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6)
- 2023(14840)
- 2022(12752)
- 2021(11748)
- 2020(9940)
- 2019(22658)
- 2018(22370)
- 2017(43188)
- 2016(23353)
- 2015(25973)
- 2014(25577)
- 2013(25472)
- 2012(23182)
- 2011(20569)
- 2010(20563)
- 2009(18957)
- 2008(18722)
- 2007(16539)
- 2006(14527)
- 2005(12867)
- 学科
- 济(96341)
- 经济(96230)
- 业(92797)
- 企(83419)
- 企业(83419)
- 管理(81499)
- 方法(44450)
- 数学(35053)
- 数学方法(34694)
- 业经(31045)
- 农(30433)
- 财(28806)
- 中国(23551)
- 技术(22265)
- 农业(21639)
- 务(21515)
- 财务(21450)
- 财务管理(21430)
- 企业财务(20304)
- 理论(19204)
- 地方(18488)
- 和(17970)
- 制(17949)
- 学(17433)
- 划(16591)
- 贸(16058)
- 贸易(16046)
- 易(15553)
- 策(15480)
- 环境(14561)
- 机构
- 学院(332981)
- 大学(329379)
- 管理(139383)
- 济(133161)
- 经济(130446)
- 理学(120908)
- 理学院(119674)
- 管理学(117894)
- 管理学院(117289)
- 研究(104142)
- 中国(79071)
- 京(69664)
- 科学(65151)
- 财(59915)
- 农(56300)
- 所(51476)
- 业大(51150)
- 江(49109)
- 财经(48278)
- 中心(47214)
- 研究所(46855)
- 农业(44317)
- 经(43937)
- 北京(43433)
- 范(41470)
- 师范(41089)
- 州(39916)
- 经济学(38387)
- 院(37783)
- 商学(37298)
- 基金
- 项目(227657)
- 科学(180714)
- 研究(168409)
- 基金(165167)
- 家(142919)
- 国家(141620)
- 科学基金(123743)
- 社会(106395)
- 社会科(100896)
- 社会科学(100870)
- 省(91119)
- 基金项目(88580)
- 自然(80664)
- 自然科(78835)
- 自然科学(78819)
- 自然科学基金(77475)
- 教育(76262)
- 划(74805)
- 编号(68662)
- 资助(66461)
- 成果(54275)
- 创(51780)
- 重点(50043)
- 部(49471)
- 发(48788)
- 创新(47510)
- 课题(46555)
- 业(44967)
- 国家社会(43110)
- 科研(42840)
- 期刊
- 济(147623)
- 经济(147623)
- 研究(95742)
- 中国(62185)
- 管理(55162)
- 农(51847)
- 学报(49543)
- 财(47632)
- 科学(47305)
- 大学(37998)
- 农业(36403)
- 教育(36216)
- 学学(35846)
- 技术(31009)
- 业经(26922)
- 融(26159)
- 金融(26159)
- 财经(23428)
- 经济研究(22301)
- 业(21173)
- 经(20078)
- 问题(18984)
- 技术经济(18849)
- 科技(18117)
- 图书(16570)
- 现代(16560)
- 理论(15627)
- 商业(15537)
- 版(14844)
- 财会(14498)
共检索到482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聂晨曦
创新创业导师能力素质提升是各创业孵化服务机构的重要任务。当前广东创新创业导师存在"塔尖不高、塔基不实"的结构性短板问题,必须注重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能力素质。为此,结合创新创业导师能力素质模型,提出创新创业导师能力素质提升路径建议,包括加强导师人才储备、完善导师培训机制、建立导师激励机制和考评及退出机制等。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导师 能力素质 提升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秀娟
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从带动就业到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再到被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各高校纷纷建立众创空间,并以此为载体,进行了大量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机制研究,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由项勇、黄佳祯、王唯洁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机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艺茹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整体创新创业能力较弱,这其中既有大学生的个人原因,也有高校培养模式、政府创业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对此,本文将在评述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著作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郡玲
培养大学生的多种能力,使其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建设者,是高等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客观需要。笔者从几个方面简析了这些素质能力:社会责任感、健康人格、创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爱国主义和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的重要性,这些能力是现代社会对未来建设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必备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和能力 未来建设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余江舟
在高等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迎合了全球化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世界高等教育改革趋势,也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时代需要,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具直接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乔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各高校围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江西财经大学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实际,把"创新创业人才"确定为学校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鼓励学生在创业实践中锻炼,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是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的高等学校,其学科专业既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健康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贯穿整个人才素质培养全过程的教育,重在培养全体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包括创业认知、情感、意志和能力等要素。其中包含着重要的人文素质内容和范畴。人文素质体现的是人的品格、道德、精神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人格的塑造和意识能力的形成,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人文素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开创性人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蔡莉 张玉利 蔡义茹 杨亚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呈现出创新驱动创业的新范式;面对新情境带来的挑战,更多的企业走上创新驱动创业之路。创新驱动创业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构念,然而现实主要还是将创新与创业割裂开来。创新驱动创业不是某种类型的创业或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在企业层面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也是构建新阶段创新创业研究理论框架的核心学术构念。本文对创新驱动创业构念进行界定,基于过程视角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创业具有触发、催化和聚变三个发展阶段,进一步提出创新驱动创业的跨层面、多主体和迭代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值得研究的相关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秋艳
科技与经济的多元化快速发展,让学生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很多创业新项目由此诞生。国家大力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新策,为各行各业创业者带来信心,这让大学生面对创业这个选项时纷纷跃跃欲试。很多学生在毕业之际就投身于创业队伍中,但事实上,理想与现实终究有所差距,很多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根本无法实现,而学生所能承受的试错成本较低,很多人无法接受创业失败这个结果,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会遭受重创打击,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以及抗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铸 张庆祝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萌芽、试点探索,正进入全面、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应将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与人才培养创新相结合,加快建立科技创新平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嘉威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些年高校教育的热点,国际教育会议将创业教育称为21世纪教育的通行证。我国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为此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意见》。新时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很大成效,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有必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进行研究。先论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治理共同体协同理论,之后从高校、社会与政府方面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最后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对策。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治理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建锋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包括创新意识、冒险精神、创业能力、创业素质以及管理、社交等技能在内的现代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当前我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认知存在偏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未能完美融入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训环节同质化严重、可供创新创业教育利用的校外资源不足。因此,推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抢抓机遇,树立科学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精准定位,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定向发力,构建立体化实习实训平台;形成合力,促进校外创新创业资源的耦合利用。
关键词:
新时期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国奉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推动与政府的支持,高职院校益发重视产教融合,着力建设产教融合基地,为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供了优质平台。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着重将创新创业素质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教育中有机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多样化产教深度融合基地并实施利益驱动的运行机制,从而有效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数量偏少、质量偏低等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将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基地有机融入产教融合基地,依托后者的商业氛围与经营优势,不断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大力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添更多的生力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松德
新时期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创新素质是能否完成高校使命的关键。为此,领导干部必须树立面向全体,追求人的创造潜能发挥的人才观;树立“为创新而教”的教学观;树立“民主自治”的管理理念。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 领导干部 创新素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广义
创新创业能力开发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开发的内涵认识与理解出发,剖析了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开发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的教育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目前我国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的四大基本因素:即学术自由是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的根本保障因素;多元思想融合是创新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激励保障因素;求实理念的建立是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的质量保障因素;创新创业品质的培养是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的技能保障因素。
关键词:
创新 创业 能力 开发 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