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0)
2023(15731)
2022(13180)
2021(12357)
2020(10385)
2019(24042)
2018(24165)
2017(45762)
2016(25293)
2015(28766)
2014(29030)
2013(28636)
2012(26115)
2011(23646)
2010(24017)
2009(22234)
2008(22059)
2007(19752)
2006(17884)
2005(16151)
作者
(74537)
(61387)
(60858)
(58216)
(39037)
(29040)
(27902)
(24088)
(23301)
(22091)
(20759)
(20653)
(19668)
(19561)
(18815)
(18758)
(18237)
(18225)
(17646)
(17594)
(15418)
(15242)
(14908)
(13955)
(13843)
(13750)
(13725)
(13559)
(12439)
(12183)
学科
(98339)
经济(98223)
管理(78307)
(70874)
(59137)
企业(59137)
方法(41613)
数学(34990)
数学方法(34560)
中国(30755)
(30581)
(28302)
业经(24742)
(22593)
(22148)
农业(20089)
地方(19751)
(18081)
银行(18036)
理论(17929)
(17240)
(17151)
财务(17151)
财务管理(17114)
(17068)
贸易(17054)
(16563)
(16287)
企业财务(16206)
(15818)
机构
大学(361079)
学院(358035)
管理(140761)
(137769)
经济(134312)
研究(121003)
理学(119110)
理学院(117734)
管理学(115714)
管理学院(115024)
中国(93375)
(79605)
科学(74801)
(68621)
(61370)
(58714)
研究所(55320)
(55164)
中心(54637)
财经(52974)
业大(52707)
北京(50880)
(48688)
师范(48215)
(47874)
农业(45704)
(44663)
(44251)
经济学(40117)
财经大学(39102)
基金
项目(233707)
科学(181875)
研究(173422)
基金(166837)
(144983)
国家(143727)
科学基金(122259)
社会(106478)
社会科(100567)
社会科学(100539)
(91155)
基金项目(88140)
教育(79626)
自然(78627)
(76998)
自然科(76705)
自然科学(76684)
自然科学基金(75257)
编号(72775)
资助(68524)
成果(60912)
重点(51931)
(50964)
课题(50495)
(49389)
(47719)
项目编号(44708)
创新(44394)
科研(44212)
教育部(43399)
期刊
(161142)
经济(161142)
研究(111141)
中国(76005)
学报(57787)
管理(55693)
(55071)
(53575)
科学(52470)
教育(45571)
大学(43929)
学学(40690)
农业(37591)
(34003)
金融(34003)
技术(31902)
业经(27020)
财经(25880)
经济研究(24648)
(22062)
图书(21688)
问题(21467)
(19951)
理论(18220)
(17524)
现代(17240)
技术经济(17101)
科技(16769)
实践(16669)
(16669)
共检索到550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开泳  李曼  张弘玓  
随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必然要求我国的城乡规划体系进行相应的变革。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城乡关系问题凸现,全社会的发展观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在新的形势下,应该以开放的视角审视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内涵,积极探索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内容,实施方式和手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东泉  陆建华  苟开刚  张磊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为实现这一历史性的转型,除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外,在实践领域,需要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系。论文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根据城市规划在今后城乡发展过程中所应扮演的角色,认为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应包括"决策性"、"技术性"、"程序性"和"反馈性"四部分,并就各部分内容的作用、表现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做出说明。此外,论文还对改造规划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来体现四部分工作内容的策略方法进行了思考。希望对今后规划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启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敏  王明田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新时期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需要,也是《城乡规划法》的基本要求。通过多个规划项目的编制研究,探讨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聚焦的县域层次,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重点、规划路径与发展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华斌  袁奇峰  宋凤  
现行的城乡规划和管理单一强调建设用地,忽视了对整个区域起生态支撑作用的非建设用地,对城乡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提出应重新审视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探索相应的规划思路。总结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乡非建设用地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其原因。在辨析城乡非建设用地的用地类型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总结了城乡非建设用地的识别方法。最后,基于城乡一体化理论,探索了城乡非建设用地的规划框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过秀成  王丁  姜晓红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城乡综合交通体系与城乡公共交通的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在对城乡公交公共交通进行概念界定和运营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现状区域公共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总体框架及战略层面、设施层面、运营层面的子规划内容,协调城乡公共交通的高效、有序、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璘  周颖悟  
