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2)
- 2023(17025)
- 2022(14677)
- 2021(13700)
- 2020(11581)
- 2019(26189)
- 2018(26029)
- 2017(51063)
- 2016(27706)
- 2015(31105)
- 2014(31008)
- 2013(30707)
- 2012(28199)
- 2011(25419)
- 2010(25723)
- 2009(24339)
- 2008(24173)
- 2007(21814)
- 2006(19856)
- 2005(17833)
- 学科
- 济(113369)
- 经济(113198)
- 业(107194)
- 管理(94529)
- 企(88519)
- 企业(88519)
- 农(49454)
- 方法(47924)
- 数学(38250)
- 数学方法(37807)
- 财(36556)
- 业经(35359)
- 农业(32810)
- 中国(29117)
- 制(27809)
- 务(24689)
- 财务(24616)
- 财务管理(24579)
- 企业财务(23311)
- 策(21621)
- 技术(21203)
- 地方(21106)
- 贸(20341)
- 贸易(20331)
- 理论(20185)
- 学(20000)
- 体(19986)
- 和(19909)
- 易(19797)
- 划(19070)
- 机构
- 学院(400640)
- 大学(396063)
- 济(166172)
- 管理(163770)
- 经济(162621)
- 理学(140637)
- 理学院(139243)
- 管理学(137279)
- 管理学院(136538)
- 研究(130279)
- 中国(102093)
- 京(83861)
- 财(79922)
- 科学(76728)
- 农(72750)
- 所(64639)
- 财经(62308)
- 江(61808)
- 业大(60151)
- 中心(60089)
- 研究所(57825)
- 经(56530)
- 农业(55605)
- 北京(52709)
- 范(49887)
- 师范(49528)
- 州(48881)
- 经济学(48196)
- 院(46680)
- 财经大学(45618)
- 基金
- 项目(262276)
- 科学(208002)
- 研究(198228)
- 基金(190815)
- 家(163449)
- 国家(161921)
- 科学基金(140938)
- 社会(126098)
- 社会科(119274)
- 社会科学(119244)
- 省(102848)
- 基金项目(101098)
- 自然(89714)
- 教育(89559)
- 自然科(87600)
- 自然科学(87582)
- 自然科学基金(86036)
- 划(84652)
- 编号(82749)
- 资助(77796)
- 成果(67430)
- 部(58746)
- 重点(57473)
- 发(56095)
- 创(55915)
- 课题(55639)
- 制(52699)
- 创新(51623)
- 国家社会(51191)
- 教育部(50759)
- 期刊
- 济(195496)
- 经济(195496)
- 研究(121415)
- 中国(79256)
- 农(72201)
- 财(63504)
- 管理(63045)
- 学报(56757)
- 科学(54808)
- 农业(48623)
- 大学(44821)
- 学学(42427)
- 教育(41433)
- 融(40837)
- 金融(40837)
- 业经(36503)
- 技术(35477)
- 财经(30785)
- 经济研究(28501)
- 经(26295)
- 问题(25565)
- 业(24848)
- 技术经济(21190)
- 现代(19781)
- 理论(19276)
- 版(19145)
- 科技(18712)
- 世界(18542)
- 商业(18008)
- 贸(17631)
共检索到605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本文在分析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必要性基础上,从工业化的阶段理论、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及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指出了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时间点的选择;并从原则、战略目标、机制途径,阐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框架和机制;从资金、手段、制度、组织化和产业化、科技、法制等,提出了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时间选择 机制 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李本贵 马东来
本文对“三农”问题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的“三农”税收政策进行了总体评价,提出应提高对工业反哺农业时期“三农”税收政策的认识;建立健全鼓励农业工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税收政策;采取鼓励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减少流转税的逆向调节作用;维持现行农业生产资料的税收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开征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税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三农” 税收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在工业反哺农业宏观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农业政策的制定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实际,也要充分尊重农民需求意愿。本文在基本覆盖安徽省的反哺农业政策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相关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且探索反哺农业的政策需求。
关键词:
新时期 工业反哺农业 政策 实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工业化中后期进行工业反哺农业,是世界经济发展遵循的客观规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两个趋向"论断,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结合安徽省实际,分析反哺农业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新农村建设下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工业反哺农业 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家虎
现阶段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措施侧重于收入方面的反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实现从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转型,通过农村要素培育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工农、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要素反哺可以从农村人力资本培育、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市民化及农村金融自由化等方面重点实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凡兰兴
