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2)
2023(2526)
2022(2169)
2021(2272)
2020(2032)
2019(4363)
2018(4332)
2017(7348)
2016(4957)
2015(6096)
2014(6193)
2013(5472)
2012(5376)
2011(5044)
2010(5400)
2009(4919)
2008(4858)
2007(4559)
2006(4348)
2005(4271)
作者
(12702)
(10648)
(10417)
(10258)
(6900)
(5058)
(4966)
(4219)
(4210)
(4127)
(3704)
(3561)
(3554)
(3553)
(3337)
(3272)
(3248)
(3146)
(3138)
(3086)
(2939)
(2738)
(2627)
(2520)
(2499)
(2481)
(2426)
(2341)
(2243)
(2167)
学科
(13224)
经济(13195)
管理(11317)
(8687)
教育(8380)
中国(7036)
(6217)
企业(6217)
(5841)
教学(4853)
(4601)
理论(4596)
农业(3844)
(3721)
(3680)
银行(3680)
方法(3571)
(3571)
(3530)
地方(3375)
政治(3238)
思想(3223)
思想政治(3061)
政治教育(3061)
治教(3061)
学校(3048)
德育(3036)
(2995)
金融(2994)
业经(2943)
机构
大学(65916)
学院(59705)
研究(23137)
(20352)
经济(19610)
管理(18455)
中国(17282)
(15437)
理学(14602)
理学院(14323)
管理学(13815)
管理学院(13683)
(13286)
师范(13219)
(12712)
教育(12648)
科学(12626)
中心(11714)
(11485)
(11149)
师范大学(10610)
北京(10517)
(10273)
(9874)
研究所(9718)
(8320)
财经(8258)
(8125)
业大(8095)
农业(7601)
基金
项目(34276)
研究(30487)
科学(26804)
基金(22167)
(17968)
教育(17779)
国家(17652)
社会(17430)
社会科(16148)
社会科学(16145)
成果(14895)
科学基金(14711)
编号(14249)
(14115)
(12550)
课题(11796)
基金项目(10820)
(10161)
资助(9729)
大学(9649)
(8603)
规划(8476)
(8430)
项目编号(8355)
重点(8074)
研究成果(8057)
自然(8026)
自然科(7837)
自然科学(7836)
自然科学基金(7690)
期刊
研究(28143)
(28017)
经济(28017)
教育(26673)
中国(22597)
(9807)
学报(9555)
(9330)
大学(9005)
(8866)
金融(8866)
图书(7495)
科学(7464)
管理(7437)
学学(6361)
书馆(6006)
图书馆(6006)
农业(5893)
技术(5767)
职业(5681)
高等(5292)
财经(4628)
高等教育(4455)
(4075)
(3970)
论坛(3970)
业经(3897)
经济研究(3845)
问题(3621)
(3509)
共检索到116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彦华  李鑫  曾宪翠  
本研究采取分层取样的方法,对583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大学生获得婚恋知识和性知识的途径多样化,无师自通占主导方式;恋爱比例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来源上存在差别;恋爱态度总体是严肃认真的,但也存在着随意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大学生抗恋爱挫折能力欠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建立自信是基础;帮助大学生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进行恋爱艺术、技巧教育是关键;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是必修课,性教育应走进高校课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业  昝飞  
采用自编聋哑青少年恋爱观调查问卷对上海市聋哑青少年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进行了青少年恋爱观方面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聋哑青少年能够理智地对待在校期间的恋爱问题 ,对性爱也持有较健康的观点 ,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应对聋哑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青春期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锦权  
当前,高校大学生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甚至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以结婚。不过,大学生毕竟还是以学业为主的年轻人,而婚恋问题又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幸福。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念,就成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15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依然紧迫而必要,特别在解决怎样做新时代的中国人的问题上,要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作用。与上世纪末单纯从教育改革角度提出问题相比,新时期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大国的历史任务的"战略主题",极大地提高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当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加强时代性和针对性,在具体措施上既要沿用原来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方式,又要结合新时期师生的特点大胆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卫东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目的的体现,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就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和紧迫性做了进一步阐述,并对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江  
培养大学生优秀道德品质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中心。新时期高校必须以道德内化为理论基点,通过转变德育观念,加强德育工作,促使大学生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意识,并逐渐变为个人的道德行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梁乃秀  
如何使大学生在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时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应当切实把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纳入整个大学生素质教育之中,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进一步改革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伟国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开始凸显。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激励他们成人成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校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创新,应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弱势群体"鸣笛起航";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为大学生弱势群体"明灯导航";深化素质教育,为大学生弱势群体"强势护航",激励大学生健康发展,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慧星  卿涛  
在教育部的领导与推动下,在全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努力下,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新时期,党和国家为教育事业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新的方向。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如何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深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社争  
恋爱是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校园文明。本文从大学生恋爱的现状、大学生恋爱的新动态、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分析及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晶  
当代大学生恋爱具有比例大、范围广、低龄化、公开化以及择偶目标"多元化",情感转移速度快、恋爱周期短等特点。为此,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系统的教育引导;要加强对异性交往的指导,增加学生之间的全方位的了解;要加强校风、校纪、校貌的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明校纪,严格管理,努力创造一个更为健康、净化度高的"小气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晶  
当代大学生恋爱具有比例大、范围广、低龄化、公开化以及择偶目标"多元化",情感转移速度快、恋爱周期短等特点。为此,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系统的教育引导;要加强对异性交往的指导,增加学生之间的全方位的了解;要加强校风、校纪、校貌的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明校纪,严格管理,努力创造一个更为健康、净化度高的"小气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辛志勇  金盛华  
通过对全国10省市13所高校2 65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个人性目标可根据重要性依次排序为工作成就、自身修为、荣誉地位、金钱物质;社会性目标依次排序为合格公民、友谊爱情、婚姻家庭;超然性目标依次排序为回归自然、贡献国家、人类福祉。手段价值依次排序为知识努力、人格品质、智慧机遇,规则价值依次排序为道德良心、法律规范、舆论从众。对81名大学生的内隐联想测验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上述结果。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根据其价值取向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本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之一,其价值观随之不断变化,依次表现为:权威解构与自我觉醒,改造冲动与自我失落,价值取向的自我中心与价值标准的实用化,价值多元与现实具体。经济发展,文化思潮,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内在成长等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精神与功利等基本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价值观状况,与改革开放之初时期比较,具有明显的不同,这其中既显现了新时期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渐变的结果,也蕴涵了三十多年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变革的历程。目前,在我国社会深刻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剧烈的矛盾冲突,甚至在一些价值领域出现了混乱不清,"道德滑坡"成为令人堪忧的重要社会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