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2)
2023(3909)
2022(3110)
2021(3235)
2020(2550)
2019(5793)
2018(5748)
2017(8627)
2016(6283)
2015(7553)
2014(7724)
2013(6338)
2012(5884)
2011(5656)
2010(5943)
2009(5055)
2008(4970)
2007(4621)
2006(4203)
2005(4001)
作者
(13467)
(11083)
(10863)
(10817)
(7065)
(5397)
(5151)
(4443)
(4329)
(4269)
(3869)
(3656)
(3592)
(3550)
(3505)
(3489)
(3404)
(3331)
(3312)
(3165)
(3104)
(2830)
(2804)
(2560)
(2553)
(2549)
(2517)
(2406)
(2328)
(2273)
学科
教育(21744)
中国(11776)
(11154)
经济(11145)
管理(11039)
理论(8344)
教学(8298)
(7242)
(6374)
企业(6374)
(5643)
思想(4650)
政治(4491)
学校(4447)
研究(4313)
思想政治(4286)
政治教育(4286)
治教(4286)
德育(4249)
高等(4108)
学法(4057)
教学法(4057)
(4019)
方法(3872)
(3862)
(3832)
发展(3733)
改革(3629)
(3606)
学理(3165)
机构
大学(80325)
学院(70959)
教育(31648)
研究(29008)
(24333)
师范(24272)
师范大学(20251)
(19454)
(18194)
经济(17421)
管理(17375)
科学(15673)
理学(14832)
理学院(14440)
管理学(13836)
北京(13742)
管理学院(13650)
(13566)
职业(13467)
中国(12966)
(12851)
技术(12566)
研究所(12299)
教育学(12085)
中心(11175)
(10725)
(9820)
(9658)
职业技术(9264)
教育学院(9000)
基金
项目(42174)
研究(41991)
科学(34956)
教育(30819)
基金(25451)
社会(22815)
成果(21198)
社会科(21122)
社会科学(21117)
编号(20658)
(20262)
国家(19867)
课题(19145)
(18193)
(18155)
(16945)
科学基金(16314)
规划(13866)
项目编号(12480)
(12139)
基金项目(12069)
(11859)
(11831)
研究成果(11818)
重点(11539)
大学(11473)
教育部(11279)
年度(10787)
(10692)
(10454)
期刊
教育(58177)
研究(38184)
中国(28586)
(20494)
经济(20494)
职业(13205)
技术(10379)
大学(9575)
学报(9011)
高等(8392)
(8261)
技术教育(8053)
职业技术(8053)
职业技术教育(8053)
高等教育(7306)
科学(7067)
成人(6522)
成人教育(6522)
管理(6159)
(5881)
论坛(5881)
学学(5656)
图书(5463)
(5247)
(5150)
发展(4611)
(4611)
财经(4334)
教研(4291)
高教(4291)
共检索到125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辛志勇  金盛华  
通过对全国10省市13所高校2 65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个人性目标可根据重要性依次排序为工作成就、自身修为、荣誉地位、金钱物质;社会性目标依次排序为合格公民、友谊爱情、婚姻家庭;超然性目标依次排序为回归自然、贡献国家、人类福祉。手段价值依次排序为知识努力、人格品质、智慧机遇,规则价值依次排序为道德良心、法律规范、舆论从众。对81名大学生的内隐联想测验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上述结果。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应该根据其价值取向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树文  邵欣霞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也产生了较大变化,掌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变化的特点、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成功就业,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教育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发展,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本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大学生作为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之一,其价值观随之不断变化,依次表现为:权威解构与自我觉醒,改造冲动与自我失落,价值取向的自我中心与价值标准的实用化,价值多元与现实具体。经济发展,文化思潮,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内在成长等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精神与功利等基本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整体价值观状况,与改革开放之初时期比较,具有明显的不同,这其中既显现了新时期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渐变的结果,也蕴涵了三十多年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变革的历程。目前,在我国社会深刻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剧烈的矛盾冲突,甚至在一些价值领域出现了混乱不清,"道德滑坡"成为令人堪忧的重要社会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艳  吴倬  
当前择业观教育存在价值观教育和择业技术教育的关系问题。择业观教育中,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人生观教育、荣辱观教育、人才观教育、自我实现观教育等内容。择业技术教育只有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基础上,才能促使大学生真正形成正确的择业思想,并指导实践。本文对人生观、荣辱观、人才观、自我实现观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价值论的反思。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海莹  骆雁南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前提。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主要表现在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复杂化、职业行为取向倾向趋向现实和自我、职业规划意识与执行力不足等方面。本文从社会转型、高校教育、家庭环境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并从社会力量、高校教育、家庭引导三个层面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慧  
价值观是判断评价事物是非好坏的内心尺度,决定和统帅着人的态度、动机和行为模式。基于对中国、美国、俄罗斯等11个国家大学生的在线调查,比较分析中外大学生在价值观认同、价值观养成、价值观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异同发现,中外大学生在价值观认同上均呈现个体与社会两个向度。相较而言,我国大学生更加注重“法治”与“爱国”,国外大学生则倾向于关注“自由”与“公正”,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取向与价值观教育的社会价值导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在价值观养成上,中外大学生普遍认为家庭成员和父母、利他性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大学生侧重将直接性共同规范和社会性善举作为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基础和方式,国外大学生则更加关注差异性教育资源和个性化活动的作用。在效果评价上,中外大学生普遍将学校视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将良好品格培养视为最重要的方式,同时在价值观教育效果评价和政府举措赞同度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持续关注社会导向与个体需求的同步满足,着力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联动,深入推进学校价值观教育课程的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钟强  易钢  
当前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众多,其中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本文认为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多样性、现实性、个体性和功利性。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变化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主要有社会的变迁、高等教育的发展、家庭、大众传媒及个人价值观等。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大学生就业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工作:系统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开展职业地位观教育;全面开展职业幸福观教育;积极开展社会责任观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妮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的一个亚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代青年的风向标。"985"院校的学生更重视自我内在价值,"211"院校的学生更重视社会价值,一般本科院校学生更重视经济价值。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特征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现实起点,差异性则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切入点。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的一个亚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代青年的风向标。因此,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是学术界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些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注重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妮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的一个亚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代青年的风向标。"985"院校的学生更重视自我内在价值,"211"院校的学生更重视社会价值,一般本科院校学生更重视经济价值。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特征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现实起点,差异性则为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切入点。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的一个亚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代青年的风向标。因此,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是学术界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些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注重个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书生  
新媒体的传播范式具有双向性特征,其传播内容较之于以往传播途径更具个性化。当前,需要积极面对新媒体,积极借助这一崭新的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努力提升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成效,以此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判断力与选择力。《传承与弘扬: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书,条清理晰地构建起了新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萍  秦瑞霞  
价值取向多元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教育内容"滞后性"、教育理念"整齐化"、教育模式"封闭化"和教育方式"知识传授性"等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掘和利用价值取向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契机,积极引导,借助网络搭起虚拟平台,对接现实,借助大众文化增加主流价值观的流行元素,赋予价值观教育以时代气息,使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春明  
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因素,并提出了在多元价值观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培根  吴时明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以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制于社会存在,人们在不同时期,或一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我国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社会历史时期,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探讨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大学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其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海生  伍阿陆  程瑞芸  
职业价值观对人们的职业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为进一步改善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