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5)
- 2023(11731)
- 2022(9563)
- 2021(8656)
- 2020(7105)
- 2019(15952)
- 2018(15934)
- 2017(32111)
- 2016(17572)
- 2015(19820)
- 2014(20083)
- 2013(19519)
- 2012(18001)
- 2011(16493)
- 2010(16931)
- 2009(16371)
- 2008(16202)
- 2007(14740)
- 2006(13771)
- 2005(12831)
- 学科
- 济(72801)
- 经济(72697)
- 管理(56377)
- 业(52576)
- 企(41024)
- 企业(41024)
- 中国(27227)
- 方法(25208)
- 农(23628)
- 财(22006)
- 数学(21988)
- 数学方法(21750)
- 制(21595)
- 业经(17629)
- 地方(15385)
- 农业(15239)
- 银(14983)
- 银行(14971)
- 行(14381)
- 体(14355)
- 贸(13743)
- 贸易(13733)
- 易(13407)
- 策(13291)
- 融(12766)
- 金融(12764)
- 务(12127)
- 财务(12086)
- 财务管理(12055)
- 环境(11715)
- 机构
- 学院(256854)
- 大学(256255)
- 济(112760)
- 经济(110192)
- 管理(97056)
- 研究(88487)
- 理学(81852)
- 理学院(80996)
- 管理学(79836)
- 管理学院(79340)
- 中国(69403)
- 财(58559)
- 京(54639)
- 科学(48533)
- 财经(44556)
- 所(43421)
- 江(40646)
- 经(40242)
- 中心(39790)
- 研究所(38248)
- 农(36267)
- 经济学(35511)
- 北京(34903)
- 范(33441)
- 师范(33193)
- 财经大学(32694)
- 院(32311)
- 州(31985)
- 经济学院(31892)
- 业大(31875)
- 基金
- 项目(157890)
- 科学(126025)
- 研究(121311)
- 基金(115160)
- 家(97796)
- 国家(96960)
- 科学基金(83943)
- 社会(79819)
- 社会科(75683)
- 社会科学(75668)
- 省(60116)
- 基金项目(59824)
- 教育(55645)
- 划(50650)
- 自然(50579)
- 编号(49960)
- 自然科(49381)
- 自然科学(49370)
- 自然科学基金(48464)
- 资助(46733)
- 成果(42808)
- 部(36267)
- 课题(35511)
- 重点(35316)
- 制(35199)
- 发(34768)
- 国家社会(33097)
- 创(32128)
- 性(31933)
- 教育部(31836)
- 期刊
- 济(134047)
- 经济(134047)
- 研究(87373)
- 中国(53033)
- 财(44767)
- 管理(38376)
- 农(34839)
- 科学(32034)
- 学报(31443)
- 融(31101)
- 金融(31101)
- 教育(28239)
- 大学(25707)
- 学学(24004)
- 财经(22815)
- 农业(22728)
- 业经(22073)
- 技术(21575)
- 经济研究(21397)
- 问题(19895)
- 经(19702)
- 贸(15208)
- 现代(13388)
- 国际(13018)
- 理论(12699)
- 技术经济(12139)
- 商业(11938)
- 发(11474)
- 经济问题(11293)
- 世界(11264)
共检索到405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建峰 周伟林
新时期我国需要继续推进城市化,这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启动内需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过去3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基础上,针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本文分析了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及下一阶段的政策路径选择。文章认为,释放内需市场、消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制度障碍和提倡低碳城市是我国新时期城市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动力机制 政策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抄军 罗能生 王家清
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已有的文献主要从推动主体、内因与外因、产业结构、要素聚集、制度、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表明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空间上表现为多层次复合性,在时间上表现为动态演进性。21世纪,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应是多元化的,而教育的动力作用将更加突出。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研究进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力 陈浩
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阶段差异进行了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分析,在城市化的不同发展阶段,驱动因素各有不同。一般地说,投资对城市化的促进弹性不高且呈下降趋势;工业发展在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化的中后期,第三产业的驱动作用较为稳定且高于第二产业;在城市化的整个过程中,科技与教育都具有稳定的推动作用;财政支出比重的扩大对城市化的驱动效果并不明显。为促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应积极刺激消费、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布局、重视发展科技与教育、调动市场机制对城市化的驱动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分位数回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丁刚 张颖
基于较翔实的数据资料,本文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对其改革开放30年来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概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其动力机制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
城市化 历史回顾 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翠玲 蒋一昭
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不仅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而且也深刻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通过对我国城市化历程和动力机制的简要回顾,探讨了城市化的本质,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以及推进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 城市化动力机制 探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勇
