(14401)
- 银行(14371)
- 财(14109)
- 融(14089)
- 金融(14089)
- 行(14084)
- 贸(13351)
- 贸易(13336)
- 发(12903)
- 易(12817)
- 环境(12003)
- 体(10634)
- 和(10289)
- 机构
- 大学(229604)
- 学院(229056)
- 济(107697)
- 经济(105541)
- 研究(91398)
- 管理(78507)
- 中国(70402)
- 理学(64896)
- 理学院(64067)
- 管理学(63102)
- 管理学院(62687)
- 科学(53129)
- 京(51077)
- 财(49624)
- 所(48400)
- 研究所(43182)
- 农(40037)
- 中心(38995)
- 财经(37927)
- 江(36713)
- 经济学(34798)
- 经(34176)
- 北京(33892)
- 院(32411)
- 农业(31201)
- 范(31201)
- 业大(31118)
- 经济学院(30926)
- 师范(30847)
- 州(29284)
- 基金
- 项目(134877)
- 科学(104525)
- 研究(99522)
- 基金(95603)
- 家(83815)
- 国家(83088)
- 科学基金(68399)
- 社会(64094)
- 社会科(60742)
- 社会科学(60728)
- 省(52568)
- 基金项目(48985)
- 划(44612)
- 教育(44274)
- 自然(41156)
- 资助(40539)
- 自然科(40054)
- 自然科学(40039)
- 编号(39367)
- 自然科学基金(39317)
- 发(36398)
- 成果(34003)
- 重点(31196)
- 部(29920)
- 发展(29664)
- 课题(29530)
- 展(29180)
- 创(27042)
- 国家社会(26673)
- 创新(25534)
- 期刊
- 济(137050)
- 经济(137050)
- 研究(81665)
- 中国(52392)
- 农(38445)
- 学报(35266)
- 财(34996)
- 管理(33094)
- 科学(32874)
- 融(28074)
- 金融(28074)
- 大学(26747)
- 农业(26154)
- 学学(25141)
- 教育(24708)
- 经济研究(23334)
- 业经(21077)
- 技术(20284)
- 财经(20129)
- 问题(18248)
- 经(17568)
- 贸(14841)
- 国际(13539)
- 技术经济(13180)
- 业(13029)
- 世界(12718)
- 商业(11755)
- 经济问题(11493)
- 经济管理(11183)
- 统计(11177)
共检索到382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泰岩
本文揭示了新时期我国"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的内涵,得出我国将在2027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以及人均GDP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以改革为强大动力,并把握好改革与发展的平衡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明星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之所以成为国内外热议话题,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二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不盲目照搬外国模式,而是立足本国国情,以创新和实验为灵魂,强调解决问题应因事而异,灵活应对,有着强烈的中国特色烙印;三是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了诸多困难和问题。由丁任重教授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研究》一书(2013年上半年)没有试图归纳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却以极具战略眼光的系统的视角、手术刀式的解剖,从中国经济发展基础、发展目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戴园晨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一步步提升。党中央肯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私营经济,但那时私营经济的规模、产值、作用都还小,只是处于补充地位。此后民营经济不论在投资数额、工业产值、从业人员等方面的增幅部遥遥领先,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和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表明,正是在党的政策支持下民营经济才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活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作用的扩展又提高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形成了认识提高与实践发展的良性循环,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的独特路径。
关键词:
新时期 民营经济 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灿
中国的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它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是中国理论界一个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2004年,英国人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提出了与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相区别的"北京共识",以此概括中国发展道路的主要特征,至今仍有很大的国际反响,反映出国际上亦力图加深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的内在特色。国际社会的各种"解读",反过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启清 朱辇
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要素支撑条件看,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过去,"世界工厂"的国家定位帮助中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未来亟待转型。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国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中要扮演世界工厂、世界市场和世界投资国的三重角色,相应地,中国经济发展还需要把握三大主题:自主发展、持续增长和无危机增长。
关键词:
全球经济分工 发展定位 发展主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和金 常修泽 陈东琪 王永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涛
我国的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等的影响,而在这其中起最关键作用的则是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随着奥运会在2008年我国首都的成功申办,市场在对相关体育政策进行判断时,开始习惯性的加入了奥运方面的因素,更有甚者,将其视为了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新型经济轨迹。
关键词:
新时期 体育经济 宏观形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雅莉,陈立军
我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呼唤着智能型城市的建设。智能型城市是以系统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的知识中心城市,它使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我国工业化中后期发展的突出特色。智能型城市的框架模式表现为其特有的经济、社会和市民特点;其功能特征表现为信息、教育、科技和智能四大中心作用。它是我国发展新阶段城市化的最新特征,特别是大城市化的基本战略取向。
关键词:
智能型城市 知识经济 城市经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大金 陈良凤 刘辉 马昊
影响农业乡村社区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根本因素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目前支撑乡村社区经济好坏的根本因素取决于当地是否形成高效主导产业和当地区位条件。当地经济能人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决定乡村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与公共福利水平。而远离城郊的传统农产品生产基地、丘陵区和山区,金融、科技、市场等网络体系的严重缺失是制约现代乡村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依照现行政策,单纯从事传统的种植业产业,单家独户经营,永远走不出收入低位徘徊的怪圈。社区集体合作经济、规模经营、新兴高效产业、现代农业的多功能开发、第三产业是推动乡村社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潘永泽
1997年7月1日,对于祖国内 地和香港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香港将结束它长达100多年屈辱的历史,重归祖国的怀抱。 自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以后,香港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香港回归”开始步入具体实施阶段。“一国两制”作为中央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使人们坚定了对“九七”后香港经济发展的信心;《基本法》的制订,确保了“九七”后香港将沿着现行的经济制度顺利发展。“九七”回归作为香港重大的政治过渡,必将对香港经济产生深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2009年末朝鲜突然实施的货币更换和禁止外币流通措施以失败告终,虽然没有达到抑制通货膨胀、扭转汇率双重结构、整顿经济管理秩序混乱的目的,却加快了朝鲜扩大对外经济合作的步伐,明确显示出朝鲜利用外部力量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轨迹。朝鲜将经济重心由重工业向农业和轻工业转变,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但是,朝鲜要正确处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自力更生与有限的对外开放、重工业与农业和轻工业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经济难题,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绍东 陈艺丹 赵付科
1978—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在实践中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在理论上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重大创新。在经济体制层面,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运行机制层面,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在发展道路层面,积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体制、机制和道路三个层面的突破共同构成了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中国模式",也成为该时期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创新的集中体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杨:江小涓研究员,您作为十六大代表亲自参加了这次盛会,一定有许多切身的体会;同时,这次大会确定了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您作为长期从事经济研究的学者,在参加了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之后,结合您以前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恒 朱丽艳 王海亮 郭小阳 张锋 孙昌平
文章从林下经济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不同时期林下经济的定义,对比林下经济模式的转变。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GM(1,1)灰色模型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林下经济是今后林区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经济,包括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景观利用等;新时期林下经济将更加突出行业交叉,突显跨界经济效益,注重复合模式的运用;根据GM(1,1)灰色模型预测,2020年林下经济总产值占林业产业产值的比例将达到41.60%,森林旅游占林下经济总产值比例将达到41.62%,林下经济将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增长点;新时期林下经济是生态与产业的结合,扶贫与科技的结合,康养与民生的结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滨肖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坚持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性因素,是增加国民财富,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性资源,是我国进入21世纪新的发展时期,参与国际竞争,迎接新挑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新时期 人力资源 经济增长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