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8)
2023(13449)
2022(11342)
2021(10534)
2020(8938)
2019(20323)
2018(19936)
2017(39075)
2016(21177)
2015(24160)
2014(24214)
2013(24136)
2012(22676)
2011(20537)
2010(21006)
2009(20344)
2008(19822)
2007(18157)
2006(16185)
2005(14936)
作者
(61993)
(51625)
(51556)
(49496)
(32625)
(24646)
(23664)
(20059)
(19542)
(18339)
(17522)
(17283)
(16491)
(16322)
(16217)
(16196)
(15675)
(15068)
(15062)
(14987)
(13035)
(12757)
(12641)
(11814)
(11676)
(11640)
(11611)
(11488)
(10441)
(10290)
学科
(84018)
经济(83897)
管理(63998)
(60997)
(49440)
企业(49440)
方法(36883)
数学(32751)
数学方法(32446)
中国(31049)
(29582)
金融(29577)
(29033)
银行(28999)
(27995)
(27947)
(27231)
(25277)
业经(19798)
(17829)
贸易(17813)
(17411)
(17332)
财务(17291)
地方(17267)
财务管理(17237)
(16500)
农业(16413)
企业财务(16389)
(15739)
机构
大学(308686)
学院(307493)
(130236)
经济(127215)
管理(113888)
研究(105019)
理学(96309)
理学院(95266)
管理学(93770)
管理学院(93199)
中国(87492)
(67159)
(65125)
科学(60174)
(53107)
财经(51901)
(50847)
中心(50192)
(48274)
研究所(47342)
(46796)
业大(43181)
北京(41708)
经济学(41362)
农业(39838)
(38669)
(38467)
财经大学(38384)
师范(38074)
(38045)
基金
项目(193219)
科学(150766)
研究(144975)
基金(138615)
(119302)
国家(118287)
科学基金(100141)
社会(91658)
社会科(86884)
社会科学(86857)
(76028)
基金项目(72884)
教育(67425)
(63689)
自然(61837)
自然科(60310)
自然科学(60290)
编号(60252)
自然科学基金(59233)
资助(56799)
成果(50789)
重点(44078)
(43845)
课题(42369)
(42291)
(40533)
(40225)
(38282)
创新(38027)
教育部(37779)
期刊
(148049)
经济(148049)
研究(97935)
中国(65859)
(53543)
(46981)
(46932)
金融(46932)
学报(45562)
管理(41457)
科学(41233)
大学(35149)
教育(34031)
学学(33129)
农业(30344)
财经(26521)
技术(25707)
业经(23808)
经济研究(23470)
(22681)
问题(19804)
(17026)
理论(16725)
(15276)
实践(15023)
(15023)
技术经济(14731)
国际(14403)
(14374)
商业(14230)
共检索到479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泳  
由金融衍生工具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探讨和思考。我国在发展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的特性及结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步伐,充分借鉴西方国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路径制度分析,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环境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燕明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制度周燕明金融衍生品市场既是投机的场所,又是风险规避的港湾,因其财务杠杆性和虚拟性,如果管理不善就会掀起惊涛骇浪,造成巨大损失,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在家喻户晓的“327”事件中倾覆就是因风险控制不严而引起的。有效的监管制度(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玉莲  
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商是市场交易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主体。我国应将目前针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转变为对交易商的监管,在统一市场分层,突出交易过程监管的同时,构建以交易商为基础的场外金融衍生品风险防控机制。在制度建设上,重点要完善核心交易商的风险揭示制度和适当性判断规则,使最终用户在了解风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决策,并使特定风险产品与特定参与者的认知水平和风险承受力相适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放  
美国次债危机过程中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形成和危机爆发,用传统的理论已不足以进行解释。研究发现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一种全新的本质性特质——信息的溶解性扩散。在"信息溶解性扩散"的背景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存在天然的系统性风险缺陷。需对该种市场的系统作概念重构,并以信息溶解性扩散为理论基础,对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建设、法律监管以及更高层面的宏观调控提供可行性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温融  
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的价值在于促进金融自由的同时,又不会危及金融安全。现有的法律监管制度贸然地将金融自由置于金融安全之前,造成制度价值错位,导致在监管内容上过度强调风险评估监管技术和过度迷信资本充足监管标准。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自由和金融安全的产物,客观上要求其法律监管的价值取向回归到金融自由与金融安全的对立统一,重塑监管制度内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成  蔡达建  张炜  
文章依据逆向选择理论构建模型对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金融衍生品OTC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在OTC市场不是以优质产品退出市场的形式直接表现,而是以低质量产品大量进入高质量产品"蜕变"为低质量产品的隐蔽形式来完成,是引发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加强对金融衍生品OTC市场的制度约束,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精细金融衍生品的标准化程度,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金融监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玉莲  
金融衍生品交易会计信息处理与传统会计理论有较大的差异。随着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金融衍生品的加速发展,司法会计鉴定无论是在内容、方法还是技术要求上都将面临挑战和变革。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司法会计制度环境,一方面应将金融衍生品司法会计鉴定作为独立的鉴定类别,完善司法会计鉴定人资格制度;另一方面要制定金融衍生品司法会计的技术标准,对套期保值的适用条件、嵌入式金融衍生品与主合同的关系等制定相应的规则。
[期刊] 征信  [作者] 殷林森  汤偲仪  
信用衍生品是商业银行转移信用风险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但在信用风险转移过程中易导致商业银行弱化贷款审查监督力度,形成道德风险。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与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间的博弈均衡状态以及影响该状态的因素,建议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的惩罚力度,并视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产生超额收益的大小合理调整其监管频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衍生品创新研究小组  傅德伟  陈炜  杨梦  
金融危机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衍生品监管的制度变革,呈现出监管重心向宏观审慎转变,监管理念向功能监管转变,监管模式向统筹协调转变等趋势,金融消费者保护也愈发受到重视。有鉴于我国衍生品市场多头监管的现状,结合我国当前衍生品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的现实,我国衍生品监管制度的完善应重视衍生品市场发展与实体经济的联动效应,在宏观审慎监管思路下,确立功能监管理念,建立统筹协调监管机制,并坚持以适度监管为原则以避免过度抑制创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鲍晓晔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场外衍生品市场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客观上要求加强对交易商的审慎监管。美国《华尔街透明度和问责法案》等法律文件确立了多层次审慎监管框架,并提出了控制系统性风险的一系列措施。而我国场外衍生品交易商监管存在着立法缺乏统一规则且立法层次较低、市场参与主体分类监管不清晰、偏重于事先市场准入和事中数量管控而限制市场创新等问题。为此,应从统一明确交易商分层监管标准、强化过程监管等方面着手,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引导商业银行审慎发展交叉性综合经营业务,避免从事高风险、高杠杆的复杂衍生品交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智勇  刘任重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杠杆效应等因素的存在,蕴含着大量的风险。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制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总结国内文献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国际通行做法,随后分析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祁东  
伴随着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完善对其监管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基于对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及监管现状的分析,针对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谭春枝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停滞后,目前再度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如何对衍生品交易实施有效的监管也开始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传统的金融监管在面对衍生品的诸多特征时显得力不从心,实施相应的监管体制改革已十分迫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谭春枝  黄建丹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传统金融监管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提高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应从内部控制、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以及国际合作五个方面来构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猛  
金融衍生产品可谓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监管当局都在探索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强监管。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各国衍生品监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了各国监管当局提出的衍生品监管改进措施,并分析了这些措施的改革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