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4)
- 2023(11405)
- 2022(9506)
- 2021(9017)
- 2020(7014)
- 2019(16071)
- 2018(15893)
- 2017(30638)
- 2016(16744)
- 2015(18615)
- 2014(18810)
- 2013(18452)
- 2012(17539)
- 2011(16325)
- 2010(16954)
- 2009(16078)
- 2008(15825)
- 2007(14347)
- 2006(13605)
- 2005(12806)
- 学科
- 济(71932)
- 经济(71846)
- 管理(44475)
- 业(43482)
- 企(31931)
- 企业(31931)
- 中国(27364)
- 农(25143)
- 地方(21192)
- 方法(20798)
- 制(19491)
- 数学(18031)
- 财(18027)
- 业经(17882)
- 数学方法(17796)
- 农业(16643)
- 银(16612)
- 银行(16599)
- 行(16200)
- 融(15217)
- 金融(15216)
- 贸(14551)
- 贸易(14534)
- 易(14097)
- 发(12951)
- 体(12660)
- 策(12583)
- 学(11571)
- 地方经济(11365)
- 环境(10966)
- 机构
- 学院(239712)
- 大学(236011)
- 济(103395)
- 经济(100991)
- 研究(89658)
- 管理(85724)
- 中国(71499)
- 理学(70664)
- 理学院(69796)
- 管理学(68823)
- 管理学院(68319)
- 财(53518)
- 京(51822)
- 科学(49666)
- 所(45674)
- 研究所(40201)
- 中心(40050)
- 江(39749)
- 财经(39282)
- 农(37116)
- 经(35422)
- 范(35175)
- 师范(34910)
- 北京(34555)
- 院(32261)
- 州(32028)
- 经济学(31151)
- 业大(29299)
- 财经大学(28533)
- 农业(28104)
- 基金
- 项目(139881)
- 研究(112376)
- 科学(109581)
- 基金(96858)
- 家(81948)
- 国家(81105)
- 社会(70007)
- 科学基金(68270)
- 社会科(66241)
- 社会科学(66228)
- 省(55615)
- 教育(52080)
- 基金项目(49100)
- 编号(48250)
- 划(46642)
- 成果(42537)
- 资助(39968)
- 自然(39026)
- 自然科(37977)
- 自然科学(37967)
- 自然科学基金(37240)
- 发(36618)
- 课题(35706)
- 重点(31699)
- 部(31360)
- 发展(30540)
- 展(30012)
- 性(29988)
- 年(29942)
- 创(28947)
共检索到405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士荣
政府主导、走特区绿色通道式的发展模式曾是我国博士后政策的显著标识,随着时代变迁,带有较强计划体制特点的政策体系在促进我国博士后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博士后政策35年来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新时期面临的发展困境,并从时代变革、政策体系和社会评价等多个维度探寻其陷入困境的内在缘由,从而立足我国实际,把握时代性和规律性,探索未来我国博士后政策改革的有效突破路径。
关键词:
博士后政策 发展困境 改革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贵友
在全球学术劳动力市场,博士后经历已经成为青年学者走向学术独立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图景中,博士后仍遭遇诸多学术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权利义务层面的关系失衡、知识生产层面的劳动剥削与角色建构层面的身份困境。这一现实实质体现了博士后学术自主与发展依附之间的现实悖论。究其缘由,新公共管理运动与灵活雇佣、学术资本主义与知识商品化、主客体能力缺位与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博士后学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宏观结构制约与微观实践限制的双重影响下,这一现实是经由学术发展条件制约、学术依附问题内生与学术发展困境外显三个阶段而逐渐生成的。为此,当下制度应该回归人的主体路径,为博士后打造可持续化的学术支持环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姚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对博士后成长与国家科技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基金资助效果,采用文献法阐述了该基金会的发展过程,历年资助金的规模变化和资助博士后数量发展,资助金的资助效益,分析该基金存在着资助面较低且不稳定,资助类别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固定政府资助比例","调整资助类别与等级"和"改进评审制度"的资助政策改革措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韩萌 张国伟
青年教师发展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师资队伍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15所高校的调研发现,由于社会及大学内部存在"制度失范",造成处于精英阶层的青年教师在行动策略与发展走向中面临经济刚性供给不足、科研超负荷运转、发展培训缺失、利益诉求不受重视等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和高校实现"量化与优化并重"的高校薪酬分配;建立人本化的"梯次差异"考核制度;形成"学术合作与流动"的激励机制;吸纳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的政策决议机制等一系列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明
农村改革35年来中国农民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农民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如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尚未建立,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半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农民财产权利部分缺失,大规模失地农民群体引发社会问题。应积极探索破解农民问题的改革路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运用底线思维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农民发展 农村改革 现实困境 改革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芳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源泉,能为地方产业的创新和转型注入活力。但是,伴随着知识型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在教育模式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职业教育改革和升级迫在眉睫。纵观职业教育改革三十多年的历程,职业教育始终难以找到一条准确的发展道路,难以摆脱利益主体矛盾和体制的束缚。文章从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外在推力和内在动因出发,分析职业教育改革的困境,并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路径:明确职业教育发展定位,拓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利益主体协调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利益主体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扬 陈露竹 刘园 王雁
