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8)
- 2023(5177)
- 2022(4717)
- 2021(4700)
- 2020(3876)
- 2019(9046)
- 2018(9080)
- 2017(19171)
- 2016(10460)
- 2015(12005)
- 2014(12121)
- 2013(12143)
- 2012(11590)
- 2011(10700)
- 2010(11148)
- 2009(10900)
- 2008(10906)
- 2007(10044)
- 2006(9512)
- 2005(8984)
- 学科
- 济(41265)
- 经济(41201)
- 管理(31041)
- 业(30615)
- 企(22222)
- 企业(22222)
- 中国(17289)
- 农(15862)
- 方法(15544)
- 数学(13946)
- 财(13836)
- 数学方法(13685)
- 制(12941)
- 银(10338)
- 银行(10329)
- 贸(10284)
- 贸易(10277)
- 易(10080)
- 农业(10066)
- 策(10027)
- 行(9944)
- 税(8875)
- 业经(8449)
- 税收(8400)
- 收(8338)
- 融(8114)
- 金融(8112)
- 地方(7992)
- 及其(7607)
- 体(7388)
- 机构
- 学院(155405)
- 大学(155055)
- 济(69894)
- 经济(68261)
- 管理(58803)
- 研究(54304)
- 理学(48748)
- 理学院(48246)
- 管理学(47600)
- 管理学院(47284)
- 中国(45334)
- 财(38251)
- 京(33198)
- 财经(28423)
- 科学(28244)
- 所(28077)
- 经(25455)
- 江(24928)
- 中心(24824)
- 研究所(24223)
- 北京(22346)
- 经济学(21433)
- 农(20864)
- 范(20644)
- 财经大学(20618)
- 师范(20546)
- 州(20128)
- 经济学院(19277)
- 院(18722)
- 业大(17261)
- 基金
- 项目(85519)
- 研究(68748)
- 科学(67445)
- 基金(61289)
- 家(50877)
- 国家(50390)
- 社会(43404)
- 科学基金(42652)
- 社会科(41033)
- 社会科学(41025)
- 省(31929)
- 教育(31703)
- 基金项目(30993)
- 编号(29984)
- 成果(27462)
- 划(27292)
- 资助(26695)
- 自然(24864)
- 自然科(24212)
- 自然科学(24206)
- 自然科学基金(23759)
- 课题(20925)
- 部(20335)
- 发(19032)
- 性(18984)
- 重点(18633)
- 项目编号(18055)
- 教育部(17861)
- 人文(17513)
- 年(17318)
共检索到257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晞
我国人口迁移分析程人口迁移、流动是指人口在空间的移动。人口迁移、流动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人口迁移、流动的加剧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它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由于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影响很大,同时人口省际迁移是平衡地区生;"力布局的重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善余
我国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了前三次普查所没有的人口迁移项目,从而为了解近5年中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提供了权威数据。以此再结合对其它资料的分析,使我们可以为建国40年来的人口迁移,尤其是省际人口迁移,勾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一) 应该承认,过去我国一直缺乏有关人口迁移的完备统计。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数字,已汇总发表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蔡建明 王国霞 杨振山
文章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要素和迁移方式入手,从战略上把握我国不同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及空间格局的基本趋势,探索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研究表明,2000~2020年我国每年从乡村迁入到城市的净常住人口数量将大体保持在1500万左右,并在链式迁移方式主导下,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仅出现一些微调,未来迁移人口还将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范围内。
关键词:
人口迁移 迁移趋势 空间格局 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金星,贾秀嵩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某种消费水平下,保证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社会经济环境良性发展的最高人口数。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区差异性极大,各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实际人口数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对我国的人口迁移起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对了解我国未来人口迁移的趋势及人口迁移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熊郁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因包括三个方面,即原居地的境况;目的地的境况;个人特征。其中,迁移者与地区的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居地往往要有一定的推力,目的地则必须具备一定的拉力,而这种推拉力量都是客观因素。迁移的关键还在于迁移者本身,只有迁移者才是迁移活动的决定者。特别是在自由迁移的条件下,什么人迁移更为有利,什么样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炳煊
“严防控制人口规模”是北京“七五”发展规划的基本任务之一。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北京市人口机械增长年平均水平在5万人以上。近年来出现了明显上升趋势;1985年增长6.2万人,比1984年上升44.50%,比1982年上升48.1%,加剧了首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阳
人口迁移是否能够加速经济收敛,主要是由迁移人口对工资率的敏感程度决定的;对工资率越敏感,则意味着由人口迁移作用的收敛速度就越快。文章考察了我国地区差距变化的决定因素,发现我国经济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同时验证了人口迁移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经济增长 条件收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于蜀华,张茂林
本文以我国 1995年 1%人口抽样数据为基础,对比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进入90年代我国宏观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探讨了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所出现的几个突出的新特点:规模收缩增速减缓,迁移流向的地域类型多元化和迁移宏观走向的离心化分散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友苏
人口迁移研究和人口生育率、死亡率的研究,构成人口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活动与城市化过程更是有关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迁移活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庭及个人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迁移活动可以改变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影响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筱
秦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对秦汉人口问题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秦汉社会特有的本质,审视中国历史人口发展的基本线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秦汉人口分布与迁徙作一初步讨论。 一 中国自西汉始,才有具体户口统计数字。《汉书·地理志》载:“迄至孝平”,“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汉极盛矣。”这是第一次史籍明载的全国户口统计数字。秦统一以前全国户口统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吴丽丽
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通过比较农村本地人口、城市本地人口和流动迁移人口三个人口群体在生育率上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流动迁移对生育率有着非常显著影响,城市外来人口的生育率不仅显著低于农村本地人口,而且也低于城市本地人口;远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要低于近期流迁人口的生育率。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的关系出现了与已有的迁移生育率理论的不一致。1990年代中国的迁移生育率发生了转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文新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美国人口迁移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对近十年来美国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 ,人口迁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作了详细阐述和评价 ,指出了我国人口迁移研究应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美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