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5)
2023(6742)
2022(5600)
2021(4988)
2020(3873)
2019(8596)
2018(8483)
2017(15745)
2016(8431)
2015(9339)
2014(9337)
2013(9281)
2012(9206)
2011(8558)
2010(8869)
2009(8025)
2008(7888)
2007(7253)
2006(6845)
2005(6596)
作者
(25941)
(21536)
(21394)
(20192)
(13807)
(10330)
(9729)
(8475)
(8312)
(7910)
(7427)
(7174)
(7079)
(7049)
(6813)
(6642)
(6410)
(6190)
(6188)
(6181)
(5572)
(5436)
(5268)
(5063)
(4913)
(4896)
(4895)
(4761)
(4488)
(4328)
学科
(41799)
经济(41758)
管理(22286)
(22051)
中国(16929)
地方(16744)
(15617)
企业(15617)
(12699)
业经(11326)
(11291)
银行(11281)
(11109)
(11032)
金融(11032)
(10038)
地方经济(9593)
方法(9110)
(9102)
农业(9098)
(7745)
贸易(7733)
(7404)
(7399)
(7147)
技术(7085)
环境(7014)
数学(6992)
数学方法(6917)
(6837)
机构
学院(122368)
大学(119767)
(51727)
经济(50534)
研究(49002)
管理(42962)
中国(39963)
理学(34967)
理学院(34432)
管理学(33825)
管理学院(33576)
科学(29098)
(27589)
(25808)
(24945)
研究所(22846)
中心(22445)
(21949)
(21210)
(18519)
财经(18436)
北京(18366)
师范(18344)
(17860)
(17440)
(17410)
农业(16729)
(16523)
业大(16470)
经济学(15366)
基金
项目(73909)
科学(58269)
研究(56458)
基金(51319)
(44571)
国家(44114)
科学基金(37321)
社会(35994)
社会科(34092)
社会科学(34088)
(30385)
基金项目(26423)
(25060)
教育(24989)
编号(22912)
(22873)
自然(22131)
自然科(21624)
自然科学(21621)
自然科学基金(21220)
资助(20542)
成果(19286)
发展(18702)
(18338)
课题(17660)
重点(17202)
(15585)
(15564)
国家社会(14684)
创新(14523)
期刊
(69278)
经济(69278)
研究(43847)
中国(34218)
(22079)
(18842)
金融(18842)
管理(18795)
学报(17532)
(17418)
教育(17349)
科学(17213)
农业(15271)
大学(13612)
业经(13053)
学学(12595)
技术(11112)
经济研究(10909)
财经(9043)
问题(8462)
统计(8123)
(8060)
(7837)
(6980)
(6959)
世界(6734)
国际(6657)
商业(6652)
(6517)
(6266)
共检索到216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秀珍  
统计部门在对国民经济运行中进行监督检查有哪些个方面呢?笔者主要从宏观调控方面谈点看法:一是监督检查经济总量是否平衡,国民经济中重大比例是否协调,特别是要监督检查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状况,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平衡状况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状况,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检查产业结构生产和布局的合理状况.当前应重点监督检查农业、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拖加强的程度.加工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美廉  
一、统计监督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一)统计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客观必要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存在着多种矛盾和冲突,旧体制的转换,使各方面的经济措施不完全配套,法制建设还不健全,民主政治的建设还不完善。因此,党中央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政策措施。为了保证这一措施的贯彻实施,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客观上迫切要求加强国家监督。当前,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型经济运行机制,这就更需要将统计监督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建新  
怎样发挥统计对县域经济的监督作用雷建新怎样才能发挥统计对县域经济的监督作用呢?本文认为,弄清统计监督地位,采取有效监督手段,在县域创造良好监督环境是发挥县域统计监督作用的关键.一、统计监督在经济监督体系中的地位经济监督体系接监督手段划分,大致可归为两...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海超  
2008年6月28日,我国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共同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确立了中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标准框架。《基本规范》描述的标准框架将内部控制五要素分别确定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内部控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章钟基  
一、开展统计分析的重要意义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提高,以充分发挥统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的重要阶段。统计分析,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说明客观事物的运动过程和内在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统计分析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统计工作的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颖婷  
统计监督是我国政府统计机构的三大职能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统计监督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统计监督职能内涵的拓展深化过程,分析其随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演进深化的实践逻辑基础,通过建立统计法治监督生态体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全流程统计数据质量监督,发挥支撑理论创新和科学决策作用三个实例,对新时代统计监督实践探索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提炼。从实现路径来看,新征程上应进一步发挥统计监督协同配合机制作用,加强对高质量发展情况的统计监督,以现代化统计监督体系全方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易路萍  漆戈  
如何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在农发行业务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已被各级行越来越重视。笔者在实践中总结认为:“营造一种环境、解决两个矛盾、发挥三项职能”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良  
中共中央十二届五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一部分产品和经济活动完全由市场调节,我国经济正在由过去的封闭型的经济模式向开放型的经济模式转变。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共同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活跃。经济越搞活,统计监督也就日益显得重要,它并将在今后的经济生活中长期发挥积极的影响和作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搞好统计监督应该是统计部门面临的紧迫任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昌  余卫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统计监督纳入国家监督体系之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统计监督面对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在新环境下进一步发挥统计监督作用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有关统计监督的各种论述,对统计监督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认识,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统计监督的实践和做法,并与国外统计监督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挥统计监督职能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文良  
为了加强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进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使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我们有必要对统计监督职能进行再认识。一、强化统计监督职能的必要性1、统计监督是我国统计的根本特征。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决定了我国经济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加强宏观决策与调控;而宏观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仁平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持党的领导、依法监督、问题导向、协同联动为工作要求,将严厉打击财务会计违法违规行为等作为重点财会监督领域。《意见》的出台、措施的实施以及主要目标的逐步实现,必将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新机遇。
关键词: 监督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洪亮  洪远华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明确化,为我国在本世纪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勾画了雄伟的蓝图和基本框架。 《决定》的出台,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合理地确定了各种责权发生关系,一定程度上消弱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矛盾,从而在制度上对各种局部利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保卿  
我国审计监督制度自1983年恢复以来,已得到长足进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经济监督和宏观经济调控作用。但在审计实践中,始终存在一个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偏误,即过于注重查证和处理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而不重视甚至忽略通过查处问题达到预防其继续发生的目的。审计监督需要加大力度,真正实现审计的最终目标;而要做到这些,则不能不研究审计的防范理论,建立与实施审计的防范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