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7)
2023(13453)
2022(11693)
2021(11260)
2020(9810)
2019(22600)
2018(22569)
2017(43574)
2016(23858)
2015(27728)
2014(28007)
2013(27029)
2012(24752)
2011(22220)
2010(22593)
2009(20915)
2008(20831)
2007(18706)
2006(16134)
2005(14442)
作者
(67564)
(56348)
(56254)
(53823)
(35813)
(27125)
(26005)
(22199)
(21404)
(20253)
(19119)
(18917)
(17771)
(17757)
(17483)
(17360)
(17357)
(16751)
(16374)
(16292)
(14097)
(13956)
(13903)
(13082)
(12715)
(12668)
(12595)
(12464)
(11533)
(11219)
学科
(93806)
经济(93701)
管理(69429)
(66810)
(54880)
企业(54880)
方法(47324)
数学(41877)
数学方法(41074)
(28262)
中国(25931)
(24848)
(21599)
业经(19514)
(19289)
贸易(19279)
(18778)
理论(18301)
(17564)
农业(17336)
地方(16552)
(16178)
财务(16110)
财务管理(16071)
企业财务(15135)
(14313)
(14248)
银行(14218)
技术(13972)
教育(13700)
机构
大学(340973)
学院(339112)
(133563)
管理(131634)
经济(130603)
理学(113634)
理学院(112373)
管理学(109892)
管理学院(109258)
研究(106753)
中国(80622)
(71139)
科学(66462)
(61504)
(55192)
(53744)
(51592)
中心(51392)
业大(50419)
财经(49347)
研究所(48642)
(46648)
师范(46205)
北京(44894)
(44639)
农业(43419)
(41183)
经济学(40797)
(38047)
技术(37402)
基金
项目(223670)
科学(175958)
研究(164629)
基金(160518)
(138831)
国家(137636)
科学基金(118749)
社会(101636)
社会科(96098)
社会科学(96066)
(89425)
基金项目(84229)
教育(80094)
自然(78094)
自然科(76347)
自然科学(76326)
(75179)
自然科学基金(74914)
编号(69051)
资助(67378)
成果(57085)
重点(50508)
(49781)
课题(48060)
(46947)
(46761)
大学(44058)
科研(43412)
创新(43366)
教育部(43080)
期刊
(143575)
经济(143575)
研究(97569)
中国(66086)
学报(52190)
(50130)
(49707)
教育(48642)
管理(47840)
科学(46609)
大学(40846)
学学(37005)
农业(34135)
技术(32794)
(27972)
金融(27972)
业经(25155)
财经(24511)
经济研究(22821)
(21111)
问题(19391)
(18552)
图书(18531)
统计(18275)
技术经济(16950)
(16688)
(16361)
商业(15751)
理论(15696)
(15472)
共检索到497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小洲  周治娟  
文章借助于营销学中的产品层次模型,以大学生作为具有能动性的特殊"产品"的全新视角,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这一"大学生就业市场悖论"进行了研究。在勾画出当前大学生作为"特殊产品"的产品层次图后,指出了大学生的就业难的症结,并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勤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中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业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待就业和择业的非理性行为等自身因素,这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更大但通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这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时的各种认知偏差,其后果是降低就业成功率,加大就业风险。为此,提出防范大学毕业生非理性行为及减小就业风险的一系列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大勇  贾楠  陈忞潇  
大学生就业难题显现出职业指导机制的不足。教育的信号作用失真、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寻找成本与交易成本过高、劳动力市场的失信现象与人才结构性困境,都使得学生的求职需求与社会产业需要不一致、人才的流动意向与社会人才结构布局相违背。在大学生、高校进行更加科学规划的同时,社会服务体系的介入也成为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氢  
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文章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要求大学生要更新观念,同时对就业观提出了一些新思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思尧  吴丹  
通过对中国引文数据库数据的检索,依据文献被引频次建立高影响力研究者的共被引矩阵,采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团体及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高影响力文献词频分析,对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研究走向进行了梳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孔祥  
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即以学生个体为作用对象进行的方案设计活动;以全班学生为作用对象进行的方案设计活动;以全校学生为作用对象进行的方案设计活动。探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的层次问题,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的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建设和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万兴  冯艳博  李润红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必然选择。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受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岗位性质差异、地域流向偏好、学历层次高低、人职匹配不足等多维度呈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多方协同联动,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积极构建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协商协调和服务保障机制;高校要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企业需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并加强企校合作,探索订单培养路径;大学生应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主动参加课堂内外实训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素质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向前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就业难成为大学生面临重要问题。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高校都存在不少误区,只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友军  綦群高  王英姿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新疆为例,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做出客观判断,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颂梅  丁国钰  
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分析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转变大学生就业转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适应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改革和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等建议,同时也提出政府须在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起到核心作用,保障大学生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营销学的理念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并加以有效利用,各种优秀的营销案例俯拾皆是。可以说在商场上市场营销学的应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然而笔者认为市场营销学不仅应局限于商业上的用途,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市场营销学知识的合理利用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机率。因此,要从毕业生、高校、政府三点着手,将市场营销学理念应用于实践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覃玉荣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市场营销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运用"4P"理论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实现机制进行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建国  苗莉  
针对当前中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以辽宁省20所高等院校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有序Probit离散选择模型,该模型可避免传统计量分析的局限,具有可以有效解决非连续分类变量计量分析的优点。笔者运用Probit离散选择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易度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了科学的定量分析,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针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博  张光生  吴正国  
文章通过CareerEDGE模型找出理工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组成因素,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此类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铮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搞清楚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为此,我们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看待大学生求职,与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相比,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受到了重点关注,这对广大大学生和高等学校都具有启示意义,为如何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明了方向,毕竟就业市场是检验人才质量的最重要和最可靠的场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