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2)
- 2023(7146)
- 2022(5672)
- 2021(5924)
- 2020(4440)
- 2019(10136)
- 2018(10020)
- 2017(16026)
- 2016(10454)
- 2015(12354)
- 2014(12874)
- 2013(11328)
- 2012(10298)
- 2011(9208)
- 2010(9643)
- 2009(8269)
- 2008(8334)
- 2007(7734)
- 2006(6873)
- 2005(6261)
- 学科
- 管理(27738)
- 教育(23031)
- 财(22197)
- 业(21069)
- 济(20919)
- 经济(20892)
- 企(18126)
- 企业(18126)
- 中国(17082)
- 财政(12167)
- 理论(11322)
- 教学(10956)
- 政(9664)
- 务(9470)
- 财务(9454)
- 财务管理(9400)
- 农(9256)
- 企业财务(8854)
- 制(8075)
- 学(6752)
- 业经(6529)
- 地方(6512)
- 方法(6324)
- 学法(5983)
- 教学法(5983)
- 发(5939)
- 体(5819)
- 农业(5644)
- 学校(5555)
- 度(5482)
- 机构
- 大学(126947)
- 学院(122845)
- 研究(42648)
- 管理(35299)
- 教育(34256)
- 济(33878)
- 经济(32505)
- 范(30140)
- 师范(30011)
- 理学(29061)
- 京(28959)
- 理学院(28547)
- 财(27967)
- 管理学(27682)
- 管理学院(27408)
- 中国(26129)
- 科学(24471)
- 师范大学(24253)
- 江(23160)
- 职业(21188)
- 所(20939)
- 技术(20063)
- 北京(19833)
- 中心(18368)
- 州(18188)
- 研究所(18065)
- 财经(17283)
- 院(15885)
- 经(15373)
- 职业技术(14544)
- 基金
- 项目(69399)
- 研究(65497)
- 科学(54550)
- 基金(41755)
- 教育(40923)
- 社会(35535)
- 家(33160)
- 社会科(33062)
- 社会科学(33055)
- 编号(32784)
- 国家(32583)
- 成果(31673)
- 省(31024)
- 课题(27457)
- 划(27235)
- 科学基金(27192)
- 年(24428)
- 基金项目(20387)
- 项目编号(19962)
- 规划(19375)
- 性(18957)
- 研究成果(17561)
- 度(17408)
- 重点(17351)
- 阶(16734)
- 段(16682)
- 阶段(16642)
- 资助(16608)
- 大学(16597)
- 部(16595)
共检索到217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人芬
大学生是国家、社会的未来,大学生群体的高财商素质是新时期社会经济提高的动力和源泉,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教育刻不容缓。高校应以消费观教育、幸福观教育和理财观教育作为财商修养教育的核心理念,借鉴国外成功的理财教育体系、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拓展理财教育理念为财商修养教育的路径,夯实大学生财商修养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 财商修养 财商教育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爱青 温志强 张昆玲
大学生财商教育是沟通高等教育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操作性尝试,是指高校自觉培养大学生财商素质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理论框架,以高校教育生活化为思想内核,以大学生生命价值拓展、生活意义体验为行动基础。
关键词:
教育生活化 财商教育 理论框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琪花
目前,我国掀起了互联网金融的热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大学生财商通识教育的缺失问题更加显著。文章首先阐述了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财商通识教育的意义,其次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大学生财商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大学生 财商通识教育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阿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法治也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也存在着地位有待提升、渠道有待拓宽、方式方法有待创新、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提升等一系列问题。直面问题,做好新时代法治教育需要高校转变观念,做好顶层设计,保障法治教育地位;拓宽法治教育渠道,构建"三位一体"法治教育新局面;直面新媒体技术环境,创新法治教育方式方法;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提升法治教育教师素质等路径来实现"法治中国"理念在高校的落地生根。
关键词:
新时代 法治教育 大学生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园媛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知识,通过对交叉学科的研究与融合,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对大学生的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洁
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中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新的历史征程,高校思想教育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于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高校教育管理系统也应实现革故鼎新。通过构建思想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校管理机制,建设多元化思想教育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将现代思想教育文化内涵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一书,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教育管理的创新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康
<正>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建设的后备军,其素质水平直接关乎未来中国发展水平。基于大学生培育重要性,高校亟须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顺应新时期推动思政育人策略优化,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综合素养。由韩艳阳、胡晓菲和肖丽霞著,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立足于新的时代特征对高校育人工作的规律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为相关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晓健
新时期志愿服务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息息相关。文章从志愿服务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系出发,探究了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路径,并阐述了保障融入质量的举措,从而推动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新时期 志愿服务精神 大学生思政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海滨
与时俱进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攻方向,也是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范畴。文章指出大学生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表明其内涵表征,提出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的工作任务,运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手段进行教育,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规章制度、融入学习生活、融入社团活动、融入社会实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期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开展注入新的思维与活力。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式 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盛亮 李潇潇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和才智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方法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蒋鸿伟
高校内的市场营销学科是直接对接社会的学科,基于当前教育背景下,必须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通过精准掌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和要求,完善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体系,做到与思政教育的充分融合,既做到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还强化了思政教育与实时热点的结合,使得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更加符合学生兴趣发展,不断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兴趣程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保障课程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市场营销学 大学生 思政教育 措施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真安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引起了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也引起了伦理道德领域的相应变革。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日趋凸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困境,并就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失范 网络道德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邹建良
大学生就业、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有效地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就业能力。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党的诞生地南湖红船教育优势,弘扬"红船精神",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创业欲望,感受创业的环境,增强对创业的分析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就业能力,形成对"创业"价值的理性认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饶芬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社会性和价值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也有所不同。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十分重要,这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步入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新的使命,这不仅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制定,还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甜甜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育人与全面育人的内在选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做支撑,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是十分必要的。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教育价值,体现了革命前辈坚定的思想政治理念与高尚情操。将新时代红色精神融入并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