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0)
2023(12263)
2022(10805)
2021(10475)
2020(8843)
2019(20736)
2018(21386)
2017(40533)
2016(22799)
2015(25926)
2014(26481)
2013(25486)
2012(23417)
2011(21301)
2010(21568)
2009(19644)
2008(19245)
2007(16789)
2006(15085)
2005(13432)
作者
(65338)
(53714)
(53698)
(51153)
(34073)
(25658)
(24490)
(21247)
(20533)
(19406)
(18352)
(17952)
(17267)
(17120)
(16597)
(16488)
(16251)
(15967)
(15393)
(15326)
(13683)
(13492)
(13068)
(12325)
(12188)
(12138)
(12102)
(11886)
(10971)
(10718)
学科
(81099)
经济(80992)
管理(60271)
(55245)
(45561)
企业(45561)
方法(36273)
数学(31342)
数学方法(30966)
中国(25598)
(23234)
(21410)
(20442)
(19018)
业经(18297)
理论(16883)
地方(16005)
教育(15250)
(15223)
银行(15172)
(14873)
(14834)
贸易(14826)
农业(14573)
(14567)
(14417)
(13691)
(13657)
金融(13649)
技术(12836)
机构
大学(316189)
学院(314861)
管理(119830)
(118182)
经济(115240)
研究(107832)
理学(102677)
理学院(101471)
管理学(99690)
管理学院(99105)
中国(79128)
(69168)
科学(67598)
(58345)
(55279)
(51420)
研究所(50123)
中心(47402)
(47337)
业大(46789)
(45915)
财经(45515)
师范(45479)
北京(44709)
(41183)
农业(40237)
(39295)
(38387)
技术(36848)
师范大学(36575)
基金
项目(207959)
科学(160829)
研究(156994)
基金(145391)
(126373)
国家(125239)
科学基金(105471)
社会(93340)
社会科(88086)
社会科学(88061)
(82850)
基金项目(77390)
教育(75094)
(70275)
自然(68036)
编号(67271)
自然科(66344)
自然科学(66324)
自然科学基金(65082)
资助(60266)
成果(57241)
课题(47982)
重点(46799)
(46089)
(44342)
(42920)
项目编号(41176)
创新(39863)
教育部(39312)
科研(39236)
期刊
(134898)
经济(134898)
研究(99882)
中国(66670)
教育(52609)
学报(50850)
(46639)
科学(45110)
管理(45048)
(42613)
大学(38118)
学学(35156)
农业(32217)
技术(29166)
(27920)
金融(27920)
业经(22650)
财经(21827)
经济研究(21098)
(18535)
图书(17978)
问题(17842)
理论(16467)
(15854)
实践(15167)
(15167)
科技(14823)
职业(14195)
技术经济(14061)
现代(13988)
共检索到474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明仁  朱旭东  
我国两类四级的教师培养体系具有开放性、大学化和综合化的特点。此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培养没有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缺乏教师培养机构的资质标准,教师专业要求不明确,教师资格制度不严格,专科和中专层次院校师范生素质明显下降。今后教师培养的管理需要从行政推动与控制模式向专业驱动与治理模式转变,把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制定的质量标准体系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以保障教师培养环境和过程的专业标准,强化培养体系的内部竞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德群  
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是由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关系着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这也决定着教师职业道德有其特殊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因此,师德教育在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与培养中,具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洪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视角审视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发现职教师资培养体系还存在个体失衡、群体失衡与环境失衡等问题。为此,需要超越工业文明思维,遵循生态文明原则,以建构和谐共生立交桥为前提,坚持生命自主,消除生态位重叠,强化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培养,基于"互联网+"技术整合内外部资源,从个体、群体、环境等层面积极构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生态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职教教师应接受系统的专业化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前培养阶段的合理化设计,是保障职教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中,除了专业科学和职业教育学课程外,职业理论与实践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构建与实施是培养未来职教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专业科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对培养未来职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尤为必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辉  蔡玉俊  
双证书制度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了有效的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双证制的课程体系改革是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必然举措,是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本文从整合课程模式、构建课程融通的体系,综合考核模式、构建评鉴融通的体系,优化师资模式、构建校企融通的体系三个方面来探究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探究卓越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希望能够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柏杨  
高校教师培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条件。将过程理论运用在高校教师培养中,增强了教师培养的横向视角,确定教师培养体系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从高校教师培养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着力从纵向研究计划、横向研究内容、宏观研究体系三个方面,探索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研究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兰珍  朱林生  王志华  
结合新时代对职教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卓越职教教师的培养体系,具体包括需求导向的目标体系、与时俱进的内容体系、持续改进的评价体系和多元协同的保障体系。对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各组成体系进行结构性解析,以期为卓越职教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俊  
随着职业教育深化发展,课程改革呼声越来越高。课程改革要从多方面入手,只有遵循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三对接"路径,才能实现深化改革目标,而职业教育教师在"三对接"路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设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由徐国庆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16年10月出版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一书,系统阐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与相关理论基础,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爱军  张茂清  
实施背景在以往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与预期目标相偏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调配、激励措施,人员流动配置机制不健全。二是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技能专家、内训师的授课水平良莠不齐。三是薪酬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经过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推进的改革。供给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要素投入,包括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土地资源投入等;另一方面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等三方面决定,其中,要素升级即生产要素质量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芸  张淑珍  郝蓉蓉  
我国综合性大学钢琴表演专业的发展水平取决于钢琴教师的素养。钢琴教师应从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几方面提高和完善自己。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课题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冀静平  郑鹏  王炳华  
教师教育是教育链条上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造就一流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治学方面的主导作用,才能达到“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灿国  刘琳  赵晓雨  
职教师资培养关系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建立"教师+技师"职教师资人才培养体系,其基本框架包括以"学校+企业"模式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以"标准+任务"模式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项目+任务"模式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产学研"模式为核心的科研体系,强调师能与技能培养并重,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训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学荣  李娟  曹爱请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人才培养体系也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内涵,高等院校也大都在探索、构建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时代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但人才培养体系仅仅是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的顶层设计,如何将顶层设计进行具体的落实,如何在最低层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予以实践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具体教学改革措施,从而将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贯穿落实到最新的本科培养体系中,对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