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31)
- 2023(2741)
- 2022(2283)
- 2021(2290)
- 2020(1890)
- 2019(4130)
- 2018(3875)
- 2017(6706)
- 2016(4234)
- 2015(5185)
- 2014(5164)
- 2013(4508)
- 2012(4206)
- 2011(4013)
- 2010(4111)
- 2009(3752)
- 2008(3846)
- 2007(3471)
- 2006(3150)
- 2005(2984)
- 学科
- 济(12932)
- 经济(12919)
- 管理(10911)
- 业(8017)
- 企(7170)
- 企业(7170)
- 教育(7107)
- 中国(5472)
- 理论(4462)
- 方法(4331)
- 教学(3984)
- 财(3617)
- 数学(3449)
- 学(3431)
- 数学方法(3357)
- 思想(3090)
- 政治(3052)
- 思想政治(2912)
- 政治教育(2912)
- 治教(2912)
- 德育(2886)
- 业经(2718)
- 农(2702)
- 务(2589)
- 财务(2589)
- 财务管理(2587)
- 企业财务(2479)
- 学校(2408)
- 制(2315)
- 学法(2186)
- 机构
- 大学(60883)
- 学院(55111)
- 研究(20433)
- 济(19565)
- 经济(19001)
- 管理(16886)
- 理学(14483)
- 理学院(14182)
- 京(13789)
- 管理学(13719)
- 管理学院(13609)
- 中国(12875)
- 范(12408)
- 师范(12358)
- 科学(11712)
- 教育(10826)
- 师范大学(10121)
- 所(9764)
- 财(9350)
- 北京(9261)
- 江(8993)
- 研究所(8826)
- 中心(8380)
- 院(7594)
- 财经(7459)
- 州(7143)
- 业大(6842)
- 经(6817)
- 农(6605)
- 经济学(6173)
- 基金
- 项目(34305)
- 研究(28906)
- 科学(27519)
- 基金(23398)
- 家(19435)
- 国家(19193)
- 社会(17464)
- 教育(16484)
- 科学基金(16439)
- 社会科(16352)
- 社会科学(16348)
- 省(13682)
- 编号(12651)
- 划(12309)
- 成果(12170)
- 基金项目(11965)
- 课题(10375)
- 自然(9685)
- 自然科(9460)
- 自然科学(9459)
- 大学(9317)
- 资助(9288)
- 自然科学基金(9281)
- 年(8902)
- 重点(8264)
- 部(8213)
- 规划(7937)
- 项目编号(7771)
- 性(7693)
- 教育部(7438)
共检索到92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本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之一,其价值观随之不断变化,依次表现为:权威解构与自我觉醒,改造冲动与自我失落,价值取向的自我中心与价值标准的实用化,价值多元与现实具体。经济发展,文化思潮,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内在成长等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精神与功利等基本关系。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大学生 价值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价值观状况,与改革开放之初时期比较,具有明显的不同,这其中既显现了新时期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渐变的结果,也蕴涵了三十多年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变革的历程。目前,在我国社会深刻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剧烈的矛盾冲突,甚至在一些价值领域出现了混乱不清,"道德滑坡"成为令人堪忧的重要社会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涛 戴均
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对社会主导价值观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先后经历了反思与觉醒期、多元分化与价值冲突期、理性与世俗化时期、多元整合与回归超越期。社会变迁特别是阶层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原动力,多维价值冲突以及社会主导价值整合是其变迁的次生动力和外在表现形式,外来文化的辐射和高校校园文化的浸润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催化剂。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轨迹和规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辛志勇 金盛华
通过对全国10省市13所高校2 65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个人性目标可根据重要性依次排序为工作成就、自身修为、荣誉地位、金钱物质;社会性目标依次排序为合格公民、友谊爱情、婚姻家庭;超然性目标依次排序为回归自然、贡献国家、人类福祉。手段价值依次排序为知识努力、人格品质、智慧机遇,规则价值依次排序为道德良心、法律规范、舆论从众。对81名大学生的内隐联想测验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上述结果。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根据其价值取向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纯清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政治和文化为核心的社会转型推动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农民价值观变迁历经了传统价值观的动摇与主体的觉醒、不同价值取向的碰撞、农民价值观多样化、在碰撞进程中逐步走向整合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对农民价值观的变迁产生深刻影响。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会推动农民的生态观、生产观、教育观、居住观和消费观等发生新的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树文 邵欣霞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也产生了较大变化,掌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变化的特点、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成功就业,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教育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
就业价值观念 取向变化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西彩 付俊贤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理想化、模糊化、现实化等特点。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原因,指出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都应做出适当调整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达到人职合理匹配,从而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耀灿 毕红梅
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这涉及到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客观分析.目前,高教研究中对此问题有不同看法.本刊本期发表张耀灿、毕红梅和王殿卿同志的两篇文章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学术研讨会侧记》,以期开展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雯
由华中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和江汉石油学院《高校思想教育信息》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6月20日至24日在湖南省大庸市召开.参加会议的50名代表除少数来自地方的有关部门外,其余大部分来自全国各省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超富
自古典大学始,教学与科研始终相伴相行,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科研始于德国洪堡时期柏林大学的建立。从此它作为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确立下来,成为大学除教学之外的第二中心。就其整个发展轨迹,它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由个体到集体,由无组织到有组织,由无规定到有规定,由纯理性到理性与世俗的融合,由社会赞助、学校自助到政府、企业资助,由单纯为教学服务到同时为社会、政府、经济和科技服务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大学 科学研究 轨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艳 吴倬
当前择业观教育存在价值观教育和择业技术教育的关系问题。择业观教育中,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人生观教育、荣辱观教育、人才观教育、自我实现观教育等内容。择业技术教育只有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基础上,才能促使大学生真正形成正确的择业思想,并指导实践。本文对人生观、荣辱观、人才观、自我实现观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价值论的反思。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 价值论 反思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镇远 黄微 张晓君
[目的/意义]探究不同大学生群体网络信息交互行为轨迹的相似性,构建网络交互行为轨迹相似度,从而更加有效地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群体信息交互行为进行甄别、分类与预测。[方法/过程]结合经典信息行为理论与地理测绘当中的时空轨迹预测方法,以微博环境当中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轨迹相似度计算、本底线法、灰色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轨迹结构相似度进行预测的方法的结果优于其余两种方法,大学生群体网络交互行为轨迹相似度可作为对大学生群体网络交互行为分类及预测的依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培根 吴时明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以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制于社会存在,人们在不同时期,或一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我国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社会历史时期,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探讨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大学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其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海莹 骆雁南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前提。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主要表现在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复杂化、职业行为取向倾向趋向现实和自我、职业规划意识与执行力不足等方面。本文从社会转型、高校教育、家庭环境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并从社会力量、高校教育、家庭引导三个层面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海生 伍阿陆 程瑞芸
职业价值观对人们的职业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为进一步改善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