学前教育是儿童接受规范化、系统化教育的起点,特殊教育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提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本文在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聚焦学前残疾儿童这一群体,梳理我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的相关规定,分析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路径,以期为促进我国学前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前特殊教育 政策 现实困境 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吴璇
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所评选的优秀教学成果为打造职业教育鲜明类型特色,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动力。基于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内外层逻辑框架与价值意蕴,深入探析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后时代”建设的动力机制,结合广西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后时代”建设的现实困境,为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后时代”建设改革路径指明方向,具体包括:明确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目的指向;构建“后时代”建设高效运行模式;形成成果“后时代”建设监督保障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云 曹昭乐 唐艺卿
30年来,由于一直得到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中国博士后制度在政策制定、发展速度、人才培养和站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这一制度设计之初的市场环境与现在不一样,近些年的改革步伐也未及时跟进,在博士后资助、规模发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未来的博士后制度改革蓝图,必须充分利用博士后国家人才制度的独特优势,从顶层设计入手重新设计,通过恰当定位博士后身份,改分散资助为全额资助,缩减站点数量与扩大招收规模并举,减少管理层下移管理重心等措施等重构新的博士后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越杰 曹建民 田露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原和东北肉牛主产区先后出现肉牛养殖户减少、肉牛存栏大幅度下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肉牛产业发展。养殖户减少是我国肉牛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母牛大幅度下滑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国肉牛养殖必须保证相当程度的自给,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肉牛养殖业的未来选择,而以农户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以市场为主的管理思路和必要的国家宏观政策支持是这一选择得以实现的前提。
关键词:
肉牛养殖 困境 发展 可持续 规模经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园
人口老龄化下应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但养老服务供给数量不足、供给结构错位以及产业链处于较低层次等现实困境,制约了养老服务产业化进程。本文构建了供给侧视角下养老服务产业化路径,即:市场化阶段,形成市场机制导向下的"适应-倒逼"式供需互动,对接供需数量;规模化阶段,形成技术创新导向下的"创造-反馈"式供需互动,匹配供需结构;集群化阶段,形成服务链-产业链导向下的"引导-驱动"式供需互动,提高供给能力。主要政策建议:产业市场化阶段,以PPP模式推动养老服务市场机制运行;产业规模化阶段,以技术创新催动养老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业集群化阶段,以产业链延伸和服务链协同打造新型现代服务业重要支柱。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职业院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学校线上教育教学,多种形式开展线上指导,确保了教学进度。随着疫情好转,职业院校要汲取此次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充分重视学校信息化发展。根据相关政策发布的时间节点、信息化建设情况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将职业院校发展划分为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数字校园建设阶段及2.0发展阶段。进入后疫情时期,职业院校仍面临着学校对信息化革命性影响认识不足,优质教育资源仍显不足,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有待完善,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快首席信息官(CIO)制度的落实,推动职业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推进职业院校与信息化企业合作。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思懿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博士后在通往终身教职的荆棘之路上,同时面临着工作负担重、职业压力大、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强等问题。相比其他学术职位,瑞士博士后的试用期限越来越长,获得稳定学术职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须同时承担教学、科研任务以及繁杂的学术事务,面临多重角色冲突与角色期待差异。一方面,博士后经历着理想(独立自主的研究人员)与现实(资深学者的得力助手)之间的落差,另一方面他们还面临着发展亲密关系所需的稳定性与工作流动性之间的矛盾。这种"博士后悖论"极大地限制了青年学术人员的职业发展,亟须通过拓宽博士后的资助渠道、强化对博士后的职业权益保障等途径,缓解博士后面临的角色冲突与职业压力,构建更加可持续的学术文化生态。
关键词:
博士后 角色冲突 科研主力军 学术临时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志刚 于滨铜
本文基于自由经济增长理论和资本援助视角,分析了莫迪经济学的理论内涵、政策举措与改革成效,并进一步剖析了其发展困境与理论局限。研究表明,莫迪经济学以经济自由主义、资本援助经济和改善结构经济为基本理论内涵,以此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与谋求经济增长的着力点;主要政策举措包括简政放权、扩大对外开放、开展经济外交、发展"印度制造"、企业和劳工市场化与财税制度改革等;取得经济增速跃居全球第一、营商环境大幅改善、FDI持续增加、通货膨胀与财政赤字得到有效控制等改革成效;但其亲商、亲市场、重投资的发展方式也使印度面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需求拉动增长疲软、外债危机风险加剧和失业持续居高不下等发展困境,存在分配失衡反噬经济增长的理论局限。因此,平滑收入分配和扩大内需以刺激总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以提振总供给,或将成为莫迪经济学现实调整与实现印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符婷婷 吴剑明 刘花香
健康消费升级是惠民生、保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文献资料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新时期我国健康消费升级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困境,并提出纾困方略。文章认为,新时期我国健康消费升级具备健康扶贫政策落地见效显著、国民健康消费理念持续升级、健康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现实基础,但也面临着健康市场秩序不稳、健康产品供给不够、健康科技应用不足、健康素养培育不深的发展困境。据此,提出如下纾困方略:(1)加强顶层设计,营造健康消费新“环境”;(2)促进多元参与,满足健康消费新“需求”;(3)强化科技驱动,构建健康消费新“业态”;(4)培育健康素养,厚植健康消费新“潜力”。
关键词:
新时期 健康中国 健康消费升级 健康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