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6)
2023(8609)
2022(7208)
2021(6593)
2020(5239)
2019(11811)
2018(11488)
2017(20860)
2016(12071)
2015(13846)
2014(13970)
2013(13315)
2012(13051)
2011(12389)
2010(12810)
2009(11561)
2008(11606)
2007(10586)
2006(9768)
2005(9154)
作者
(36465)
(30462)
(30169)
(28759)
(19607)
(14486)
(13787)
(11770)
(11679)
(11266)
(10589)
(10347)
(10038)
(9894)
(9725)
(9299)
(8990)
(8967)
(8956)
(8777)
(8028)
(7711)
(7406)
(7068)
(6956)
(6901)
(6868)
(6859)
(6241)
(6192)
学科
(53020)
经济(52968)
管理(28700)
(27220)
(20025)
企业(20025)
中国(19636)
地方(17932)
(15376)
方法(14127)
业经(12924)
(12659)
数学(11418)
数学方法(11213)
教育(10924)
农业(10910)
(10348)
(10191)
金融(10190)
地方经济(10160)
(9918)
银行(9892)
(9695)
(9409)
理论(9298)
环境(8928)
(8837)
(8833)
贸易(8822)
(8435)
机构
大学(176633)
学院(174242)
研究(70630)
(67240)
经济(65640)
管理(56493)
中国(51220)
理学(47028)
理学院(46186)
管理学(45062)
管理学院(44723)
科学(44544)
(41000)
(37666)
研究所(34173)
(32445)
(31140)
(30725)
师范(30450)
中心(29918)
(29403)
北京(27161)
(25663)
业大(25486)
农业(25142)
师范大学(24562)
财经(23707)
(23523)
教育(22042)
(21378)
基金
项目(109321)
科学(85394)
研究(83048)
基金(75079)
(66050)
国家(65379)
科学基金(54042)
社会(50287)
社会科(47354)
社会科学(47342)
(44413)
教育(39957)
基金项目(38882)
(38456)
编号(34749)
自然(33622)
自然科(32769)
自然科学(32759)
自然科学基金(32141)
成果(30558)
资助(30469)
(29993)
课题(26982)
重点(26269)
发展(24101)
(23680)
(23665)
(22685)
(21972)
大学(21504)
期刊
(86763)
经济(86763)
研究(61710)
中国(46538)
教育(37328)
(31287)
学报(29945)
科学(27341)
大学(23281)
(22925)
管理(22554)
农业(21770)
学学(20267)
(18505)
金融(18505)
业经(15113)
技术(14934)
经济研究(13970)
财经(12116)
(11569)
问题(10949)
(10548)
图书(10514)
资源(9815)
(8878)
论坛(8878)
(8807)
世界(8776)
(8713)
职业(8659)
共检索到290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价值观状况,与改革开放之初时期比较,具有明显的不同,这其中既显现了新时期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渐变的结果,也蕴涵了三十多年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变革的历程。目前,在我国社会深刻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剧烈的矛盾冲突,甚至在一些价值领域出现了混乱不清,"道德滑坡"成为令人堪忧的重要社会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本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之一,其价值观随之不断变化,依次表现为:权威解构与自我觉醒,改造冲动与自我失落,价值取向的自我中心与价值标准的实用化,价值多元与现实具体。经济发展,文化思潮,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内在成长等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精神与功利等基本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双好  
本文通过调查,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从客观上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此加以正确认识评价,加强对各种价值观的比较、辩别和引导,拓宽教育渠道,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辛志勇  金盛华  
通过对全国10省市13所高校2 65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个人性目标可根据重要性依次排序为工作成就、自身修为、荣誉地位、金钱物质;社会性目标依次排序为合格公民、友谊爱情、婚姻家庭;超然性目标依次排序为回归自然、贡献国家、人类福祉。手段价值依次排序为知识努力、人格品质、智慧机遇,规则价值依次排序为道德良心、法律规范、舆论从众。对81名大学生的内隐联想测验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上述结果。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根据其价值取向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树文  邵欣霞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也产生了较大变化,掌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变化的特点、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成功就业,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教育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西川  
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是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划分的四大区域,其经济发展状况反映了我国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深,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变化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要求应有新的区域经济划分方式与之相适应。本文认为,"两带一路"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新经济区域的划分是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自然要求。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盛武  
"十三五"期间,江苏银行业主要指标均位居全国前三,在全国金融地位不断提升。回顾这一时期,江苏银行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回归主业本源成效显著,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风险防控有力有效,风险基本见底,资产质量指标逐年改善,风控长效机制初步建立;高质量发展态势正在形成,但在发展中也出现分化,强者愈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耀灿  毕红梅  
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这涉及到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客观分析.目前,高教研究中对此问题有不同看法.本刊本期发表张耀灿、毕红梅和王殿卿同志的两篇文章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学术研讨会侧记》,以期开展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艳  吴倬  
当前择业观教育存在价值观教育和择业技术教育的关系问题。择业观教育中,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人生观教育、荣辱观教育、人才观教育、自我实现观教育等内容。择业技术教育只有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基础上,才能促使大学生真正形成正确的择业思想,并指导实践。本文对人生观、荣辱观、人才观、自我实现观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价值论的反思。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志强  李丹  
文章阐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指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生管理服务全过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琦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各种职业优势、意义、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理想与现实并重、求职意向多元化和择业过程矛盾重重等特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课题之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坤林  
道德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主体根据自己道德需要对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做出判断时所持有的内在尺度,是个体坚信不疑的各种道德规范所构成的道德信念的总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在人们的观念体系中,价值观处在观念结构中较深的层次,它影响着政治观、道德观、职业观等观念的形成。处在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其人生价值观正在迅速形成。因此,在大学德育中,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拟从研究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界定入手,进而探讨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导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培根  吴时明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以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制于社会存在,人们在不同时期,或一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我国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社会历史时期,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探讨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大学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其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