20世纪80年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个国家及地区不可避免地面临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冲击。其中,全球化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影响尤引人关注。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可以动态、完整地描述城市化的形成、发展及衰败等动态过程,揭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新机制。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呈现出主体的多元化、动力机制的不均衡性及不稳定性等新特点和新内容。经济全球化通过提高中国城市专业化水平与交易效率,增强了中国城市分工演进水平,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仁锋 沈玉芳 刘曙华
系统地回顾了建国后国内与海外学者对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历程和主要成果,重点梳理了动力机制演进规律、研究特色及问题。认为中国工业化动力机制研究经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垄断阶段;西学引介与国内实证并举,建构二元工业化理论阶段(1978-1990);21世纪前后基于实证建构制度变迁诱致型工业化驱动阶段。而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集中于人口、政府和市场驱动三方面实证研究,21世纪前后重点讨论FDI为代表的新生要素驱动机理等。总体上,工业化与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呈现1978、2000两个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制度改革造就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渐变转型。最后,从制度改革的深入、...
关键词:
动力机制演进 特色与问题 展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朱磊
现有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侧重于在宏观层面探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关系,往往难以揭示和反映两者间的作用机理、方式和途径。本文提出“城市行为者”的概念,认为城市化是城市行为者——居民、企业和政府空间行为的结果。而企业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的行为主体,但政府对企业行为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依然很大。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城市行为者 企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子量 郭志仪 马丁丑
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域2000-2011年城市化相关数据,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西部地区省域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省域间城市化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有着空间集聚的趋势,利用传统OLS模型进行解释会造成空间因素的遗漏,空间计量模型更为适用,进一步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西部地区省域城市化进程中动力因素的空间交互效应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省域产业结构转变对其城市化的正向直接效应最强,但是省域间存在较强的产业竞争,周边省域产业结构转变会对省域城市化产生明显的负向间接效应;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省域城市化的直接效应显著,同时由于西部...
关键词:
空间效应 西部地区 城市化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贵凯
农村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矛盾的途径之一,而其动力机制更是农村城市化研究的热点所在。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社会背景、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并针对其提出相应的政策及措施,激发、诱导其多元化动力机制,形成不同于东部地区的、西部地区特殊的农村城市化,从而加速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城市化 动力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瑞鹏 冯晓华
在对1992-2011年新疆城市化、工业化、服务业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原始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与检验的基础上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过重且转移困难、轻工业偏轻、重工业产业地方化不足是造成了现阶段新疆城市化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服务业是新疆城市化最主要的动力,但由于服务业具有"虚高"的特点,服务业在长期内对新疆城市化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新疆 VAR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中和
本文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实践为背景 ,通过对城市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等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辨析 ,研究了城市化的基本内涵 ;在总结、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上 ,重点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四种主要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城市化 内涵 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熊炎
云南的经济发展、比较利益的存在和政府的自觉引导,构成了云南城市化的动力体系。但是,这一动力体系机制还不完善,表现为工业发展作为“第一推动力”的质和量的统一、“推力”与“拉力”的一致、“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妥善的解决。由此形成了云南城市化滞后的现象。进一步推进云南的城市化,在动力机制建构上,必须要有创新的目标和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非 孙浩杰 王丽萍
文章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指出基于现代物流的西部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研究方向,包括:利用DEA与层次分析结合方法构建城市带物流发展度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揭示基于现代物流的西部地区城市化产业动力机制,并梳理各城市带产业结构与物流业的相关性分异规律;基于物流选址、配送模型,结合城市体系空间与规模结构,阐释基于现代物流的西部地区城市化空间动力机制;以大型物流节点规模与数量不断增长现状特点为基础,阐释西部地区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再造动力机制。
关键词:
城市化 物流 机制 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靖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诞生和发展所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所构成的综合系统。从本质意义上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