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18)
2023(15316)
2022(12680)
2021(12167)
2020(10065)
2019(22882)
2018(22922)
2017(44117)
2016(23440)
2015(26178)
2014(26004)
2013(25323)
2012(22962)
2011(20575)
2010(20808)
2009(19523)
2008(18223)
2007(16025)
2006(14346)
2005(12669)
作者
(63453)
(53011)
(52619)
(50442)
(33056)
(25122)
(24044)
(20651)
(20105)
(18594)
(17830)
(17814)
(16541)
(16406)
(16290)
(16235)
(15403)
(15367)
(15192)
(15131)
(13246)
(12866)
(12733)
(12347)
(12092)
(11944)
(11597)
(11536)
(10625)
(10570)
学科
(93499)
经济(93385)
(68494)
管理(60727)
(51259)
(46532)
企业(46532)
方法(38526)
数学(34845)
数学方法(34422)
农业(34025)
中国(32707)
(27977)
金融(27970)
(27343)
银行(27324)
(26417)
业经(26251)
(25976)
(25424)
地方(19978)
(18151)
(17068)
贸易(17052)
(16729)
(15376)
(15038)
财务(14979)
财务管理(14941)
(14289)
机构
学院(320439)
大学(315622)
(136188)
经济(133389)
管理(123711)
理学(106448)
研究(105560)
理学院(105437)
管理学(103628)
管理学院(103039)
中国(88338)
(65748)
(65040)
(64838)
科学(60490)
中心(52264)
财经(51397)
(51198)
农业(49655)
业大(49168)
(47967)
(46857)
研究所(46016)
经济学(41745)
(40864)
师范(40439)
北京(40347)
(38107)
财经大学(38003)
经济学院(37852)
基金
项目(212869)
科学(168019)
研究(162240)
基金(154037)
(132647)
国家(131442)
科学基金(113205)
社会(103946)
社会科(98238)
社会科学(98215)
(84202)
基金项目(81363)
教育(74270)
自然(69775)
(69628)
自然科(68135)
自然科学(68115)
编号(67573)
自然科学基金(66874)
资助(62018)
成果(54888)
(48183)
重点(47666)
(47187)
课题(46096)
(44929)
国家社会(43397)
创新(41992)
(41741)
教育部(41580)
期刊
(152134)
经济(152134)
研究(96223)
(66971)
中国(66567)
(49423)
(46483)
金融(46483)
学报(46139)
农业(44957)
科学(43008)
管理(42507)
大学(37444)
学学(35477)
教育(35274)
业经(30920)
技术(28372)
财经(25081)
经济研究(22944)
(21548)
问题(21433)
(20589)
(16328)
理论(16176)
农村(16156)
(16156)
农业经济(15338)
统计(15096)
世界(14999)
技术经济(14756)
共检索到485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雷  
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总量和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两个层面对2003年以来我国新时期的农村金融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估,通过对重大改革进展的评述及农村金融服务统计数据的分析揭示农村金融改革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认为我国前期推动的机构导向、行政主导的农村金融改革忽略了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与市场化的关系,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问题,要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深入,需要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改革的五大关系,以适应新常态、市场化、互联网下的农业新特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建平  
刚刚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把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作为今后中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出了建立“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目标。为了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大幅度降低了农村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试图吸引各方资金到农村地区开办金融机构,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状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怡斐  
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是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和促进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只有建立新型和谐的农村金融体系,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文章就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构建的原则,以及构建的具体建议等都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孟亮  张国政  
农村金融信贷补贴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流行的农村金融改革方法,但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方法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随后出现了农村金融市场论的改革方法,但由于农村经济的特点使农村金融服务成本较高,农村不能获得应有的资金支持。90年代以后,在"普惠"金融理念指导下服务农村的微型金融成为农村金融的新范式。当前我国应该从农村金融改革范式转变中吸取经验,采用农村金融改革新方法。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小玲  陶可  
信用是金融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发展金融、提高金融效率的基本保障。通过分析信用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信用的多重特点及信用缺失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开放体系下应从完善农村征信服务设施和培育金融市场环境两方面着手,来推动农村金融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亚云  
我国金融体制不断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向市场需求导向的机制变迁。我国农村金融虽然一直在改革,但基本都是在修补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健全。从供给方面来看,农村金融无法适应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改革基本上围绕农村金融机构的拆并、新增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亚云  
我国金融体制不断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向市场需求导向的机制变迁。我国农村金融虽然一直在改革,但基本都是在修补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健全。从供给方面来看,农村金融无法适应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改革基本上围绕农村金融机构的拆并、新增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万阜  
在目前的金融理论研究中,有把现实改革与长远发展对立起来的问题。事实上,现实改革与长远发展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的,我们应该把握它们的这种联系,从发展的角度来设计现实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金融改革中的被动局面,才能消除可能出现的金融改革混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晓燕  
我国农村存在的金融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供给的不足,如农村金融制度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村金融创新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人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生态畸形等等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金融供给不足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未来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和需要把握的原则。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蓉  
一、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改革中的困境我国农村金融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名存实亡,农村金融的唯一机构——农村信用社行使政府的职能而不是金融的功能。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激活了农村金融的需求。1979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农村金融改革从此开始。但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政府对农村金融改革立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群琳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几经改革,但仍存在大量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当前迫切需要改革重组农村金融组织,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卫柏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的金融体系就进入了一个不断建立与完善的发展历程。本文首先阐述了6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紧接着分析了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困难,进而提出应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并展望了未来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前景。通过分析,提出了农村金融体系要想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等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和谐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霞民  
本文提出以农村金融改革绩效指数(RPI)作为评价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的指标。同时,基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建立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的绩效指数指标体系,并以宁波市为例,对2003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绩效进行了量化评估。在总绩效指数评估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对农村金融改革的两种模式即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的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锡良  王磊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对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锡良  王磊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已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对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