世界各国工业反哺农业有不同的模式与路径,但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渠道,对农民进行就业反哺。这是值得中国借鉴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对农民实行就业反哺,既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化户籍等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多元就业,又要发展农村和农民教育、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收入。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就业反哺 就业多元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卜爱华
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农补工"政策导致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与此同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工业化引致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从长远看,反哺农业对工业也是一种长期投资,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和条件都已成熟。单一的反哺方式不足以为农业发展创造长效动力机制,工业反哺农业应坚持多头并进,把人力资本反哺、制度反哺、资金反哺和技术反哺等方面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反哺效果。
关键词:
工业 农业 大规模反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秋
从制度的角度看,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为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制度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投入,重点在于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制度贫困 制度反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四海
龙头企业、信贷市场、产品市场是三位一体的,它们一起推进农业生产获取社会平均利润。但对于农民而言,它们都是外力,还要提高农民自身驾驭市场的能力,借此提高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农业一体化水平。总体来看,我国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是比较完善的。反哺时期农业产业化的扶持重点应从龙头企业转向农户,在信贷市场、产品市场扶持农户,促进农业生产获取社会平均利润。
关键词:
龙头企业 信贷市场 产品市场 政策取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从农村居民需求启动效应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府作用机制及其福利效果。本文分别从全局的视角、地方政府的视角、中央政府的视角和人口流动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工业反哺农业处于转折点时的临界值并对这些临界值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尽管工业反哺农业需要付出财政转移支付的成本,但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却可以启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内需,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正确的权衡。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金焕
自2004年国家推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以来,连续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题阐述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强调必须坚持"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山松
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需要构建和形成有效的机制。工业反哺农业机制必须遵循资本吸引、补贴、保护和产业双赢四个原则;从宏微观两个层面探究工业反哺农业,应该构建的四个重要机制是:资金反哺机制、保护性反哺机制、技术反哺机制和产业关联反哺机制。工业反哺农业机制的构建和形成面对种种障碍,我们必须采取对策,消解约束因素。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原则 机制 制约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四海 熊本国
中国目前总体上已进入以工补农阶段。本文分析了该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反哺路径、反哺需求、反哺供给和反哺主体,研究了以反哺目标为导向的政府反哺实现机制和社会化反哺实现机制,藉此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框架。本文认为,反哺成本的供给除了政府财政性资金外,还应包括农业对工业的历史投资形成的期权收益(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红),以及农业提供生态产出而向其提供的生态投入(生态建设基金);并认为,国有企业分红和生态建设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应该社会化,通过制度创新、培育新的制度力量来具体实施反哺行为。
关键词:
反哺路径 反哺成本 政府反哺 社会化反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德起
我国诸多经济指标与大规模反哺期的国际值比较表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机理显示反哺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来实现。通过透视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较好地把握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内容,反哺具体内容的不同类别较清晰界定了工业反哺农业的保护型、发展型、持久型三个阶段,而基于此的反哺政策便会实现其效应的最大化。对反哺内容的特点、内容之间的关系、反哺环境充分了解与剖析,是能否实现反哺及能否最大化反哺效应的关键一环。基于这一点,我们提出了反哺政策于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反哺农业 机理 路径 实施技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晓河 蓝海涛 黄汉权
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业关系只宜划分为以农补工和以工补农两大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始于工业化中期,并向工业化后期延续。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反哺农业可划分为转折期和大规模反哺期。转折期的反哺政策目标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中心,突出粮食安全地位;反哺力度不大、范围较小,形成点状支持;政策手段的中心为生产领域支持,兼用稳定价格和关税保护;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比先行工业化国家提前启动某些农业支持政策。大规模反哺期的政策目标以提高长效性的农业生产能力为主,兼顾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政策种类开始增多、力度加大、范围得到拓展,形成扇面支持;政策手段以土地等基础设施投入、农用生产资料补贴、信贷服务和价格支持为...
关键词:
工业反哺农业 国际经验 政策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