城乡一体化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在国家对乡镇规划工作进行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集聚规划、建设技术以及工作方式等也应该为符合新要求而进行转变。本文对目前村庄集聚模式进行分析,说明城乡一体化转型期村庄集聚的必要性,从完善村庄的布局、对农房进行改造和村庄政治环境着手规划建设,进而探索出有效的村庄集聚的转型发展现实路径,期望能够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城乡统筹建设提供了参考,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蹇彪  
2005年以来,我国相继设立的几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特别强调城乡一体化的内容。文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勇  李广斌  
从城乡规划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管理组织建设、编制管理、制度建设、城乡规划监督和听证机制建设,以及公众参与规划及其制度建设等六个方面,对国内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重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勇  王端瑞  侯本忠  
数字经济时代,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科技强审"政策号召,护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战略,顺应新兴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通过研究国家审计政策、公司战略发展和审计工作趋势,对新时期审计管理与作业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文章将从新时期审计管理与作业框架、审计定位及职责、审计作业体系升级、审计管理体系提升和新形势下技术和数据支撑体系几方面,为全面构建审计管理与作业一体化工作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称萍  徐文新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民工群体出现明显的代际分化,就业流向呈现多元化。农民工的生存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对新时期农民工职业教育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诉求。为此,就需要树立"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推进农民工职业教育城乡联动;建立"一体化"的配套制度,整合农民工职业教育资源;构建"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拓宽农民工职业教育渠道;开发"一体化"的课程,提升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鲁承斌  刘晟呈  郭新天  陈静超  
本文总结了国外城乡规划评估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乡规划评估的问题,结合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提出完善城乡规划评估体系,建立了规划编制阶段评估、规划实施过程评估和规划实施结果评估的动态评估体系,构建一种将规划目标与手段、事实与价值整合的全过程评估机制模式和方法体系,以适应城乡建设发展变化带来的多变性。在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各个规划管理环节中,持续监测规划实施趋势和环境影响变化,为应对规划实施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提供解决方案。根据修改后的内容重写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根荣  
城乡"二元"流通结构是制约农村消费、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是中国发展转型与改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在目标。在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描述了转型时期中国城乡流通二元结构的主要表现,并分析了其成因;最后,本文提出了城乡流通一体化的路径选择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云  袁丽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样本,探讨了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体制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新型的规划管理体制,在规划管理的模式选择和体制创新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规范城乡规划管理的决策机制、建立城乡规划管理的运行机制、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的制约机制、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的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培基  李得发  李巍  王录仓  
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同时乡村人口持续性地向城市迁移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衡、空心村的数量逐渐增多、城乡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等诸多问题。由此看来,乡村人口持续向城市迁移不利于乡村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从现实问题来看,对区域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控,减少空心村的数量和防止城市人口过渡集中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分区整治规划,把乡村分散的和规模较小的村庄首先向重点村和中心村整合,其次向乡镇集中,分散城市人口,集中乡村人口,使区域的人口空间分布适度集中而有机分散,是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正刚  
作者认为:城市作为人口与产业密集的社会空间,是以经济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发展是决定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决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正基于这点,自《城市规划法》实施以来.我国新一轮城镇建设大都是以城市总体布局为龙头,以强化基础设施、健全服务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为主要内容,从加快旧城改造、规划新区开发、推进市域城镇建设等三个层次展开的。因而以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带动市域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建设.实现"以点带面"的都市区域化,有可能成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度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